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卡廷慘案》的宗教意義

    2016-05-14 17:35:22彭小蓮
    上海采風月刊 2016年5期
    關(guān)鍵詞:神父安德烈波蘭

    彭小蓮

    2010年的4月10日,波蘭的全部政治要人在飛往俄羅斯西部,為悼念“卡廷慘案”的遇難者時,遭遇了飛機失事。于是全部國家級的88位精英,包括波蘭總統(tǒng)里齊·卡欽斯基在內(nèi),全部喪生。這是波蘭國殤式的第二次災難!第一次,是70年前的1940年春天,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lián)政府,指派蘇聯(lián)紅軍,入侵波蘭,他們釋放了被俘的士兵,但是將兩萬兩千名以上的波蘭軍官和精英,押往蘇聯(lián)境內(nèi)的卡廷森林進行槍殺。這段被掩埋了半個世紀的歷史,直到1990年4月,時任波蘭總統(tǒng)的雅魯澤爾斯基在訪問蘇聯(lián)時,戈爾巴喬夫才承認了這樁嚴重罪行;1992年10月,俄羅斯總統(tǒng)葉利欽將相關(guān)檔案的副本轉(zhuǎn)交波方。

    2007年,波蘭導演安杰依·瓦依達(Andrzej Wajda1926 - )在他81歲高齡時,終于完成了他的宿愿,將“卡廷慘案”用故事片的方式公諸于世。他做到了,完成了,他的切膚之痛在影片的每一個鏡頭里、每一個細節(jié)中都滲透出來。但是,當我重新再看影片的時候,不僅看見了寒冷、殘酷,我同時看見了,天主教信仰背景下的波蘭,民間對于歷史頑強的記憶,他們努力要讓后人記住卡廷慘案的真相,要讓后代了解歷史的真相。

    同樣是表現(xiàn)二次戰(zhàn)爭期間的抗日戰(zhàn)爭影片《色·戒》,當我問起我的美國教授,他是怎么看待這部影片的時候,他一臉的不屑,一臉的迷茫。我說,是因為情色的場面太多的緣故?他不停地搖頭。他問我,到底在抗日戰(zhàn)爭的時候,中國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中國人不去和日本人打仗,卻是中國人自己在那里殺中國人?他又問我,為什么那個女孩要殺那個國民黨,這個國民黨的軍官是干什么的?為什么一部抗戰(zhàn)的片子,和日本人的斗爭全部被推到了背景,可是中國人自己的互相殺戮成了整部影片的重要的戲劇沖突?至于那些情色的部分,他覺得完全不值得一談。那么通過影片,我們最終得到的價值訴求,特別是抗戰(zhàn)中,中國人身份是如何確立?我想把“軍統(tǒng)”和“中統(tǒng)”在抗戰(zhàn)中的情況先向他解釋清楚,然后再說明共產(chǎn)黨的抗戰(zhàn)意義,可是我連“軍統(tǒng)”“中統(tǒng)”的英文名字都說不清楚,更說不明白這到底是什么性質(zhì)的組織,他們之間的矛盾是什么。對于所謂“中國人在那里互相殘殺”,我就更加說不明白,抗戰(zhàn)在中國歷史上的記載,到底是什么樣的面目,使得我變得比教授更加茫然。

    而《卡廷慘案》讓我看見的是波蘭民族整體的驕傲,影片一開始,就將波蘭的處境置放在一個既視覺又真實的歷史場面中——一條鋼鐵鑄成的大橋,波蘭難民正在拼命迎著鏡頭跑來,出現(xiàn)字幕:1939年9月17日,難民們在逃離納粹德國兵的追殺,突然他們在大橋的中間站立不動,只看見,大橋的對面又是一群人蜂擁而來,他們堵住了橋面,大叫著:“快跑,蘇聯(lián)人殺過來了!”這時候,將軍的妻子乘坐的小車也開上了大橋,她對安德烈的妻子說:“拂曉的時候,蘇聯(lián)軍隊沖過邊境,大家快回到克拉科自己的城市,無處可逃!”在小車的后景上,你會看見將軍的女管家在那里為逃難者劃十字。導演,已經(jīng)開始在不經(jīng)意的氛圍里,埋伏下宗教在波蘭人心中的位置。

    一個場面,一座大橋,一個單純的場景,就把當時波蘭的處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然后,瓦依達又用了一組幾乎可稱做經(jīng)典的鏡頭,更加強烈地體現(xiàn)了波蘭的痛苦:在蘇占區(qū),一個蘇軍戰(zhàn)士把波蘭紅白兩色的國旗,一下撕裂開來,紅色的一半插在旗桿上,高高地戳在蘇聯(lián)紅軍司令部的門口,而白色的另一半,順手拿來擦皮鞋;幾乎是同時,德占區(qū)里的大學,被納粹占領(lǐng),他們不許波蘭的大學教授自行制定教學和考試;安德烈的父親——克拉科大學的教授,當納粹通知他去學校開會時,外面逃難的場面,已經(jīng)讓你意識到時局的緊張,妻子讓他不要去開會,可是教授說:我不能讓校長一個人去承擔這樣的風險。于是,整個學校大禮堂里坐滿了教授,但是納粹在宣布,關(guān)閉了大學,將所有的教授們統(tǒng)統(tǒng)逮捕。1940年3月4日,妻子接到通知,教授因心臟病發(fā)作,在集中營里去世?,F(xiàn)在,不用任何語言,你一定在為波蘭人民的命運擔憂和掙扎。即使在這么殘酷的歷史下,波蘭人一直引以為驕傲的是,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在他們的民族里,沒有出現(xiàn)一個波奸,這不是因為民族主義可以完成的,而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他們在上帝面前對自己民族文化的堅守。所以,直到今天,在波蘭工會的大門前,那高高的十字架替代了一切雕塑豎立著。當年瓦文薩在宣講的時候,他首先是對著它劃十字。這是一個無人可以更改的儀式。

    導演瓦依達的父親就是在這次慘案中被殺死的,那時候他只是一個14歲的男孩,看著自己焦慮的母親,就像影片中安德烈的妻子和母親,她們在街頭聽廣播,在那些被屠殺的名單中,找尋自己丈夫的名字。她們常常會因為發(fā)現(xiàn)沒有安德烈的名字,興奮得淚流滿面。

    第一次出現(xiàn)俘虜營,是安德烈的妻子安娜帶著女兒找到火車站,那時候管理還是松懈的,他們還在波蘭境地,沒有被押解出國境線。在傷病員邊上,是神父為他們祈禱,那時候,導演不斷地用快速、短暫的鏡頭表現(xiàn)出傷員手上攥緊的十字架,還有神父莊嚴的表情。安娜對丈夫安德烈說,趕緊換了衣服逃跑吧,在上帝面前,你說過,絕不放棄我們。可是安德烈緊緊地擁抱著妻子說:我是軍人,我有軍人的驕傲和榮譽,我要和團隊在一起!即使在戰(zhàn)爭中,他們的談話,都處處和宗教的意義聯(lián)系在一起。神父像父親那樣,在艱難的場面中給大家力量和安慰。

    導演就是用如此簡單的夫妻常情表現(xiàn)著戰(zhàn)爭,當押解的火車開走的時候,安德烈的小女兒沖下山坡,大叫著:爸爸!1939年9月那段屈辱的歷史標志——納粹德國和蘇聯(lián)先后侵入波蘭,并迅速將他們的國家瓜分。根據(jù)雙方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其中附帶了瓜分波蘭與波羅地海三國的秘密條款),德國占領(lǐng)西部而蘇聯(lián)得到了東部,波蘭,這個歐洲最大的國家之一,短短一個月內(nèi)就在世界地圖上完全消失。

    瓦依達最厲害的是,他沒有整體敘述這個事件的來龍去脈,而是用幾個家庭——妻子、母親、女兒和侄子、親人,在那里苦苦尋找自己親人的角度,來展現(xiàn)這個事件的。這里沒有宏大敘述,但是《紐約時報》卻說:這是一部驚人的、史詩般的影片!導演把觀眾置于所有普通波蘭人的角度,在大后方,連屋子里的家具都沒有戰(zhàn)爭的痕跡,觀眾也沒有看見城市里躲避空襲的場面,更沒有看見城市的廢墟,反而是在一個完整的城市里,那鮮紅的黨衛(wèi)軍旗幟,還有那刺眼的蘇聯(lián)軍隊的紅旗,都從視覺上讓觀眾不斷體驗到那種恍惚不安、充滿期待的歲月。影片進入到40分鐘以后,出現(xiàn)了戰(zhàn)爭中的第一個圣誕節(jié),我們剛剛看見了在蘇聯(lián)境內(nèi)的俘虜集中營,這之后,更多是在展現(xiàn)著波蘭市民的生活。但是在集中營里,安德烈向軍隊中的神父訴說著什么,突然蘇聯(lián)人打開了房門,神父舉起了蘇聯(lián)報紙,遮擋著面孔,低聲地和安德烈在那里祈禱。

    在集中營的外面,是大雪紛飛的廣場,我們首先看見的是一個孤獨的教堂,突然鐘聲響了,于是在鐘聲里,將軍在室內(nèi)走向他的士兵,他開始了一段演講,這里幾乎像是一個神父在布道,他沒有用軍人的語言,卻是用他低沉的聲音,并不慷慨激昂地說道:當圣誕節(jié)第一顆星星升起的時候,我們要相信,波蘭一定會重現(xiàn)在歐洲的版圖上。即使如此簡單的臺詞,你看見的是他們對上帝的信任!

    在集中營里,神父又走向一個正在和人爭吵的軍人,一個工程師,神父在他手上放下了一個十字項鏈,低低地跟他說:冷靜地面對現(xiàn)實!

    確實,這似乎也是導演的追求,整部影片里面,沒有呼天搶地的哭喊,而是在一片緊張的沉默里的恐懼。將軍的妻子知道丈夫被殺害之后,德國人把她請到納粹司令部,他們拿出死亡通知,并且告訴她是蘇聯(lián)人殺害了她的丈夫,接著錄音機打開了,納粹要她向外界宣稱:她明白了德國為什么要侵略蘇聯(lián),因為要對他們慘無人道的制度進行徹底地銷毀。瓦依達幾次給了轉(zhuǎn)動的錄音機特寫鏡頭,然后是將軍妻子的臉,她的身后站著十幾歲的女兒,周邊是冷酷的納粹軍官在等待。但將軍的妻子竟然沒有給予任何回答,她什么話都不說,那份僵持的沉默,實在讓人恐懼。突然納粹一把抓住了將軍的妻子,推向一扇小門,女兒尖叫著“媽媽!”

    讓人更加恐怖的是,放映間里,將軍的妻子,獨自一人在放映機邊上看見了納粹拍攝的非常粗糙的有關(guān)卡廷謀殺的紀錄片,我們是和將軍的妻子一起被推向一個瘋狂的現(xiàn)場,一個無可逃避的真實,這場謀殺就是以這樣的場面第一次呈現(xiàn)給世界,每一個腦袋背后都是一個子彈洞眼,前額被打碎了,一個個骷髏從萬人坑里挖了出來,亞辛斯基神父在為死者做彌撒,他象征性地在他們的尸體上撒上泥土。正是在一群尸體里,有著將軍的尸體,蘇聯(lián)人殺害了她的丈夫……妻子依然是一臉的強大,冷靜得毫無表情,似乎沒有人可以擊敗她??墒?,當她走出納粹司令部的時候,她完全崩潰了,幾乎摔倒在路邊,女兒沖上前扶住了母親。

    對照著這場戲,是二戰(zhàn)結(jié)束以后,蘇軍開著卡車,用簡易的16毫米放映機,在廣場上給波蘭市民放映同一段紀錄片,畫外音大聲地講解道:“這就是希特勒干下的罪行,殺害了波蘭將領(lǐng)……”沒等畫外音結(jié)束,將軍的妻子從觀看的人群里跑出來,她使勁地拍打著放映電影的車頭,大聲叫喊著:“這不是事實!”這時,戰(zhàn)爭結(jié)束了,可是在歷史的真實面前,再一次出現(xiàn)了納粹司令部里的恐怖。導演塑造的將軍妻子的形象,就是對整個事件的認識和思考,她將赤裸裸地現(xiàn)實交給觀眾。雖然前蘇聯(lián)一直否定這場屠殺,但是在波蘭,“卡廷”就是讓人們喚醒對屠殺的記憶。

    捷西,因為在俘虜集中營看見安德烈感冒了,就把寫有自己名字的毛衣借給他穿,于是僥幸地在卡廷屠殺中存活下來,他把將軍的妻子拉出了現(xiàn)場。捷西希望她保持沉默,如果她還想生存下去,就要服從新政府,因為新政府是為蘇聯(lián)服務(wù)的。必須隱瞞歷史!他們倆之間展開了尖銳的對話,將軍的妻子蔑視捷西的叛徒姿態(tài),捷西最后經(jīng)不起自己良心的責問,開槍自殺了。這里,就是導演想表達的:在整個二戰(zhàn)中,波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叛徒和波奸。即使像捷西這樣的軍人,他依然經(jīng)不住良心的叩問,在上帝面前他不敢撒謊。在中歐,所有的人都知道,波蘭是一個宗教國家,他們的教徒幾乎占據(jù)了全國人口的75%以上。

    直到這個時候,導演還是沒有直接表現(xiàn)謀殺事件。但是,當初為卡廷做彌撒的神父,卻在一個深夜被蘇聯(lián)當局逮捕,失蹤了。紅色恐怖還在蔓延,民間卻努力保存著卡廷遺物。當保護者在聽說捷西自殺以后,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了他臨終前的囑托:將安德烈在集中營的日記偷偷地交給了他的妻子安娜。于是從日記開始,在影片最后的16分鐘里,導演非常具體地,有條不紊地,甚至是殘酷地展現(xiàn)了整個屠殺的過程。首先是把鏡頭對準了將軍,在死亡面前,他的冷靜,他的尊嚴被侮辱,他驕傲的姿態(tài)一一展現(xiàn),蘇聯(lián)軍人將他反手捆綁推進了地下室,他努力掙扎,子彈還是從他的后腦勺穿過去,在前額飛了出來,鮮血直接飚到墻壁上,然后,蘇聯(lián)軍人冷靜地交換手槍,再一次壓上子彈,準備槍斃下一個。

    就這樣一個一個被拉出去,雙手反綁著,在后腦勺上開搶,死掉一個,就有人用鉛桶將地上的鮮血沖洗一下,繼續(xù)槍殺,一個都不能讓他們活著。我們還看見安德烈身上穿著捷西的毛衣,太顯眼了,這是捷西把母親織的毛衣給受涼的安德烈穿上,現(xiàn)在安德烈代替捷西上了刑場。穿著這件毛衣的安德烈,在送往卡廷槍殺的最后時刻,在囚車里,透過關(guān)押的柵欄,我們看見他還在寫日記,因為影片一開始就交代了,日記是允許留給家屬的,安德烈一定要讓安娜知道他們的一切。導演把你逼在攝影機前,讓你無法喘息,無法平靜;當推土機把泥土鏟起,推向萬人坑以后,交替出現(xiàn)了安德烈的那本日記,它置放在桌子上,看不見安娜的臉,僅僅是一本翻過去很多頁的日記本,風吹著,后面沒有了字跡,空白頁在風中來來回回地翻動。日記本已經(jīng)很舊很舊,可是那一張張白紙,依然翻動著,它告訴你一個現(xiàn)實——一萬五千多個生命結(jié)束了,一萬五千多個波蘭家庭在被毀滅!

    全片最后一個鏡頭,是推土機的大斗,鏟起了厚厚的泥土,倒入萬人坑,這時候,我們看見年輕的工程師被泥土掩埋了,攝影機搖下來的時候,他手上捏著的十字架項鏈還是裸露在泥土之外。瓦依達給了一個長久的特寫,十字架的項鏈一直在顫抖,直到最后推土機翻倒的泥土把它覆蓋。教堂的音樂轟然而起,黑片,出字幕,黑暗中,我們在一片宗教音樂中沉思。

    卡廷,并不只是一起戰(zhàn)時事件,而是一連串的謊言和對歷史真相的歪曲。感謝瓦依達,讓我們了解了這段歷史;感謝瓦依達,讓我們知道,保持歷史記憶的重要性,因為只有還原真實的歷史,我們才能確立人的尊嚴。影片榮獲2008年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猜你喜歡
    神父安德烈波蘭
    在此消彼長中幸存的波蘭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24
    進軍波蘭
    命途多舛的數(shù)學家:安德烈·韋依
    少兒科技(2021年10期)2021-01-20 23:19:26
    在波蘭,遇見地下仙境
    網(wǎng)絡(luò)時代
    超現(xiàn)實主義的反叛與創(chuàng)新——論安德烈·布勒東的《娜嘉》
    摔跟頭
    特別文摘(2017年19期)2017-11-11 18:17:18
    祈禱
    安德烈的愿望
    小布老虎(2016年5期)2016-02-28 18:13:58
    懺悔
    商道(2014年6期)2014-06-19 23:42:44
    来凤县| 葫芦岛市| 峡江县| 五华县| 广汉市| 临颍县| 平罗县| 岫岩| 宣化县| 磐安县| 许昌市| 石门县| 舟曲县| 竹北市| 五台县| 乌拉特中旗| 林甸县| 确山县| 茌平县| 庐江县| 呼伦贝尔市| 突泉县| 永和县| 关岭| 延寿县| 化德县| 佛冈县| 启东市| 海淀区| 剑阁县| 广德县| 马边| 秦皇岛市| 台江县| 福州市| 托里县| 芦溪县| 石河子市| 和静县| 永康市| 衡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