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苦惱: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時不時地會有手抄報的作業(yè),要完成一份包括版面設計、圖畫、文字等內容的報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選擇放手完全讓她自己做,并告訴她,只要是自己做的,就是最好的。
可是,她的手抄報因為簡陋而屢次被批評,這極大了打擊了她的自信。我仍然放手讓她自己做,因為我相信自己做得再差也比大人幫忙做得好。但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她的自信心也越來越差,認為自己的手抄報是最差的。
我現(xiàn)在很迷茫,手抄報已經(jīng)成了我們的一個噩夢。逃避不是辦法,但我該怎么辦?
家長,你好!
幫?還是不幫?幫的話,會不會讓孩子有依賴的習慣,就算獲得了表揚,這肯定也是得不償失的。不幫的話,會不會讓孩子喪失了自信心呢?我們到底該怎么做呢?
什么是真正地幫孩子完成作業(yè)
成績當然重要,成績是客觀地反映孩子學習中對某一種知識的掌握情況。有了成績,我們真實地知道孩子的優(yōu)缺點,并鼓勵以優(yōu)點彌補缺點。這里面有兩個條件,一是客觀,二是真實。任何的評測,只要違背了這兩個準則,我認為就是不值得為之焦慮的。
具體到孩子的作業(yè),如果需要家長的幫助才成完成,那就不是孩子真實的水平;如果作業(yè)有超高的要求,那么反映的就不是客觀的情況。但是,我們的孩子還是要去上學,還是要去交作業(yè),該怎么辦呢?
我會幫孩子。但是我去幫的話,不會手把手甚至直接越俎代庖地替代孩子做。而是幫孩子一起分析這個任務,分解這個任務,找到解決的途徑和方法,然后,放手交給孩子自己去完成。只要我們和孩子一起去尋找解決的方案,是可以完成好作業(yè)的。
有了這個過程,其實老師的評價是高還是低,反而就沒那么重要了。因為,我們看重孩子的,不是暫時的榮耀,而是終身的能力。我們所關注的是孩子在自己上一次基礎上的提高,而不是在學校里和別人比較的結果。
另外,我還想特別說兩句話。第一句:家長要和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問題,如果家長以良好的心態(tài)和老師坦誠地溝通,是可以妥善解決的。家長可以知道老師布置作業(yè)的真實意圖,而老師也會知道具體執(zhí)行的可行性。第二句:家長可以借此幫孩子掌握學習的方法。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的過程,其實也是把自己的能力傳授給孩子的機會。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范本,找規(guī)律,再結合孩子自身的情況去完成。
讓孩子理解“真實比完美更可貴”
在學習過程中,誰都不一定能在每個階段每門學科都考滿分和第一名的??倳龅匠煽儾缓?、作業(yè)不懂、課聽不明白的時候。該怎么辦?我們要幫助孩子正確地理解,自然地面對不成熟、面對失敗、面對丑陋。不能對孩子責罵、訓斥。
要知道,看得到丑,承認自己的丑,才有可能變得更美。你敢于面對了,坦然了,自然也就會有變好的可能了。這里的丑,可以是作業(yè),也可以是外貌,是個頭,是口音。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哪里有所謂的絕對的美和丑,差和好;有的,是看待這個事情的角度。
尤其對于孩子,你的視角以成年人的價值去判斷,當然是不夠成熟的。但是,如果我們以純真的視角看待呢,那就是通往成功的過程中必須要走過的道路,沒有這些不成熟,又哪里有將來美輪美奐的杰作。你在什么事情上付出多少的時間和成本,你就會在這上面獲得多少的成就。你幫孩子做作業(yè),獲得成就的絕對不會是你的孩子。
正確應對學校的階段性考核
我理解老師對于孩子的教育,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看到結果——這是老師辛勤工作的最大回報。所以他們常常會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期待孩子超常的成長和表現(xiàn)。但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規(guī)律:有的在某方面領悟得早,有的在某方面領悟得晚。
作為家長,我們要理解老師,但是我們也要清晰地知道,不要讓孩子成為暫時“成果”的犧牲品。因為,真正能夠對孩子負責的,不是老師,而是家長。
家長越是想讓孩子快一點兒,孩子就會更加慢一點兒。我想反其道而行之呢?如果一個孩子,能夠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哪怕寫的句不通、語不順,但表達的是真實的情感,我們應該贊賞;如果一個孩子,做一道數(shù)學題,畫圖寫算式冥思苦想,就算算錯了,我們也應該鼓勵;如果一個孩子,做一個作品,哪怕做得很蹩腳,只要是親力親為認真地對待,我們也應該表揚。
最關鍵的,對于孩子一生而言,專注、認真、堅持,才是最寶貴的東西。有了這些,暫時失去老師的寵愛,失去小紅花,失去10 0分,都是值得的。
讓孩子擁有終生的自信心
任何的榮耀,都會過時,只有自信伴隨終生。一個人真正的自信是不會隨著環(huán)境和時間的變化而改變的。這源于內心的自信,不是打敗別人而獲得的,而是戰(zhàn)勝自我而得到的。
如果是把別人競爭下去而得到的自信,那么,就會只去關注評判者的要求和競爭者的弱點上,而忽略了自身的提高,只是暫時領先的運氣和驕傲罷了。一個人的自信,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不是贏得了全校、全公司、全行業(yè)、全國第一的時候,而是就算遭到全世界都不認可甚至詆毀的時候,仍然堅持自我,并不斷地努力和奮斗的時候。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改變時代,不能改變周圍的環(huán)境。但是,在任何的時代、任何的環(huán)境之下,至少在內心里,我們可以堅守自己的信念。孩子擁有了這些,比什么都重要。作為家長,培養(yǎng)孩子的這些素質,比幫孩子贏得多少個獎狀更為重要。
(三川玲 兒童教育作家,童書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