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要】初級階段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機,是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學好英語又是當世之需,初級階段的英語基礎是否扎實將關系到學生今后在中學、大學、乃至終生的發(fā)展。而目前部分學生壓根就沒有掌握英語的基本知識,該學會或應掌握的知識不會或者說不牢固,更別說掌握英語其它方面的綜合技能了,從而造成上英語課學生心理膽怯,恐懼學習英語,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這種狀況對英語教學極為不利,必須要改變這種局面。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不斷創(chuàng)設能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營造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持久保持這種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建議從事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師們應從英語學習的基礎抓起,英語教師如何從孩子學習英語的基礎抓起是廣大英語工作者不斷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英語 基礎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不斷創(chuàng)設能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營造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是值得我們英語教師不斷探索的問題。
學習英語應從基礎抓起,從字母、音標、單詞、句子、段落、文章循序漸進地學起。學習應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是一種長久的、堅持不懈的過程,然而在現實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容樂觀的現象: 1.教材內容與認知結構脫節(jié),教學教具缺乏。相對而言,學生聽、說、讀的訓練較多,寫的訓練較少。不少學生對字母、單詞拼讀還是模糊不清,詞匯的遺忘率較高,對單詞、句子會讀但不會寫,甚至對學過的單詞即不會讀,也不會寫,有些學生直接用注拼音的方式或者用漢字注音讀英語;不能正確理解語法;教具學具不齊全,課堂教學中不能很好的進行直觀教學,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興趣。2.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的脫節(jié)。英語教學手段主要是說、唱、看圖、做游戲等,教師教學手段主要是任務型教學,倡導教師對學生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老師不太注意教法、學法,忽視了師生之間情感溝通。學生喪失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學生運用英語交際活動的能力不強。3.教學形式過于花哨,一節(jié)課老師領著同學蹦蹦跳跳、玩玩樂樂,學生該掌握的語言知識沒有掌握、該掌握的語言技能也不會運用,老師、同學情緒一直處于亢奮狀態(tài),自我感覺良好,其實這樣的課堂就是無效課堂,日積月累,孩子究竟掌握了什么?捫心自問,孩子的基礎知識又從何談起?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再發(fā)生,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如何利用課堂教學讓孩子學習英語從基礎抓起至關重要!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提高有效的教學能力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緊緊抓住“善導”、“激趣”、“引思”、“精講”這四項教學要素,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教師要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生的“學”為重心。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協調與統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把研究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著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自主去探索,自己去發(fā)展,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反復法,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真正達到讓學生“自求得之”的目的。以此提高學習效率。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興趣越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高,掌握知識就越快。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學生一旦對英語感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變“苦學”為“樂學?!苯處熞朴诶脤W生注意力集中,情緒高漲的契機導入新知識的教學。
三、注重師生情感的培養(yǎng)
教師要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英語課。在英語課中,教師可以作自我介紹,包括教師的興趣、愛好、特長、教學策略與方法等。其目的是讓學生盡量多地了解老師,排除師生情感溝通道路上的障礙;教師更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對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要求、方法、建議等。教師還要創(chuàng)造寬松友好的課堂英語教學環(huán)境,講究教學藝術,用真誠的態(tài)度和虛心好學、嚴謹治學的行為去影響學生,感化學生,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中的心理障礙。課堂上一視同仁對待學生,多給學生表揚,少給學生指責和批評,及時鼓勵學生的成功,耐心誘導、啟發(fā)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使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獲得他們的敬佩和信賴。
四、注重英語學習技能的訓練
學生的學習技能基本上是機械模仿,書寫字母和單詞,是一種被動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只憑一時興趣,缺乏主動性,視、聽、說的活動多于讀、寫的活動。讀的技能也只側重拼讀和模仿朗讀,寫的技能也只側重書寫規(guī)范的字母、音標和單詞。學生通過聽和直觀感知,學習了一些常用的詞匯,簡單的句子和少量的語法知識。所以教師應從機械地模仿向有意義的操練和真實情景中交流的活動方式轉化,從學生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化,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根據中小學英語教學規(guī)律,注重教學評價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結合
教師要組織難易適中的診斷性英語評價體系,包括詞匯、綜合、聽力等評價。通過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全體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增進教師對學生的進一步了解,為教師備課、上課提供可靠的教學依據,促使學生知己知彼。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調整學習計劃以彌補學習上的不足。
為了孩子在學習英語的道路上能健康茁壯成長,請教師給我們的孩子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吧!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調動起孩子學習英語的主動性,讓孩子在這里輕松地學習,讓我們的孩子想說、能說、有的說,盡情唱歌、盡情游戲、盡情表演,這樣我們的前方不就更光明嗎?孩子的笑容不就更燦爛嗎?
參考文獻:
[1]義務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