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
和諧管理理論,我們也可以稱之為軟管理,是指某組織為了達到其硬性管理目標,在變動的環(huán)境中,圍繞和諧的目標,以優(yōu)化和不確定性消減為手段提供問題解決方案的實踐活動。校園的和諧管理主要是指依賴正確的輿論風氣、和睦的人際關系、民主的管理方法、嚴明的校紀校規(guī)、獨特的校風校訓等。校園的和諧管理,具有“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
現代教育大力提倡量化管理,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行為表現進行分值統計。但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量化管理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僅僅作為被管理者,這些量化管理的某一環(huán)節(jié)一旦有所松懈,學生便會亂作一團,且容易產生抵觸情緒。
教育要培養(yǎng)的是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事事都要別人來管理的人。和諧管理理論及實踐告訴我們,那種靠行政手段,缺少人性化的方法管理是不可能產生最佳效果的。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嘗試一種和諧管理,將其作為對硬管理的一個有效補充呢?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們初步總結出了一套相關的做法。
一、把握每一位學生,控制好大集體中的每一個“小群體”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fā)展、思維特點、興趣愛好、才能、稟賦的傾向,就談不上教育?!卑嘀魅卧诮邮忠粋€新班集體的時候,作為班級管理的第一步,適時地和每一位學生及家長談心、進行家訪是必不可少的步驟。當一個新的班集體運行一段時間,學生中便會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小群體”。如果深入到學生中,我們會發(fā)現,這些“小群體”往往是根據興趣愛好、學習成績、性格脾氣或社會關系等因素自然形成的,如果能夠加強引導,必然對班集體的形成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我們可以做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住小群體的“頭頭”,因勢利導,讓他們真正成為班集體的“領頭雁”。這些“小群體”的“頭頭”往往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如讓這些學生承擔班里的某一職務,就能影響到其他同學。如,我班有一個“小群體頭頭”,他全面發(fā)展,在學生中有相當威信,我便委任他為班長。還有一個“小群體頭頭”,學習、紀律等表現不佳,但在同學中有號召力,我便讓他當值日班長。對這兩位學生的安排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好人的愿望,如果引導得好,以之為契機,便能帶動其他同學共同進步,從而把這些“小群體”納入班級的正規(guī)管理,達到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二,控制好“小群體”中的“老油條”,讓他們成為班集體凝聚力的“潤滑油”?!靶∪后w”中必然會產生交叉。如,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喜歡在一起,愛好體育的同學喜歡在一起,其中必然有一部分同學既學習成績優(yōu)秀,也愛好體育。這些人往往自認為是老資格,其實是班級管理中的“老油條”。那么,我們不妨讓這些學生成為“橋梁”,使各個群體中的學生互相影響,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只有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充分把握每一位學生,承認并合理利用學生“小群體”的有利因素,才能使學生的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二、鼓勵每一名同學,讓表揚成為班級管理中的燦爛陽光
其實,每一個學生最初都是想成為優(yōu)秀生的。但班級量化考核制度的實施手段大都主要是扣分。違反課堂紀律扣分,衛(wèi)生不達標扣分。學生時時在意,唯恐做錯一件事,因為自己的行為會使班級被扣分。如此一來,整個班級就會缺乏生機與活力,這是量化管理的一大弊端。為了消減量化硬管理的這一弊端,適度地加入“軟管理”,對班級管理無疑是一種補充。我們的嘗試是:
第一,班長實行“常任理事”和“非常任理事制”。在學生心目中,班長是個不小的“官”,這個職務代表信任、能力、權力、榮譽。但一個班級中班長只有一個,調皮學生只能望“長”興嘆。為了調動調皮學生的積極性,我們不妨在這些學生中選幾個值日班長,每天由值日班長負責紀律,這樣既可以讓他們加強自制力,自我激勵,又可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如果再能暗中讓班委給予值日班長幫助,效果會更好。這就是我們的“常任理事制”和“非常任理事制”。
第二,讓懲罰變?yōu)椤熬G色懲罰”。班級管理不可能永遠風和日麗,有獎必有罰。換句話說,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進行處罰是必不可少的??墒?,一般來說,人們,對處罰是反感的。那么我們可不可以對處罰換一種提法,如,某同學忘記打掃衛(wèi)生,就“獎勵他打掃衛(wèi)生一次”。這是一種充滿溫情的處罰,是獎給他一個改正錯誤、贏得大家諒解的機會。若說成“罰他打掃衛(wèi)生一次”,則帶有明顯的強制性,易形成對立情緒。在這方面,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就做得相當成功,如把檢討書改成情況說明書就是一個例子。
第三,明確寫評語是為了鼓勵。操行評語是對學生一學期的思想品德、學習、勞動等方面做出的全面總結和評價,一篇好的催人奮進的評語不僅能增進師生間情誼,使學生更信任教師,而且它能給學生以信心,給學生指明前進的道路,加快他們前進的步伐。如,一位男生,成績中等,表現平平,學習不刻苦,但是有潛力。我們就可以這樣寫:“你挺聰明的,雖然你不如班里的尖子生,但你并不比他們笨,只是你沒有像他們那樣去努力,只要你努力,你會比他們考得更好。我希望你超過他們。加油吧!告訴自己,你能行,等著你的好消息?!碑斶@位學生拿到這樣一則充滿期望與激勵的評語時,怎么會不信心百倍努力上進呢!
三、親近每一個孩子,使師生交流實現“零距離”的溝通
量化的管理制度是沒有人情味的,在執(zhí)行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理解甚至抵觸情緒。這時候,談心作為“軟著陸”方式的一種,就是必需的了。
第一,“零距離”直接交流。直接談心有多種方式,應該注意的是,在談心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應從低一些、容易一些的事情開始,然后一步步提高,就如登山一樣,不要指望一步登天。如我們班的鄒進,他的體育特別好,是我校的長跑冠軍,還參加過市里的比賽。但他的學習實在讓教師頭疼,他自己也很著急,可就是下不了苦功夫。我對他說:“你的體育這么好,這當然和你的先天素質有關,但你如果不苦練能成功嗎?學習也一樣需要苦練。要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你的學習成績一定能提高?!彼邮芰宋业拈_導,把精力轉到學習上來。他的學習如登山一樣,一步步往上攀登,一學期下來,學習成績有了明顯進步。
第二,“巧迂回”間接談心。有些問題,如,家庭離異,不便于直接談心,可以采取間接談心的方法。我碰到過一個學生,她性格內向,對父母的做法耿耿于懷,封閉自我。我就與她多次筆談,引導這位學生走出了困境。
以上是我?guī)啄陙砉芾戆嗉w時配合學校的“硬著陸”所運用的一些“軟著陸”辦法,效果還不錯。我有一個體會,“軟著陸”中“情感”因素是至關重要的?!坝仓憽睍r,必須鐵面無私,必須堅持原則。同時,“硬著陸”中加入“軟著陸”,與學生進行帶有情感的思想交流,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只有這種情感化的“軟著陸”和“硬著陸”相配合,才可以營造出一個自律和諧、有凝聚力的“家”——班集體。
(作者單位:江蘇建湖縣鐘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