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針對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學生思維的限制,應對學生進行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通過引導學生拓展思維,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從而加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更新和轉變教學觀念,不斷創(chuàng)新豐富的教學模式,積極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教學理念,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積極引導學生對閱讀教材的分析和探究,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
一位老師在教授《清平樂·村居》時,在講述課文的主旨之后,將其書中的插圖展示在課件中,然后讓學生看圖說話:“村居圖”到底是什么樣的?學生因其生活經(jīng)歷不同,對“村居圖”的感受也就不同,同學們腦中有形式各樣、風格迥異的鄉(xiāng)野村居、山水村居、南方村居和北方村居等畫面。學生通過自由發(fā)揮想象力,描繪出各種各樣的村居圖,對此聯(lián)系辛棄疾筆下的村居設問,然后自己自主探索,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就會更深刻,并且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二、創(chuàng)建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索欲望
情境化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更加主動進行探究、解決問題。在實際的問題情境中, 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生動的形象進行聯(lián)想,從而進一步掌握知識。例如,在教授《背影》這篇文章時,教師指導學生通過不同的細節(jié)描寫來進行思考,而學生通過文中生動形象語句的思考帶動了自身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有位教師在教學《偉大的友誼》一課時,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再啟發(fā)學生提問。在同學們的閱讀過程中,有位學生向老師提問:老師,課文的插圖里面哪一個是馬克思?問完之后同學們都哈哈大笑,顯然這個問題太沒有價值。但是老師卻說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詢問學生到底哪一個才是馬克思,學生們通過課文中的依據(jù)紛紛舉手回答。這位老師沒有無視這個問題,而是抓住這個契機,鼓勵并引導學生,為學生提供了探索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機會。因此,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提出問題創(chuàng)造相應的情境,從而提高學生在閱讀中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學習不是教師向?qū)W生單純地傳遞知識,而是學生學會構建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交替、糅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教師要教授學生完善學習方式,在嘗試、探究、合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文章標題設疑。執(zhí)教《鼎湖山聽泉》一文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標題提出疑問:這篇游記散文寫的是游覽鼎湖山的經(jīng)歷,為什么不是“看泉”,而是“聽泉”,通過這一疑問,學生進行文章閱讀,學生在文中相關情景描寫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是因為當時天色較晚,無法看泉,只能聽泉,所以學生在標題設疑過程中體會到一個“聽”字,就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對文章內(nèi)容設疑。《故鄉(xiāng)》一文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對閏土兩次的肖像描寫進行對比、分析和質(zhì)疑,學生在思考“造成中年閏土和少年閏土鮮明差別的原因”后,通過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會得出更深刻的理解:封建社會下,物質(zhì)和精神的雙重壓迫,導致閏土受盡折磨,從而人物前后形象產(chǎn)生了天壤之別。
對文中重點詞句設疑。《記承天寺夜游》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提出問題:“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爾”中的“閑”字如何理解?教師首先指導學生在文中找出體現(xiàn)作者“閑”的語句“月色入戶”“念無與樂者”,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導和自我思考,不難從其語句中明白“閑”的多層含義:不僅反映了作者當時為官清閑的現(xiàn)實和閑適安逸的心境,還包含了作者對于世人因追求功名利祿而忽視良辰美景的感慨。因此,教師對文章重點詞句進行設疑,能夠幫助學生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強對文章的理解。
四、針對不同的文本,加強學生自學能力
記敘文閱讀問題意識培養(yǎng)。如記敘文《“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質(zhì)疑,指導學生抓住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提出問題:為什么會有人遇難?遇難之后有人營救嗎?學生就會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從而解決問題。
說明文閱讀問題意識培養(yǎng)。如說明文《中國石拱橋》,學生會了解到各種不同的石拱橋,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理解提出問題:石拱橋具備什么樣的特征?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就會更準確地把握文章內(nèi)容。
議論文閱讀問題意識培養(yǎng)。如議論文《談骨氣》,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議論文三要素提出問題:本文論點是什么?為什么是這樣?我們應該怎樣做?學生在提出問題并進行思考后發(fā)現(xiàn),這三個問題層層相扣,對文章的基本把握非常清晰。
綜上,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是當今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重點。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東灣中學(7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