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山
哈藥集團制藥總廠 150000
頭孢唑林鈉中間體TDA溶劑化物的工藝改進
劉立山
哈藥集團制藥總廠 150000
目的對頭孢唑林鈉中間體TDA溶劑化物展開一系列的觀察性研究。方法取TDA 共21g 于溶劑中分散,攪拌的同時需要控制溫度并將一定量鹽酸滴入,此后進行攪拌并降溫一定時間后再加入溶劑使結晶析出,進而再完成抽濾、洗滌以及真空干燥等步驟。結果經(jīng)過干燥后的TDA溶劑化物不會對沒有水參與的反應再產(chǎn)生影響,TDA溶劑化物的反應會因溫度的變化而受到相應的影響。結論應在實際的頭孢唑林鈉中間體TDA溶劑化物的工藝進程中控制相應的變量,進而使頭孢唑林鈉中間體TDA溶劑化物的工藝進程更為科學化、合理化。
頭孢唑林鈉;中間體TDA溶劑化物;工藝改進
抗生素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抗生素并且還作為我們生活中的重要藥物而存在著,因此抗生素對于我們的生活來說具有較為特殊的意義。而在實際的應用領域,抗生素的開發(fā)和研制也就因此而成為了醫(yī)療體系的建設重點。而頭孢唑林鈉作為一種較常見的頭孢菌種體系中的抗生素成分,其中間體TDA溶劑化物的制取工藝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實際的醫(yī)療應用環(huán)節(jié)就要注重這一藥劑的開發(fā)與利用,而本文就主要分析了頭孢唑林鈉中間體TDA溶劑化物的工藝,以期為相應的工藝流程提出一定的改進策略。
在實驗環(huán)境內,取適量的TDA物質21克,將之放于相應的純凈溶劑中溶解直至TDA自然分散,在此過程中取潔凈的攪拌棒放入試驗容器內不斷攪拌,一方面增大物質與溶液的接觸面積,進而加速相應的溶解過程,另一方面,因為相應的實驗過程會放出大量的熱,因此需要對溫度進行一定的控制,進而在此基礎上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而為了使相應的物質順利析出,可以向容器內滴入一定的鹽酸,這樣能夠在不破壞具體的化合物結構以及容器內部的化學實驗的同時提升結晶類化合產(chǎn)物的析出量,在攪拌到極致時,停止攪拌,將整個溶劑靜置降溫一段時間并在此加入一定量的原溶劑以便于相應的結晶類化合物能夠被順利析出,待全部化合物都順利析出后對析出的晶體進行抽取并二次過濾,將過濾后的產(chǎn)物進行一定的洗滌之后在真空的狀態(tài)下對頭孢唑林鈉中間體TDA溶劑化物進行一定的干燥處理,并對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較為細致的觀察,在觀察后及時將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并將所記錄的結果及時以實驗報告的形式輸出,以備相關分析機構所用。
1.干濕品質量差異的影響
將同一批號的濕品及干品用A、B進行表示。經(jīng)過干燥后的TDA溶劑化物出現(xiàn)失重,由于水分的減少從而使比旋度、吸收系數(shù)都會出現(xiàn)提高,使得下一步的唑林酸縮合反應后處理工序不再出現(xiàn)難分層的情況。殘余的水及溶劑會在真空干燥這一工序被抽走,從而使無水反應不會因此而產(chǎn)生影響。
2.反應溫度的影響
在20~25℃時TDA溶劑化反應平均收率為109.43%(以重量計),平均收率在溫度升到30-35℃時會變?yōu)?10.82%(以重量計)。具體見表1。當反應溫度升高時,TDA分子布朗運動會加快,過多的分子碰撞使得TDA更容易分散,從而能夠更完全鹽酸化,收率也因此大量提高。但TDA會因為過高的溫度出現(xiàn)破壞從而影響整個反應。
3.氣體保護的影響
對于氣體保護的影響的研究需要在其它條件穩(wěn)定的情況下進行。先用無氣體保護的產(chǎn)品,即H1115批至H1119批,所得其平均收率為110.82%,而應用氣體保護的產(chǎn)品為H1123批至H1127批則平均收率為111.39%。所得結果如表2所示,其顯示應用氣體保護方法于TDA溶劑化過程更有利于反應進行。無論是頭孢菌素類成品還是其中間產(chǎn)物都可能受到酸堿條件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性質不穩(wěn)定,應用氣體保護的方式使氧氣對反應的影響消失,產(chǎn)品避免分解。在實際生產(chǎn)中應用此類方法對于熔媒回收再利用率有大幅度提高,并有助于安全防火。
表1 TDA溶劑化反應的溫度對收率的影響
表2 氣體保護對收率的影響
4.反應收率會受鹽酸用量的影響
根據(jù)化學平衡原理可明確,反應物濃度增加可對正反應有加速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收率最高時鹽酸∶TDA為1∶2(ml/g)。過量鹽酸應用對于反應只有負面作用。做為頭孢唑啉鈉中間體,TDA穩(wěn)定性不佳,它可由于酸性物質過量而造成破壞,從而使物質出現(xiàn)降解。
5.洗滌方式對實驗的影響
本研究將既往工藝的一次性洗滌改為現(xiàn)在的兩次洗滌的方式,其前提是洗滌量不變。其中第一次洗滌為打漿洗滌,第二次洗滌工藝是浸洗,TDA溶劑化物在這個過程中顏色會發(fā)生變化。
頭孢在醫(yī)學體系中作為一種重要的菌素類物質而存在,并且對我們的身體健康起著較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醫(yī)學領域需要對這一物質進行較為集中的關注,進而通過對這一物質的拓展性試驗來開發(fā)對人體疾病的應對層面更有效的藥物。
所以其分支頭孢唑林鈉中間體TDA溶劑化物的工藝試驗也就因此而顯得十分重要,但當下對這一試驗機制的開發(fā)還有待完善,因此頭孢唑林鈉中間體TDA溶劑化物的工藝層面也就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而這一改進體制的進一步滲透與開發(fā)還需要我們對整個工藝體系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TDA溶劑化是利用溶劑化作用對TDA進行精制提純。TDA溶劑化物是合成頭孢唑林的重要的中間體,它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頭孢唑林的質量和收率。原工藝未對TDA溶劑化物提出質量標準,濕品直接進入下一工序,導致下一工序(唑林酸縮合反應后處理)經(jīng)常遇到絮狀物多、難分層的問題,且生產(chǎn)周期長,收率和質量得不到保證。
而在相應的實驗體系的進行過程中,要注重對實際的變量的控制,進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相應的實驗數(shù)據(jù)的獲取,而具體的試驗變量可以通過對實際質量的硬性規(guī)定來進行一定的變量性掌控。分別從試驗物質的干燥后的失重情況、水分的具體含量、相應的物質吸收與轉化系數(shù)以及實際的TDA溶劑化物的色澤與光感的層面進行一定的制定,進而通過對這些變量的數(shù)據(jù)要求來對實際實驗所用的鹽酸量、反應的具體溫度環(huán)境、所用的氣體成分以及相應的靜置物反應完畢后的實際洗滌與處理方式進行一定的要求。
溶劑化物經(jīng)過上述一系列工藝變化使得收率提高2%。經(jīng)過對TDA溶劑化物的質量控制,解決了唑林酸縮合反應后處理時絮狀物多,難分層的問題,縮短了生產(chǎn)周期,唑林酸的質量(特別是色澤)及收率均有較大提高,成本降低,取得較好的經(jīng)濟收益。TDA溶劑化物經(jīng)過質量控制,解決了反應中絮狀物過多而難分層的問題,使得生產(chǎn)周期大幅度縮短,產(chǎn)品質量及收率明顯增高,降低成本并獲得更好收益。
[1]豆亞鴿;魏林林,頭孢唑林鈉中間體TDA溶劑化物的工藝改進[J],化工管理2016
[2]楊曉輝,頭孢他啶側鏈酸及其活性酯的合成研究[D],天津大學2012
[3]翁艷軍;溫靜;康艷晶,頭孢唑啉中間體TDA的波譜特征及結構確證研究[J],化學工程師2014
[4]陳海龍,頭孢菌素中間體3-位結構改造的工藝優(yōu)化研究[D],廣州大學2011
R943
A
1672-5018(2016)07-2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