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凱
詩材與詩才
五七絕體小,用材宜少不可雜。若酒水一杯可釀、鹽水一杯可調(diào),倘使酒鹽共杯,雖高廚,莫能為。比如金昌緒《閨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蓖ㄆ荒命S鶯說事。又如曹植被逼七步成詩,也僅以萁豆作比,未言其它。
而通材,須通才擺弄,令糖鹽、糖醋、糖酒配,反增味。此中高手,首推溫庭筠,其《商山早行》頷聯(lián)“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將諸多物象并列呈現(xiàn),構(gòu)成畫面和意境,給人以無盡想象。馬致遠《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币嘤挟惽ぶ?。
至于奇材,在于發(fā)現(xiàn),乃奇才專利耳,庸才必熟視無睹。其案例非《世說新語》記載之謝家兄妹詠雪莫屬:“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下,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觀物取象,各具面目
毛澤東主席“更立西江石壁”一語寫盡大壩雄姿,可謂空前絕后,故此“壁”高不可攀。
我往三峽大壩,恰值泄洪,遠觀泄洪洞被若干格柵隔開,頗類“篦、梳”之什,故繞開“壁”作“篦”想,于是有“峽江篦立梳云夢”云云。
及至三門峽,雖天人鬼三門因建壩被炸除,然遺石如齒豁般于江底尚存,并輔有圖說于壩頭,便自然得句“夾岸龍蛇欲鎖關(guān),黃河屈就一鉤彎。三門齒豁天人鬼,只合壩頭圖上看?!?/p>
至于前蘇聯(lián)援建之梅山連拱壩,與河蚌并無二致,只能是“壩拱平湖河蚌開”。
古今月不同
亙古明月,盈虛年年,未曾變換模樣。但凡詠月,必月牙、玉盤、銀蟾、玉兔,幾成定式。
以我觀之,“中規(guī)日月有千殊”!現(xiàn)代材料、物件多于古代而又勝于古代,詠月豈必白玉盤!白色玻璃、白色塑料,古所未有,拿來一用,或助今人超越古人亦未可知矣。
基于此,我《出國》一詩便這般寫來:“未行先已卜歸期,育我川原怎忍離?最是月圓如紐扣,鄉(xiāng)思作線釘征衣?!睂⒓亦l(xiāng)月釘于出征衣,意恐遲遲歸。或謂釘字失之雅,竊以為此紐扣非古之布料紐扣,似不可以繡或縫字替代。
正聲如此,戲詠或可另僻蹊徑。概嘆人生軌跡如月之被鎖定,我也曾“新恨來時掐破天”。狀初月,不唯“牙”是專利,“指甲”或可競爭。
詩美在于發(fā)現(xiàn)
自然界中,美可謂無處不在,關(guān)鍵在于發(fā)現(xiàn)。變“人人眼前所有”為“筆下所有”,詩家職責也,亦高手之能事耳。
比若夕陽,乃人人眼前所有,而“夕陽一點如紅豆,已把相思寫滿天”,則歸甄秀榮所獨有。甄詩系中華詩詞學(xué)會主辦主評之首屆紅豆愛情詩詞大賽二等獎作品,“夕陽如紅豆”之被發(fā)現(xiàn),堪稱詩壇大事件!褒獎發(fā)現(xiàn)者,理所應(yīng)當。
他如劉慶霖“小路如繩捆大山”、張智深“一條領(lǐng)帶挽京華”,皆有發(fā)現(xiàn)之功。拙句“一片癡情秋熟透,霜楓真似蓋頭紅”,亦偶然發(fā)現(xiàn)耳。
偶合
佳構(gòu)每有偶合。余嘗激賞劉慶霖“且讓梅花自主張”句,以為首創(chuàng)。某一日,閑翻明小說《國色天香·劉生覓蓮記》,見有“吩咐梅花自主張”,訝其“主張”在先,又證之王士禎《帶經(jīng)堂詩話·香祖筆記》并袁枚《隨園詩話》,知始作俑者乃南宋陳郁,而慶霖未必知矣。
此等誤撞,非慶霖獨遇,拙稿《侃宋太宗》尾聯(lián)“最是小周歸掌握,美人從此累英雄”,少鋒評曰:與“生怕情多累美人”異曲同工。愧我不明其出處,便不恥下問于少鋒,答曰:郁達夫《釣臺題壁》詩。噫!同工未必,同為“美人”所“累”是真。差堪慰也。
名花有主
愛花之心人皆有之,詩人尤甚。俗謂先下手為強,故名花多已有主。蘭屬屈原,菊歸陶潛,梅被和靖娶,荷出污泥不染而任由周敦頤染指,竹直節(jié)勿彎但折服于鄭板橋。今人欲奪其愛,何其難哉!我等不得不另尋芳草。
拙眸偶被較少詩人問津之向日葵吸引,有五律美之曰:
勃發(fā)當陽盛,青春燦爛晴?;ㄩ_番菊茂,蜂作蜜房成。
情不因年老,心能向日傾。襟懷光照滿,磊落寫生平。
慕葵之心無他,唯其能潔心向日耳。
花有個性
花有個性。牡丹“真國色”,蘭花“王者香”,梅有傲骨,菊耐寒霜。詩人詠花,不可貼萬能標簽,須以彰顯個性為上,尤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為要。
五十學(xué)從頭
楊逸明先生堪稱當代又一聶紺弩。其詩作如屋有柱,如人有骨,戲題莊出者多。如:“過街驚羨人間賊,竟有朱衣紫綬遮。”又:“詞客不須愁屋破,如今廣廈半空關(guān)?!薄┦凹词?。逸明有如此成就,其自曝日得益于五十拜師從頭學(xué)詩。逸明年十四自《詩詞格律》開始寫詩,及至知天命,仍在“原地踏步”,一次偶然機緣,逸明拜師函授于《詩刊》楊金亭先生,四載而后,便“突破了一次自己”。
不才我與逸明兄有一段詩緣,又前半生學(xué)詩經(jīng)歷何其相似乃爾:我十五歲得《千家詩》偶爾誦習(xí)之,年十七研《詩詞格律》開始創(chuàng)作。至壬辰知天命,歲初某一日回味舊作,竟無一首可讀!遂動綰結(jié)之念,將雜詠閑吟之什存之日《閑吟居詩稿》。逸明謂:“人間只見皮囊老,不信詩人有暮年!”今將去職,退而思得,以逸明為范,以時事為詠,倘亦拜得名師,他年再登詩壇,一新今日之面目亦未可知矣。
女詩人多矜持
男女有別,詩人亦然。女詩人多矜持,所作多婉曲。雨疏風驟之后,李清照亦不忘保持淑女形象,寧愿“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亦不肯出戶親自一探究竟。朱淑貞“嬌癡不怕人猜,隨群暫遣愁懷”,偶爾放松一次,終難有所作為,剩有“歸來懶倚妝臺”之無奈。薛寶釵堪稱矜持典范,“珍重芳姿晝掩門”自不必論;而叛逆者林黛玉亦不過“半卷湘簾半掩門”,僅此而已。當代女詩人所處環(huán)境,已無封建藩籬,周燕婷早春出游過溪,本該瀟灑走一回,卻也才“和襪試寒溫”。李靜鳳以女詩人特有筆性,將地坼山崩之汶川大地震描繪成“屈蠖遷移動九垓”,矜之尤甚。矜則矜矣!詩之長河因李清照們而美麗。
作詩如選美
日前,新一年度環(huán)球小姐新鮮出爐,驚艷世界。觀賞之余,忽發(fā)奇想,乍覺寫詩亦如選美:兩者皆重“選”和“覓”,尤以覓得“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者為上佳。選覓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往往“踏破鐵鞋無覓處”。倘能不費功夫,而妙手偶得之者,必為上上佳。此等感覺,如美人投懷般愜意。故而有句戲言之曰:“捕風捉影貴天真,觀物誰能取象新?難得美人偏愛我,投懷送抱只‘騷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