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莎
【摘要】本文旨在通過對詞匯銜接理論的概述,分析近兩年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的真題,用實例論證該理論在大學英語聽力考試中的廣泛應用以及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詞匯銜接 語篇 大學英語聽力教學
一、引言
聽力作為人類語言交流的一種最基本的方式,被廣泛地運用于日常交際活動中。如果離開了聽說,人們的日常交際就很難得以實現(xiàn)。人類首先是通過聽來接觸和學習語言的。提高自己的聽力理解能力是英語學習者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的重要一環(huán)。聽力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傳統(tǒng)意義上的聽力教學把聽力理解作為一個被動的,一成不變的過程,注重個別單詞,短語的理解。忽略了聽力理解其實是一個復雜的語言解碼過程,它受很多因素的制約,比如上下文語境,文化語境,語言和認知心理等。它要求聽者在接受到聽力信息后,能夠對信息的整體得以把握,而不是只聽到孤立的句子和單詞。培養(yǎng)學生對語篇全局性和整體性的認識,可以提高學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能力,從而提高其聽力理解能力。
二、詞匯銜接理論概述
1.銜接的定義。Halliday在1962年首次提出銜接這個概念,之后Halliday和Hassan在Cohesion in English (1976)詳細解釋了這個概念。他們提出銜接是一個語義學概念,它的功能是提高語篇的連貫性(Halliday & Hassan, 1976)。Halliday和Hassan的銜接理論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個是語法銜接,另一個是詞匯銜接。
英國語言學家Mona Baker這樣定義銜接:語篇中的各個部分都是通過語法,詞匯以及其它方面相互連接的 (Mona Baker, 1992)。因此,正是各個部分的語法和詞匯的銜接才創(chuàng)造了語篇。中國語言學家胡壯麟提出銜接是語篇各部分的語義關系或者是能夠表達語篇意義的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胡壯麟,1994)。他同時指出銜接是一個語義學概念,而詞匯,短語,從句和句子屬于語法范疇,它們都是銜接的具體表現(xiàn)(胡壯麟,1994)。
2.銜接理論。銜接是實現(xiàn)語篇連貫的重要手段。作為一種語義關系,銜接在具體的語篇中體現(xiàn)為指稱,省略,替代,連接等語法手段以及重現(xiàn),搭配等詞匯手段。語篇中的各個銜接手段借助意義把語篇中的語言成分連接在一起。Halliday和Hassan認為,銜接是指將語篇連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句子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他們指出,銜接通過結構銜接和非結構銜接實現(xiàn)(Halliday & Hassan, 1989)。Hoey認為詞匯銜接比語法銜接更重要,在他看來詞匯銜接是“銜接紐帶中最重要的一種形式”( Hoey, 2000)。
在國內,許多語言學家也在西方研究的基礎上對銜接做了許多研究。黃國文(1994)把時態(tài)等其它形式也列入到語法銜接中。他提出了文本的四個特點:語法機制,詞匯銜接,邏輯連接,語用和語義含義?;贖alliday和Hassan的理論研究,胡壯麟對中英文的銜接進行了對比。在他的書《語篇的銜接與連貫》里,他擴大了銜接的范圍,把及物性,語音語調等也納入了銜接紐帶的范圍。另外,朱永生(2001)是我國第一位對中英語篇銜接進行對比研究的語言學家。另一位語言學家廖秋忠(1992) 注重的不是銜接的分類而是強調省略,重復和連接,他認為這些才是銜接的手段。
自從Cohesion in English 這本書面世以來,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開始致力于銜接手段和連貫性的研究。詞匯銜接無疑是銜接手段中的重要一環(huán)。
3.詞匯銜接分類?;贖alliday和Hassan的銜接理論,詞匯銜接可以被分為兩大類:復現(xiàn)和同現(xiàn)。復現(xiàn)包括重復,同義詞,上下義。同現(xiàn)包括反義詞,互補以及搭配。
三、詞匯銜接理論在大學英語聽力中的應用
1.復現(xiàn)。復現(xiàn)指的是一個詞在語篇中以重復,同義詞,上下義詞,概括詞或者以其他形式出現(xiàn)的詞。通過復現(xiàn)句子在語篇中得以連貫和銜接。
(1)重復。重復主要指的是詞或者短語在語篇中反復出現(xiàn)詞語或者短語的反復出現(xiàn)可以讓語篇連貫,給人以深刻印象,在英語聽力中詞匯重復可以幫助聽者在聽力過程中將注意力集中于語篇的中心內容。例如,在2015年6月CET-4聽力真題中,短對話理解的第2題:
M: Do you know Shirleys new address? Shes got some mail here and Id like to fold it to her.
W: Well, weve not been in touch for quit a while. Lets see, Mary should know it?
Q: What does the women mean?
分析:在這一對話中男士問女士Shirley的新地址,而女士則回答她們也好久沒有聯(lián)系了,說Mary應該知道, 這句話雖然聽上去是疑問句的口氣,但是其實就是表達略為肯定的語氣的,正確答案“Mary probably knows Shirleys new address.”中的 “probably knows”與原文中 “should know”是重復的,這種詞匯銜接中的重復也能幫助學生定位正確答案。
(2)同義或近義。同義或近義指的是兩個不同的詞表達相同或者相近的意思,詞的意思可以指的是人,事情,過程或者質量等。詞匯同義或近義作為詞匯復現(xiàn)的另一種重要手段,在聽力理解中為了識別信息也經(jīng)常被使用到,這一點在歷年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聽力真題中可以得到證明。
在2015年12月CET-4聽力真題中,短對話理解的第3題:
M: Mike told me yesterday that he had been looking in vain for a job in the art gallery.
W: Really? If I remember right, he had a chance to work there, but he turned it down.
Q: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Mike?
分析:由問題可知問的是女士的話,所以我們可以主要聽女士說了什么,正確選項中“He declined a job offer from the art gallery.” 中的“decline” 與原文中女士說的“turned it down”是同義表達,都表示“拒絕”的意思,所以很容易鎖定正確選項,這也是聽力理解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考察模式,而利用原詞同義替換的方式也是確定正確答案的一種有效手段。
在2015年6月CET-4聽力真題中,短對話理解的第6題:
W: Thank you for bringing the books back.
M: I thought you need them over the weekend, many thanks for letting me use them.
Q: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分析:這一對話中,女士說謝謝你歸還了我的書,男士則感謝女士借書給自己,而正確答案是“The man appreciates the womans help”, “appreciate”和“thanks” 都表示“感謝的含義,所以這一題也是同義替換。
(3)上下義詞。上下義關系是由一個上義詞和一個或幾個下義詞共同體現(xiàn)的,下義詞與上義詞之間屬于“A是B的一種“的關系。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下義詞在語篇中出現(xiàn)時,它們之間便形成“共同下義”的關系,這些詞稱為“共同下義詞”。上下義詞的運用有助于幫助聽者對所聽的內容進行合理的推斷,從而達到由表及里的聽力效果。
在2014年6月CET-4聽力真題中,短對話理解的第2題:
W: Since its raining so hard, lets go and see the new exhibits.
M: Thats a good idea.Mary Johnson is one of my favorite painters.
Q: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分析:這一題的幾個關鍵詞是“exhibits”,“painters”,而本題的正確答案是“Outside an art gallery”, “gallery”,“exhibits”和“painters” 構成上下義關系。
2.同現(xiàn)。同現(xiàn)指的是在一個語篇中,一些詞在一個特定的主題中出現(xiàn),而其他的詞則不會出現(xiàn)。同現(xiàn)包括反義詞,互補詞以及搭配等。分析近些年的大學英語聽力試題,出現(xiàn)最頻繁的是詞匯搭配。搭配的詞匯可以在一個小句中,也可以在不同的小句中,這種跨句搭配,能把分布在不同小句中的若干成分從語義中銜接起來。作為詞匯銜接理論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聽者可以通過對詞匯搭配的識別在聽力過程中建構信息間的語義聯(lián)系。同時,它也有助于幫助聽者依靠語境,展開聯(lián)想,激活自身已有的相關背景知識,最后能夠理解或分析推斷出所聽信息的真正含義。
例如在2015年12月CET-4聽力真題中,短對話理解的第6題:
W: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the visitors parking is?I left my car there.
M: Sure. Its in Lot C. Over that way.
Q: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know?
分析:這一對話中,由詞匯“where”與“I left my car there”之間所建構的搭配關系,不難聽出女士是想問路,問自己停車的停車場在哪,所以可以確定正確答案是“The way to the visitors parking”。
四、結語
本文在概述了詞匯銜接理論的同時,通過對近年大學英語四級聽力考試中的真題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聽力考試的例題中大量存在詞匯銜接現(xiàn)象,其中出現(xiàn)比較頻繁的是重復,近義詞以及搭配。筆者認為將詞匯銜接理論運用到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應該是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注重聽語篇中的關鍵詞信息,以及注重聽力原文中與答案中的近義詞轉換,培養(yǎng)全局意識,從整體語篇角度出發(fā),分析和推斷一個主題中一些詞的搭配含義,轉變學生傳統(tǒng)的聽力思維模式,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聽力成績和能力。
參考文獻:
[1]Baker,Mona.In Other Words: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2.
[2]Halliday,M.A.K.&Has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3]Halliday,M.A.K.&Hassan,R.Language,Context and Text[M].Victoria:Deskin University Press,1989.
[4]Hoey,M.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5]黃國文.語篇分析概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6]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7]廖秋忠.廖秋忠文集[A].北京語言出版社,1992.
[8]朱永生,鄭立信,苗興偉.英漢語篇銜接手段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