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煥明 朱小猛
摘 要 詳細介紹花生在高寒山區(qū)應用灰膜覆蓋進行高產栽培的關鍵技術,灰膜覆蓋是解決高寒山區(qū)花生生產上受氣候因素制約的有效措施,對提高花生產量和改善花生品質有著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 花生;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增產增效
中圖分類號:S565.20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6)12-0-02
花生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經濟作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但花生在高寒山區(qū)常規(guī)的種植上缺乏必要的技術,產量普遍不高;同時,山區(qū)受春季低溫的影響,不能進行早播,對下造農作物的生產影響較大。春播花生采用灰膜覆蓋栽培技術,其作用有:一是能有效地提高地溫,起到保全苗,保墑和保肥的作用,從而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二是可以提早播種,促進花生早生快發(fā),早熟高產,提早上市,增加效益;三是能有效地保持土壤疏松,改善土壤微環(huán)境,增加著果率及提高飽果率,達到既增加產量又改善了花生品質的效果[1]。現(xiàn)將春種花生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措施簡介如下。
1 播種前準備
1.1 選用優(yōu)良品種
栽培品種的選擇是比較重要的一環(huán),選用優(yōu)良品種是保證花生全苗、壯苗的關鍵,是提高質量,改善品質的經濟而有效的措施。栽培品種可選擇仲愷花1號、粵油7號、粵油45號等高產抗病品種。以上品種全生育期為124~127 d。產量在250~320 kg/667 m2。
1.2 備好材料
選用普通白色地膜,厚度為0.007 mm,一般667 m2用地膜5 kg,地膜寬度約1.6 m。備好足量草木灰,采用新鮮的稻草灰。
1.3 土壤要求
花生是豆科作物,為圓椎根系,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作物,整個生育期需氮逐漸減少,所以適宜在土層深厚、耕作層疏松、透氣性好、排灌方便、肥力較高的沙壤土種植。
1.4 耕地平整
在整地時,應采用全田翻耕的方法進行整地,將土壤耙爛耙碎,并起畦播種。畦高要求不低于20 cm,也就是溝深要在20 cm以上,以保證大田排水通暢不積水。畦面種面寬1.3~1.4 m,溝寬0.2~0.3 m。
2 播種
2.1 播種時間
花生種子發(fā)芽要求溫度條件較高,溫度低于12 ℃,則不能發(fā)芽,而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就可以避免溫度的影響,在播種時間上可以比常規(guī)的種植時間提早大約一個節(jié)朔,因此播種時間可以提前在2月上中旬播種。
2.2 曬種、剝殼、選種
曬種采用帶殼曬種,曬種時間為1~2 h。曬種可促進種子發(fā)芽,減少爛種缺苗,提高產量。剝殼時間離播種期越短越好,一般在播種前3~5 d內進行為宜。剝殼后選用大粒飽滿的種子,對獲得全苗、壯苗和提高產量有很大作用。
2.3 播種時土壤濕度
花生在覆膜后,雨水難以進入土中補充水分,播種時如土壤過于干燥時會出現(xiàn)出苗慢、生長不均勻和缺苗現(xiàn)象;但如含水量過高,又會因土壤透性差、種子呼吸不暢,導致悶種、爛種而造成缺苗。播種時土壤的適宜濕度是以手緊握泥土成團、松開即散為宜。
2.4 施肥
由于進行灰膜覆蓋栽培后,不能和常規(guī)種植那樣進行中耕追肥,因此施肥主要是以基肥為主,要施足基肥。667 m2施草木灰80 kg、花生專用肥(奇的牌)40 kg、硫酸鉀3~5 kg。施肥應結合整地時施用,一起翻耙。
2.5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花生高產的一項主要措施,每667 m2花生種植株數要達到1.8萬~2.2萬株。播種方式可采用穴播(每穴2粒種子)或條播?;ㄉN子的萌發(fā)出土兼有子葉出土和留土的特點,所以播種深度以4~7 cm為宜。
2.6 適時覆膜
播種后即進行藥劑除草,每667 m2用50%的乙草胺除草劑100~150 g對水50~60 kg,均勻噴灑,然后覆膜,覆膜時要求膜覆蓋得平、緊、嚴、實,畦的四周膜邊用泥土壓住,以防風揭膜,造成跑墑降溫。
3 田間管理
3.1 苗期管理
當子葉開展時,需要及時進行人工開膜放苗,以防燒苗。放苗后,及時用土壓好苗莖基部周圍。放苗時間一般在晴天10:00前或下午16:00以后,陰天可全天放苗。齊苗后,要立即進行查苗,發(fā)現(xiàn)缺苗時,要及時進行補種,保證栽植密度。
3.2 水分管理
花生全生育期的需水量是苗期和黃熟期需水量較少,開花至結莢階段需水量較大。所以在天氣干旱時,應對大田進行灌水,灌水時不應漫灌和串灌,要采用溝灌浸潤的方式,宜速灌速排,一般灌至畦高的2/3~4/5處,讓水分慢慢滲入畦內,當畦中央土面見到開始微濕時即行排干。干旱田塊可采用即灌即排方法增加土壤濕度,促進開花結莢。春花生生育中期灌水宜在早、晚進行,避免陽光猛烈,造成地溫高而損害根系[2]。
3.3 科學調控、合理追肥
3.3.1 輕施苗期肥
破膜放苗后花生長至4~5片葉時,每667 m2施淡糞尿水或尿素5 kg對水500 kg進行噴施,促進幼苗生長。
3.3.2 補施葉面肥
花生在開花落針期至飽果期既是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最旺盛的時期,也是需要養(yǎng)分最多的時期。由于采用灰膜覆蓋,花生生長發(fā)育早,所以后期易出現(xiàn)早衰現(xiàn)象,故在花生結莢期至成熟期,應進行根外追肥。具體措施為在花生落針前5~7 d至成熟期每667 m2葉面噴施:尿素(50~100 g)+0.2%~0.3%的磷酸二氫鉀(50 g)+過磷酸鈣(100 g)+0.5%硼肥(50 g)的混合水溶液50 kg,期間噴施3~4次,可有效增加莢果里生長所需的氮、磷、鉀,提高產量。
3.3.3 科學調控
花生灰膜覆蓋栽培能促使植株生長發(fā)育加快,后期易出現(xiàn)徒長倒伏現(xiàn)象而影響產量,因此在始花后20~25 d時應及時進行控苗,可采取如下調控增產措施:對徒長花生在花生初花至盛花期噴施3 000~5 000 mg/kg濃度的多效唑,使植株矮化,分枝增加,生育期延長,飽果率、出仁率、單株產量均顯著增加,效果良好。
4 病蟲害防治
4.1 病害防治
合理輪作:花生與其他非豆科作物輪作,可減少枯萎病、青枯病等病害?;瘜W防治:青枯病、立枯病可用75%百菌清800倍液、20%利克菌清800倍液或75%多菌靈1 500倍液防治;銹病可用20%粉銹寧進行防治;葉斑病可用滅病威等。
4.2 蟲害防治
花生全生育期都有蟲害,苗期一般有小地老虎、蚜蟲和、薊馬等;中后期有斜紋夜蛾等。防治小地老虎和斜紋夜蛾可用辛硫磷1 000倍液進行噴殺,防治蚜蟲、薊馬可用20%吡蟲啉可溶劑2 000倍液進行噴殺。
5 適時收獲
花生成熟后能否及時收獲是保證花生豐產又豐收的重要一環(huán),其成熟特征是:植株上部有幾片綠葉,頂端二三復葉明顯變小,莖葉轉黃,中部逐漸枯黃脫落,下部葉片脫落,莢果網紋清晰,地下莢果果殼變硬,內果皮極度干縮變薄,中果皮由黃褐轉黑褐,具有本品種特性,此期正可收獲。在同等條件下,灰膜覆蓋種植的花生其收獲時間可提前10~12 d。最后要揀凈殘膜,防止白色污染,以保護土地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王叢叢,鄭奕雄.不同覆蓋處理花生病害及產量的影響[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2(20):9-11.
[2]黃曉風,劉環(huán)美.春植花生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及其效應分析[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0(12):61-6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