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進入學齡期后,結合孩子的身心特點,家長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一些必要的法律常識教育了,這也是孩子成長的客觀需要。
保護隱私權的教育
可行性分析:當孩子有了自己清晰的個人空間意識后,他就有了某些秘密暫時不能告訴別人的想法,他有時會因為別人不經自己允許偷看或揭穿他的“秘密”同其較勁。其實,從心理學角度說,這是他自我保護的一種需要;從法律角度說,這是他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正當權利。當你的孩子已經具備了這方面的要求后,就要抓住時機對其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了。
對應的活動形式:搜尋一個生活中侵犯孩子隱私權的事例,先讓孩子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家長再有針對性地指出所列舉事例中的不妥做法帶給當事人雙方的危害;接下來家長向孩子生動地解說一些相關的法律條文,使孩子明確一個人的正當隱私權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不容他人侵犯;最后家長還可以拓展出一些事例,指出這些類似情況都是侵犯一個人的隱私權的情況,我們可以拒絕這種侵犯。
★后續(xù)鏈接:這里需要提醒的一點是,家長最關心孩子的學習了,一般可能在許多情況下不會與孩子商量,直接去翻動孩子的書包,如果孩子不介意的話,也許問題不大;但是當孩子提出了“不準翻我的書包”的要求后,你可能就要“小心為上”了,因為這是孩子的正當法律要求。需要講清楚的是,即使孩子對家長隨意動自己的東西未提出不滿意見,可是,如果家長長期未經同意翻孩子書包,久而久之,孩子是不是也要“有樣學樣”,而不經他人同意在一些場合隨意拿取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呢?這就要求把培養(yǎng)孩子誠實的品格與培養(yǎng)孩子保護隱私權的意識結合起來進行了,一方面,不能為了隱私權讓孩子什么都得保護起來,不讓家長知曉;另一方面,不能為了要求孩子“誠實”,讓孩子什么都對家長“坦白”。這兩種極端都是不可取的。只要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做到平等交流、和諧共處,孩子的隱私權和誠實性就能夠很好地統(tǒng)一起來。作為家長,建立誠信、民主、公正的家庭氛圍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維護知情權的教育?
可行性分析:在生活中,有時我們會有這樣想,孩子還小,即使與孩子相關的一些事情也就“不必要”向孩子說了,到時候讓孩子按照家長的要求做就是了,可是當我們“哄著”孩子去完成這些事的時候,孩子往往會對我們說,“你們不能騙我,你們不能瞞我”“你們?yōu)槭裁床辉绺嬖V我”,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孩子在要求自己該享有的知情權。在這當中,還牽涉到了一個問題,孩子對家長的信任,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求提供真實有效的社會信息??梢姾⒆訉χ闄嗟囊笞孕【蛽碛辛?。
對應的活動形式:要切實了解孩子的成長需要,仔細把握孩子在對相關信息上的需求情況,并且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樹立正確享有知情權的意識。首先,設置一個問題情境,讓孩子就這個事情發(fā)表自己想知道什么信息的看法(最好是生活中孩子經歷過的事情);然后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向孩子指出在這個問題中,哪些是我們合理的要求;接下來就從法律意義上向孩子解說知情權的問題,從而使孩子明白,一個人有知道與自己相關信息的權利,這是國家最神圣的法律規(guī)定;最后,讓孩子就自己的認知水平進一步發(fā)表看法,指出哪些是一個人的正當知情權,從而達到深化教育的目的。
★后續(xù)鏈接:我們不要小看對孩子進行的知情權的教育熏陶,這一方面是培養(yǎng)孩子社會信任意識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也是尊重孩子的實際體現(xiàn),還是人文素質教育(包含德育和美育兩個方面)的必然要求,這能積極起到陶冶人的良好情操的作用。
滲透公民擁有監(jiān)督權的意識
可行性分析:家長可以把公民擁有法律意義上的監(jiān)督權的教育從孩子抓起,因為這是樹立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感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任何人都是一個特定社會的人,而他的社會責任感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需要在對社會的不斷了解中得到深化。因此,當孩子能針對一些事例和現(xiàn)象發(fā)表自己獨立見解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發(fā)展時機,將公民擁有的監(jiān)督權引入到孩子的生活教育中。
對應的活動形式:首先可以用一個孩子易于接受的簡單事例啟發(fā)教育孩子,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從小要學習做一個有熱心、對社會做貢獻的人,積極維護美好的東西。其次,再結合這個事例向孩子做出通俗易懂的關于監(jiān)督權的釋解,并引導孩子認識到可以就其中的一些問題向相關部門提出工作意見和要求。比如,當面對環(huán)境污染問題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一個健康的人是需要生活在一個干凈的環(huán)境中的,這里應該是水好、空氣好、樹木綠、花兒紅,每個人都有責任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不要亂丟果皮紙屑;然后告訴孩子,國家設置了專門從事環(huán)境管理的機構,那就是環(huán)保部,如果遇到破壞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我們可以向環(huán)保部門反映;對治理環(huán)境不力的,我們還可以提出自己的批評和建議,從而使環(huán)境治理工作做得更好。最后還可以就生活中孩子碰到的具體事讓其發(fā)表自己的要求和建議,并由此進一步啟發(fā)孩子,哪些方面是可以行使監(jiān)督權的,還可以讓孩子進一步明確如何合理“發(fā)表”自己的建議。
★后續(xù)鏈接:對孩子進行監(jiān)督權的滲透性教育,雖說只是一個啟蒙性的教育,但是,隨著我國社會法制的民主進程的加快,特別是在對待與孩子有關的權益和教育問題時,我們在本著保護他們的合法利益的同時,也應該允許和鼓勵孩子參與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中來,能傾聽孩子的心聲,這對于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公正心和社會責任感尤為重要;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讓孩子知道,在一個國家的大家庭里,需要民主監(jiān)督權,這可以讓人把許多事情做得更好,這是法律賦予每個人的基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