文/北京·孟蘭英
人物
陳愛蓮:舞蹈是我一生的事業(yè)
文/北京·孟蘭英
上世紀60年代,她以超群之技贏得國際金獎,使“中國舞”展示于世界舞臺;70年代,她將民族之舞帶到美國,為中美建交譜出動人前奏;90年代,她自辦學校,培養(yǎng)出600余名舞蹈人才。2012年,年逾七旬的她挑梁主演大型古典舞劇《紅樓夢》,回饋與她共同走過60年風雨的祖國和人民……
1954年,陳愛蓮作為中央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團學員班學員,順利考入北京舞蹈學校,成為新中國第一批專業(yè)舞蹈院校的學生。
進入專業(yè)學校,自幼鐘情于舞蹈的陳愛蓮勤學苦練,成績一路優(yōu)秀。她在日記中立志:“我要做中國的烏蘭諾娃!”畢業(yè)時,陳愛蓮因主演舞劇《魚美人》一舉成名,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舞蹈家之一。為了演好劇中魚和蛇的形象,她曾多次去北京陶然亭公園觀察水中游魚的神態(tài)和動物園籠里的蛇“行走”的姿態(tài)。有時看入了神,還手舞足蹈地模仿,游人看到都自然圍攏過來……
“黃沙流盡始見金”。如果用這句比較抽象的語言形容六七十年代的陳愛蓮,頗得真髓?!拔母铩敝?,她被污蔑為走白專道路的壞分子,被“革命群眾”看管并限制自由。開始她想不通,曾以絕食抗爭??衫潇o下來想,如果自己被釋放,就可以繼續(xù)從事舞蹈事業(yè),她不僅不絕食,還開始在狹小的禁閉室恢復練功,把墻當把桿,扳腿、劈叉、做腹背肌訓練……不久,她又被下放到農(nóng)場勞動改造近3年,她仍沒放下練功,每天堅持踢腿、壓腿、旋轉(zhuǎn)……寒暑不變、風雨無阻。陳愛蓮說:“練功對我是種精神享受,喚起我對未來的希望。如果有一天能回到舞臺,我依然可以用舞蹈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p>
風雨之后見虹霓。1978年,陳愛蓮迎來自己藝術歷程的又一番盛放。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她始終活躍在舞臺,成功塑造了古今中外眾多性格鮮明的女性形象,創(chuàng)造了長于傳達內(nèi)心世界的“愛蓮風格”,在專業(yè)領域取得傲視同儕的成就。
2012年,陳愛蓮從藝跨入第60個年頭,數(shù)十家主流媒體紛紛以平面、視頻等形式對她進行專題報道,主題中“跳滿60年”“黛玉不老、愛蓮常青”“永不停歇的舞鞋”……贊美之詞見諸報端,為觀眾娓娓講述這位劃時代舞者的幕后故事。
1962年夏天,陳愛蓮隨團乘火車赴芬蘭赫爾辛基參加第八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舞蹈大賽?;疖囈呓粋€星期,陳愛蓮心里記著一句行話:“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睈蹌幽X筋的她便利用車廂銜接處,劈腿、下腰,練起功來,每天上、下午和晚上各練—遍。從此,她“一天三遍功”的美名不脛而走。
到達赫爾辛基,陳愛蓮依然保持良好狀態(tài)。在當晚的比賽中,她表演單人舞《春江花月夜》。舞臺深藍色夜幕中,一輪明月掛上天際,一位美麗姑娘,手持一把白色羽毛折扇翩翩起舞……在這段精心編排的舞蹈中,陳愛蓮以融入諸多技藝的肢體語言,意韻無窮的絕妙表演征服了全場觀眾。
接下來,她表演雙人舞《蛇舞》和群舞《弓舞》《草笠舞》等。觀眾贊嘆“東方藝術家太神奇了”!大賽評委會一次性授予她4枚金質(zhì)獎章,這—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1978年夏,文化部組織中國藝術家赴美演出,為中美建交鋪路。在美期間,陳愛蓮除表演傳統(tǒng)保留作品,還演出《紅綢舞》和《草原女民兵》等表現(xiàn)新中國時代、民族特色的作品,所到之處,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陳愛蓮回憶說:“我們受到卡特總統(tǒng)的接見。”“陳,pretty(漂亮)!”這是在白宮前的草坪上,當翻譯向卡特介紹陳愛蓮時,這位美國總統(tǒng)的贊嘆。結(jié)束兩個月演出任務即將回國時,海外華僑的深情同樣令陳愛蓮動容?!坝泻芏嗳耸种刑嶂Y物來探望我們……很多華僑站在旅館門口一直等著,他們中有青年,也有華發(fā)老人……這些觀眾的深情厚誼深深感動了陳愛蓮,也讓她銘記國家與民族的深刻涵義。
1981年,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首次被改編成舞劇搬上舞臺,42歲的陳愛蓮扮演劇中的林黛玉。在別人眼里,42歲的陳愛蓮在舞臺上扮演一出場只有14歲的林黛玉,年齡上兩人之間有著不小差距,陳愛蓮卻沒有考慮過年齡問題,就連這部舞劇的主創(chuàng)在選擇主角時,也覺得沒什么不妥。陳愛蓮最終用自己的實力證明年齡不是問題,舞蹈最重要的在于扎實的基本功和用心的理解與演繹。
1997年,陳愛蓮出資復排舞劇《紅樓夢》,58歲的她再度扮演林黛玉,成為媒體關注焦點。陳愛蓮回憶:“我記得當時有篇文章這樣寫我,‘年過半百陳愛蓮扮演林黛玉’,其實是想表揚我。后來有人說我,這么大年紀了還霸占著舞臺跳舞?那時候,我有個新名字,叫‘舞霸’?!逼鸪?,陳愛蓮并不在意,她說:“我是一個愿意吸取教訓的人,這也給我提個醒,讓我今后如何更好地掌握劇中14歲林黛玉的神韻?!标悙凵彶粌H沒有放棄林黛玉這個角色,反而一跳就是25年。
陳愛蓮說,自己小時候經(jīng)常被別人叫“林妹妹”,因為她小時候體弱多病,很愛哭。從陳愛蓮第一次跳林黛玉的時候,她認為自己就是林黛玉?!都t樓夢》復排時,她花了6個月時間準備并重讀《紅樓夢》的很多章節(jié),對林黛玉這個人物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997年復排時,她女兒是B角,導演認為她年輕,可以多做一點技術方面的動作,導演說:‘愛蓮,你要是覺得吃力可以改動作,往簡單改?!f不用改,所以1997年仍是原版。等到2000年,由于導演身體不好等原因,由她自己復排,自己修改,她就加上竄翻身,從2000年開始到現(xiàn)在,舞蹈技術動作不但沒有任何改變,竄翻身還增加了兩個?!?/p>
1957年,為毛主席演出舞蹈《牧笛》。
舞劇《紅樓夢》至今已演出600多場。至于這部作品的意義,陳愛蓮強調(diào):“它最有意義之處,就是所有演員都是我的學生。我每天和他們一起練功、排練,他們每個人的戲,都是我一點點摳出來的。以前人家看完說,陳愛蓮很棒,但她身邊的孩子太稚嫩了。如今,很多業(yè)內(nèi)人士看完會說,這是臺精彩的舞劇,是一部整體優(yōu)秀的作品。”看見自己的學生被認可,陳愛蓮很欣慰,她說:“我想這可能是每個從事教育的人,最想要的回報?!?/p>
雖然陳愛蓮已年過七旬,但在跳舞體能和技術動作上仍不減當年,這是她長期堅持練功的結(jié)果。她說:“我一天不練功渾身不舒服?!?/p>
上世紀70年代出演舞蹈《草原女民兵》
1995年,陳愛蓮根據(jù)自己多年鉆研舞蹈理論、擁有豐富教育資源及“下?!币詠矸e累的資金,決定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走民間辦學之路,回饋黨和國家的培養(yǎng),為中國舞的傳承發(fā)展出力。
歷盡千辛萬苦,獲得多方支持,當年5月,北京第一所民辦中等藝術學?!獝凵徫璧笇W校成立,她擔任校長。
學校成立發(fā)展至今已有20多年?!罢f到這所學校,內(nèi)心很復雜,特別艱難和走投無路時,想過如果不辦這所學校,肯定不會這么累。要說掙錢,憑著我的名氣,寫書、演出,哪樣都不少掙。遇到困難,只能逢山開山,逢水架橋,搖著小櫓過河……資金緊張時,我把兩個單元房和別墅都賣了,住了多年簡易平房,后來才搬到樓里住?!闭f到這些,陳愛蓮很感慨。
陳愛蓮的事業(yè)離不開家人支持。女兒和她一樣,從事舞蹈事業(yè),也跳過林黛玉,女兒說:“可能我跳得也不錯,但是詮釋這個角色,因為我還很年輕,和媽媽比肯定差距很大?!痹谂畠貉劾?,陳愛蓮對舞蹈的愛是愛到了骨子里,對舞蹈的執(zhí)著讓她犧牲了很多。作為女兒,她不僅理解媽媽多年來的不易,更會在舞蹈上全力支持。
陳愛蓮的丈夫坦言,妻子在他眼里,是個很真誠的人,是他70多年來認識的惟一從來不會說假話的人。她對事業(yè)非常執(zhí)著,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
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