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平
摘要 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此文最先論述了怎樣合理地分配小組成員;再者,合作學習過程中有重要作用的四種方法;最后,對使用此方法獲得的理想效果進行了闡述。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0086-02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通過互相討論,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也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精神。
一、合理分配小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
小組作為合作學習的組織機構(gòu),是合作學習的基礎,也是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好壞的關(guān)鍵因素。如何讓每一個小組實力相當,形成互相促進、互相趕超的氛圍,如何分配小組成員,讓每一位成員都能積極參與、互相學習、互相提高,是我們首先應該探討的內(nèi)容。我的具體做法是將班里30個學生,按照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學習能力、性格特點、性別比例分成四個等級,再將這四個等級的學生平均分配到四個小組。這樣,四個小組的人員構(gòu)成就基本是一致的,實力水平相互接近,比較容易形成競爭氛圍,同時,小組內(nèi)成員可以優(yōu)勢互補,互相幫助。為了活躍小組氣氛,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主動性,我讓學生為自己的小組取了名字,他們?nèi)〉拿址謩e為:春意盎然小組、雄鷹展翅小組、傲雪冬梅小組、厚積薄發(fā)小組。從四個小組的名字,可以看出已經(jīng)形成了“趕、超、比、拼”的氛圍。
二、正確的方法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關(guān)鍵
1.小組合作學習應調(diào)動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學生因性格、知識面、熟悉程度等不同,融入小組的難易程度就不同,性格外向、對小組成員比較熟悉的學生,能夠很快進入角色,很快融入到小組這個團隊里,從而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討論里,發(fā)言比較積極踴躍。反之,性格內(nèi)向、對小組成員不太熟悉的學生,進入角色的時間就要長一些,這個時候,小組其他成員就要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見解,也可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讓他們快速融入到團隊中。影響學生發(fā)言積極性的因素還有知識面、語言表達能力等,我們可以鼓勵知識面廣的學生多說,這樣,其他小組成員可以從中學到知識,同時,也鼓勵語言表達能力不好的學生多說,經(jīng)過反復地鍛煉,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按阂獍蝗弧毙〗M中有一個學生,因來自農(nóng)村,見識少,沒有自信,總是羞于開口,還結(jié)結(jié)巴巴,我?guī)有〗M中的其他成員幫助他,讓口才好的學生先發(fā)言,讓他跟著說,到模仿說,再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且,在他取得進步的時候,大家共同鼓勵他,逐漸地,他已經(jīng)能跟其他同學一樣,流利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了。
2.要學會用心傾聽。作為小組中的一員,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傾聽,而不是發(fā)言,所以,用心傾聽是一個優(yōu)秀的小組成員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因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經(jīng)常出現(xiàn)討論主題不明確,討論一會就跑題,學生急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互相爭執(zhí)的現(xiàn)象,剛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很容易亂成一團,根本達不到學習的效果。分析原因后,我教給了學生用心傾聽的方法,讓大家用心去傾聽其他同學的見解,認真分析他們見解中你認為可以借鑒的東西及你認為理解不到位的東西,告訴他們傾聽是一種好的品質(zhì),也是一種學習提高的方法。之后的小組討論,不再有學生東張西望了,也不再有學生隨意打斷別人的發(fā)言了,學生基本都能做到傾聽其他小組成員的講解。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也能不斷糾正自己的觀點,漸漸地,學生的發(fā)言也更加透徹、深刻。
3.要敢于表達。作為小組成員,每一位學生都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權(quán)力,每一個學生都要積極參與表達。有些學生因為怕自己的觀點被同學笑話,而不敢開口說,這是不正確的,學生要勇于說出自己不同的觀點。同時,也教育大家要尊重別人的觀點,分析其他同學提出的不同意見,不要沒經(jīng)過思考就去否定。
三、理想的效果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
1.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習字詞。通過小組成員的組詞、造句,可以加深對新學習字詞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2.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朗讀課文。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充分調(diào)動每一位小組成員的積極性,既給了所有人朗讀的機會,又能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個性和才能。
3.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理解課文。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加深課文理解的一個主要方式。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教師講解課文主旨,學生被動接受,因沒有主動思考,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僅停留在表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并討論,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深刻領會課文主旨,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 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