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春偉
(中國國家話劇院, 北京 100055)
淺談話劇服裝設計寫實性與藝術性的表達
——以話劇《紅色》為例
蘆春偉
(中國國家話劇院, 北京 100055)
話劇《紅色》的服裝設計,從了解劇本人物、演員氣質(zhì)入手確定服裝基本格調(diào),通過對面料、色彩的運用及細節(jié)設計等強化形象,配合演員的語言、肢體表演,將寫實性和藝術性融為一體。
舞臺服裝設計;話??;寫實性;藝術性
舞臺服裝對于舞臺人物形象的塑造、演員的表演、舞臺美術的風格乃至舞臺的總體藝術效果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話劇的舞臺服裝設計與時裝設計不同,需要考慮演員表演所處的特定戲劇空間與舞臺背景,根據(jù)導演對于服裝造型提出的要求找準劇中人物身份定位,使服裝具有符合人物性格、強化人物情緒、反映人物心理狀態(tài)的寫實表達;然后在此身份形象定位的基礎上,用多種設計方法增加服裝的藝術風格。話劇服裝設計在具有寫實性表達的基礎上,加強服裝藝術性表達,才能使觀者有好的視覺效果,并充分感受劇中人物的情感,引起觀眾情感上的共鳴,塑造生動的人物形象,呈現(xiàn)別樣的舞臺藝術效果。
2014年底,筆者非常榮幸地再度與著名導演王曉鷹合作,設計話劇《紅色》的舞臺服裝。《紅色》講述的是美國抽象派繪畫大師馬克·羅斯柯和他的助理坎兩人發(fā)生在一個意象化的洋溢藝術氣息畫室里的故事。筆者在該劇的服裝設計過程中,從了解劇本人物、演員氣質(zhì)入手確定服裝基本格調(diào),通過對面料、色彩的運用及細節(jié)設計等強化形象,配合演員的語言、肢體表演,將寫實性和藝術性和諧地融為一體。
成功的角色是需要演員與服裝設計師共同演繹的。服裝設計師在熟讀劇本后,要查閱劇中人物的時代背景、經(jīng)歷、人物性格特征;同時還要了解扮演角色的演員的身材、氣質(zhì),輔助演員從形象、動作上更好地詮釋角色,體現(xiàn)出服裝的寫實性。
劇中主人公馬克·羅斯柯為人憤世嫉俗,曾做過裁剪工、舞臺背景師、美術老師……死后贏得了巨大的榮譽及財富,他的作品《白色中心》創(chuàng)下了當代藝術家作品價格最高紀錄。
經(jīng)過對于羅斯柯生平及著裝的分析,結(jié)合演員的氣質(zhì)及身材,確定了主人公著裝的基本款式:有些厚重感的西褲,略帶褶皺的襯衫(見圖1),外出時配上有質(zhì)地感的半長大衣。在人們的直覺中,這些服裝款式好像不是一個抽象派畫家的著裝,但當深入了解羅斯柯本人時代背景及生活經(jīng)歷后,會覺得此設計款式是貼切的,具有寫實性的表達。之后,考慮演員本身的形體特征和氣質(zhì),在服裝的選料、工藝、細節(jié)上再進行設計。當演員穿著好服裝站在舞臺上時,仿佛羅斯柯來到觀眾面前。
舞臺服裝設計,從選料到打版制作,是服裝設計師展現(xiàn)思維、創(chuàng)新手法的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服裝基本款式確立后,怎樣能夠達到舞臺上好的視覺藝術效果,服裝的用料是非常重要的。怎樣提升人物服裝藝術性,使其高于生活,并與舞臺背景整體舞美環(huán)境相襯托,服裝面料的質(zhì)感,特別是在舞臺燈光下的服裝質(zhì)感的呈現(xiàn)是非常重要的。
舞臺服裝特別是話劇舞臺服裝選料,盡量以吸光的材料為主,服裝面料選取材質(zhì)不同,直接關系到演員在舞臺上表演時的形象。近幾年,話劇舞臺服裝的面料運用越來越豐富,有紗、絲麻、棉、皮質(zhì)、綢緞等不同性質(zhì)的面料,有柔軟質(zhì)料、硬料、垂感的、飄逸等不同質(zhì)感的面料。在面料處理工藝上,為了增加服裝的立體感,設計師會做壓褶、抽紗、打磨做舊、堆褶等各種工藝處理。其目的就是提升舞臺人物形象的服裝藝術性,增加美感。
羅斯柯基本款式雖然是西裝褲,但面料上采用有質(zhì)感、亞光感的舊式粗紋毛呢料,增加人物年代感;襯衫面料采用粗紋紋理的絲麻色織面料,在工藝上加以水洗、染色、做舊等處理,厚度適中(見圖2)。這些面料在舞臺燈光下,其質(zhì)感不反光,有起伏的肌理感,在視覺上有回味,增加了服裝“語言”表達的藝術性。
舞臺服裝服裝的細節(jié)設計同樣重要,對每一個人物的著裝都要有很細致的考慮和設計,當演員融入舞臺背景、燈光之中,每一款服裝的細節(jié)詮釋都要讓觀眾的視覺感舒服,并增加藝術表現(xiàn)力。
筆者在每一部劇目的服裝設計中都追求至真至美。在《紅色》的服裝設計中,服裝的每個細節(jié)點的設計都要用心,設計點細小到一個扣子的位置、一件襯衫袖口的造型,實現(xiàn)細節(jié)表達的準確。如羅斯柯的西褲褲口的翻邊寬度尺寸的推敲,太寬太窄都會給人不舒服的感覺;褲子不要熨燙出西褲的褲線。在為演員服裝定制的過程中,是需要進行選料、工藝制作等各個細節(jié)的把握,如羅斯柯上身襯衫不能有正裝襯衫的感覺,否則穿起來像公司職員而不是拿著刷子在畫布上用生命繪畫的藝術家,襯衫一定要帶些褶皺,領子可以有些卷邊起翹;在服裝的制作工藝上要求工藝師在進行絎縫時加入線跡起伏的處理手法,來豐富服裝的細節(jié);羅斯柯和他助理的鞋,采用質(zhì)感粗糙的皮質(zhì)(見圖3),不能有亮的光澤,鞋底的樣式及厚度也要恰到好處。
舞臺人物的整體著裝每個細節(jié)都是有設計點的。這些細節(jié)風格的把握增加了服裝的藝術性。
圖1 厚重感的西褲和略帶褶皺的襯衫
圖2 主角襯衫采用的粗紋理的絲麻色織面料
圖3 演員鞋的設計
圖4 人物服裝與背景的協(xié)調(diào)
圖5 畫布與主人公服裝色調(diào)的映襯
圖6 服裝被染色的效果圖
舞臺服裝設計中,服裝色彩的設計直接影響演員和觀眾的心情,影響整體舞臺的藝術效果。話劇服裝的色彩運用較舞蹈、歌劇、戲曲更不易發(fā)揮。需要注意的是,劇中人物服裝色調(diào)要與舞臺環(huán)境色調(diào)及舞臺燈光色調(diào)有機的結(jié)合,服裝色調(diào)與舞臺背景色調(diào)靠得太近,會讓人視覺疲勞,影響觀者對劇情的感受及表演的欣賞。
在《紅色》劇中,整個舞臺色調(diào)為深冷灰色調(diào),舞臺中間有一個不斷播放幻燈片的放大畫布,兩個角色置身其中。為了突出畫布上放映幻燈片的色調(diào),營造其藝術氛圍,人物服裝色彩不能出現(xiàn)鮮艷的純色系,以免打破整個舞臺的和諧色調(diào)。所以,人物服裝也采用灰色調(diào),但比背景的灰色調(diào)偏暖、偏淺,但又不會被背景融掉(見圖4)。在劇情的最后一幕,場中整個畫布被紅色慢慢浸染,此時羅斯柯穿著微微發(fā)灰色的乳白色上衣,與后面畫布的紅色相襯(見圖5),既突出了紅色主題,同時又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很好地輔助演員表演,提升了藝術感染力。
在劇情的編排中,導演為了增加藝術作品的感染力會有一些特殊動作及表演編排的設計,服裝設計要進行特殊設計和定制,充分表達導演的想法,配合演員準確表達導演意圖。
在《紅色》劇中,坎在與羅斯柯對話碰撞中,導演要求坎把手中有質(zhì)感的顏料抹在胸前的衣服上,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服裝前胸部位不能太復雜,要留給演員完成動作表演的空間。筆者設計了一件套頭的翻毛邊的針織衫,色調(diào)為暖灰色,質(zhì)地為棉質(zhì)的,不能太厚重。當那一抹紅色染在胸前時,像在衣服上創(chuàng)作了一幅畫作,灰色的畫底,奪目、有質(zhì)感的大紅色,給觀眾帶來視覺的沖擊和變化(見圖6)。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增加了整部劇的藝術感染力,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紅色》演出非常成功,很多觀者被這部劇的藝術魅力所感染。而劇中人物的服裝的寫實性與藝術性的表達,也是恰到好處地豐富了整劇的舞臺藝術效果??梢姡谶M行舞臺服裝創(chuàng)作中,既要注重服裝的寫實性表達,又要增加服裝的藝術性感染力。
注:文中劇照均由中國國家話劇院王雨晨提供。
蘆春偉, 1997年畢業(yè)于中國戲曲學院舞臺美術系,現(xiàn)任中國國家話劇院舞臺服裝設計師,中國服裝設計師協(xié)會會員;服裝設計作品涉及話劇、歌舞劇、電視劇、電視晚會、兒童劇、音樂劇、戲曲、民樂、管樂、合唱、舞蹈等領域;設計服裝作品有《在這個家庭里》《叫你離不成》《奇異的插曲》《青春禁忌游戲》《欲望花園》《離去》《紅色》《特殊病房》。
(編輯 杜 青)
Discuss on the Realistic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of Modern Drama Costume Design
LU Chun-wei
(National Theatre Company of China,Beijing 100055,China)
Take the costume design of drama Red as an example, the basic style of clothing was determined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script characters and actor temperament. Through the use of fabric, color and the design of the details of the image, with the actor's language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s, realism and artistry are integrated.
stage costume design; drama; realism; art
10.3969/j.issn.1674-8239.2016.0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