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
現代化教育需要引入先進的教學方式,近年來,隨著微課的逐步發(fā)展,我國高中信息技術技能課也開始將其融入到教學當中。著重對如何在本課程教學中融入微課,以及應用的具體方法進行剖析,希望能夠為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借鑒。
微課教學實踐應用設計方式一、高中信息技術技能課中應用微課的重要意義
微課以其教學時間短(5~8分鐘之間)、教學內容集中(圍繞一個核心知識點)、便于學生下載學習(下載文件最多幾十兆)等特點而備受教師關注。總體來看,在高中信息技術技能課中應用微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從教師角度來看,微課課程設置較為簡單,且教學內容集中,不僅能夠節(jié)約教師的備課時間,更可以增強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教學核心內容;第二,從學生角度來看,教師將原本紛繁復雜的瑣碎知識點制作成微課,有利于學生利用微課著重針對自己學習的不足之處進行強化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不僅如此,由于學生在網絡課堂中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極為有限,僅在10分鐘左右,這就要求了教師們在網絡課程制作過程中要避免課程時間過于拖拉。對此,時長不超過10分鐘的微課正好迎合了學生的學習需求,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學完整個微課課程。
二、信息技術技能課中微課的設計方式
高中信息技術技能課在微課制作之時,首先要注意對微課設計目的、設計依據以及設計方法三個方面進行確定,以確保微課設計內容符合課程教學要求。
(一)設計目的
根據課程內容采取多種媒體形式(不局限于視頻形式)進行制作。筆者對比高中信息技術技能課程內容及微課特征了解到,其微課制作內容要選取本課程的重點、難點部分,將原本較長的教學內容進行精簡凝練,設計配套任務單(包括微課核心、微課結構、微課知識點總結等),并利用趣味性表現手法保證微課的呈現效果。
(二)設計依據
第一,短小精悍?!岸獭笔俏⒄n的主要特點,內容講解時間需要凝練到5~10分鐘以內,每個微課都要形成主題式系列,在有限的時間內將知識點講完、講透;第二,完整呈現。微課雖短,但要“五臟俱全”,教學內容要綜合考慮信息技術技能課的主要環(huán)節(jié);第三,設計內容要迎合學生需求。像高中信息技術技能課在微信制作過程中,要首先明確設計對象為高中生,在微課設計上要以這部分學生的認知風格為準,設計內容要結合當前信息技術技能課的教學目標,務必保證本課程知識點的完整呈現。需要注意的是,微課是輔助性教學方式,是幫助高中生快速掌握信息技術技能課相關知識點的一種輔助性學習資源。
(三)設計方法
高中信息技術技能課的微課設計要多樣化、實例化,在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微課內容的典型性、有趣性以及真實性,讓學生在微課學習時明確信息技術技能的操作方法、操作過程以及凝練技巧規(guī)律。在實例使用之時,一方面,實例應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另一方面,實例要兼顧學生的興趣方向,激發(fā)學生的獵奇心理,提高微課學習注意力。高中信息技術技能課程在微課設計的時候應以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應用軟件操作技能為主要知識點,以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解決日常問題為主線。例如,教師可以設計《靜態(tài)網頁制作》《PS技術——讓世界美起來》《Flash動畫制作》等專題微課,利用案例進行流程操作,確保能夠讓學生直觀清楚地學到操作方法。
三、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技能課中的具體教學實踐
(一)翻轉課堂,提高教學趣味性
高中生每天面對的課程較多,如果都是千篇一律的理論學習,也勢必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微課應用于信息技術技能課中,實現課堂翻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照顧學生學習差異性,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宏觀角度來看,翻轉課堂設計主要需把握“課前學習、課上內化”的教學節(jié)奏。
1.課前學習
一方面,教師要在課下結合高中生認知結構以及信息技術技能課的學習重點、難點來制作教學視頻,強化視覺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課下自學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要制作紙質版或電子版學習任務單,輔助性指引學生微課學習方向。而學生需要在課前根據任務單的指引進行自主性學習,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疑惑等可以記錄下來,并在課堂上進行學習交流。
2.課上內化
在翻轉課堂中,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前教學視頻的觀看結果、疑問等與同學進行交流,使其全面了解視頻學習中相關技能的適用范圍、應用規(guī)律等。在交流結束以后,教師要針對學生反饋上來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與此同時也應聽取學生的解決建議,引導學生將技能學習不斷內化。
(二)注重多種教學形式的使用
雖然微課的時間較短,但是教師在編制過程中也需要針對不同內容設置不同的教學形式。第一,針對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應采取視頻講解的形式。以教材《網絡技術應用》為例,在“網絡功能與構造”這一章節(jié)中,教師可以利用攝影機對本校網絡中心(計算機機房)進行前期拍攝,并在剪輯過后加入相應的配音、注釋字幕等,以詳細為學生介紹主要網絡硬件,幫助學生更直觀的學習課本知識;第二,針對操作要求較高的內容采取視頻演示操作的形式。例如,針對Word、Excel、PPT、PS等軟件的常用操作技巧,不同學生在內容掌握上會存在個體差異性,教師也不可能針對某一個學生進行反復性講解。對此,教師可以針對這種操作要求較高的教學內容事先做好操作講解視頻,讓學生進行反復觀看和上機演練,不僅節(jié)約了大量的課堂時間,更能夠讓學生通過反復觀看加深操作印象。
參考文獻:
[1]王國輝.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1).
[2]江柏榮.淺談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課應用的意義[J].中學教學參考,2015,(15).
[3]喻文紅.重視引導,微處入手——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研究[J].通訊世界,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