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之間需要不時地溝通、交流,這甚至是我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部分,那些良好的溝通、交流,讓父母與孩子傳遞著生存的感情、技能、經驗,甚至創(chuàng)造著生命的奇跡。
很多人都看過一則廣告:一對年青的夫妻帶著他們小小的、不會說話的兒子四處求醫(yī),他們也不時地對兒子說話,更為細心地呵護他。每次糾正兒子錯誤行為的時候,爸爸都會說:“小寶乖!”有一天,爸爸聽到有個大孩子在嘲笑兒子,他正要發(fā)怒,身邊那被上帝按下了靜音鍵的兒子突然清晰地說出了:“爸爸乖!”這就是親情與溝通交流的奇跡!
自立的故事
自立的成長是父母與他良好溝通、交流的一個奇跡。
他和母親走進母親教育研究所時,我看到的是一個微笑中透著朝氣的學子和一位溫和、知性的中年婦女。若不是我事前已經知道,根本就看不出自立曾經患過自閉癥。
自立與母親并排坐下來以后,就掏出書包里的一疊試卷來說:“我現(xiàn)在是研究生,做老師的助教,這是本科生的試卷,我邊看邊跟你們聊吧?!?/p>
“好,這就是北大優(yōu)秀學生的特點呢,一腦兩用、三用,利用好時間。我兒子跟我聊天時,也總是一邊聊,一邊看他的書。”我跟自立開玩笑。
自立倒真是在一腦三用,他一邊跟我們聊著,一邊用紅筆批著卷子,一邊還不時地看看手機短信。
短信原來是坐在身邊的媽媽發(fā)的,這母親與兒子,身靠身坐著,卻還用手機短信聯(lián)系著。
“李老師,我跟自立每天這樣通信,養(yǎng)成習慣了,你看看,這是我們每天的短信,我的第一句話總是‘自立快樂,然后我們就學習、生活、國內外新聞的什么內容都聊……”自立媽媽拿著她的手機讓我看里面那密密麻麻的短信。
自立媽媽的話,讓我想起一位臺灣的媽媽,她的兒子童年時,也是自閉癥患者,他在家里很少說話,在學校里沒有朋友。這位深愛孩子的母親就辭去了工作,帶著兒子邊治病邊游走。六年以后,她的兒子成了一個健康、正常的孩子,并且非常聰明,后來到美國讀了大學,畢業(yè)后成了一位律師。
我記憶最深的是這位臺灣媽媽跟我說過的一句話:“這么多年了,我給兒子寫信、打電話,第一句話總是問他快樂不快樂,他現(xiàn)在三十多歲了,我還是這樣問,因為快樂對于他最重要。而兒子快樂,我也就快樂、安心了?!?/p>
自立媽媽告訴我,自立是兩歲多還不會說話,去看醫(yī)生才知道是患了自閉癥的,好在她在大學里做老師,有些時間自己陪伴孩子。她一有時間就跟孩子說話,給他讀童話書,教他算術。在教兒子學算術時,她發(fā)現(xiàn)了兒子具有特殊的運算能力,就很注意引導、培養(yǎng)他的這種能力。在母親一天天堅韌的努力下,自立的病一點點好了起來,并且憑借著他的數(shù)學能力,進入了北京大學數(shù)學院。
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母子。我敬佩地在心里感慨。
自立母親繼續(xù)說,在自立的成長中,他們家庭中的交流、溝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每天都要了解孩子,他身體怎樣?心情好不好?需要做什么事情?我跟他就這樣每天在溝通、交流中前進。我還要跟他爸爸溝通、交流。他爸爸也很注意跟自立溝通、交流?!?/p>
“現(xiàn)在養(yǎng)育孩子練出了能力,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了,在學校里,再差的學生我也能讓他變好?!弊粤⒌膵寢屪孕诺卣f。
“是的,人的能力一是自己能夠生存,再就是要服務社會,成為社會的人。”我回應她,并被這對母子感動著。
良好的溝通的作用
是的,很多身心健康、正常,甚至很聰明的孩子,卻由于父母的各種局限,沒有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甚至出現(xiàn)了各種成長中的問題。而自立這樣的自閉癥患兒,卻能因為母親的認識和不懈、堅韌的努力,成為北京大學的優(yōu)秀學子!我們由此也可以知道,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寶貴的生命的種子,如果能夠給予他們良好的養(yǎng)育,他們都會健康、優(yōu)秀地成長起來。
而在孩子的成長中,了解孩子,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以便引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發(fā)展,是起著非常重要甚至是決定作用的。
自立媽媽認識并且做到了這一點,她能夠:
★每天了解自己孩子的身心狀態(tài);
★根據(jù)孩子的身心成長需要,來引導孩子做事情;
★在引導孩子做事情時,尊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理解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情,從而積極、快樂地去做好。
自立媽媽做到、做好了這些,所以自立就由一個自閉癥患兒,成為了一個懂事、優(yōu)秀的孩子,成為了社會的人才。
在與他們的接觸中,自始至終,我都看到媽媽在溫和地微笑著,認真地傾聽和回復著,兒子幾乎也如同媽媽一樣的神情與行為。
自立是獲全國數(shù)學競賽一等獎被北大錄取的。接到通知的那一天,除了喜悅,自立媽媽對兒子說的是:“兒子,你是因為小時候有自閉癥,才具有數(shù)學才能的,你要好好努力,在數(shù)學上有所成就?!?/p>
自立也相信這一點,一直在努力學習著。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相信,上帝在關閉一扇大門以后,一定會打開一扇窗戶。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上天給予我們的天使,我們不僅要愛他們,更要知道怎樣去愛他們。
我們還要知道怎樣了解孩子的身心需要,智慧、耐心地與他們交流、溝通,陪伴、引導他們快樂地成長。
養(yǎng)育孩子是艱辛的,但也是世界上最幸福、有意義、能夠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的事情!讓我們向那些優(yōu)秀的父母親學一學,好好地跟自己的孩子溝通、交流吧。
(李蔚紅 作家/編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在母親教育研究所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