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煥
摘要:我國國土地形地貌錯綜復雜,并且大多以山地為主,是世界上滑坡等地質災害多發(fā)的國家之一,滑坡也是對人類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古今中外,關于滑坡的案例舉不勝舉,成功的不少,失敗的更多。因此滑坡成因監(jiān)測及其預測、預報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卤O(jiān)測的最終目的是預測,即利用長期積累的觀測資料掌握變化規(guī)律,對地質體的未來性態(tài)做出及時有效的分析和預報。對滑坡觀測數據的處理一直也是各國專家學者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滑坡監(jiān)測;預報分析 ;時序分析
1滑坡監(jiān)測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滑坡監(jiān)測方法主要有宏觀地質監(jiān)測法、簡易監(jiān)測法、設站觀測法、大地精密測量法、儀表監(jiān)測法和自動遙測法等。新技術有基于GPS的滑坡監(jiān)測、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激光掃描技術、其他光電技術等。其中, GPS作為現代大地測量中一種重要的技術手段,可以同時測量出三維位移量X, Y和Z,作業(yè)方便簡單且精度高、投入快、易監(jiān)測,可以進行全天候連續(xù)監(jiān)測,同時不受氣候條件的限制。
2時間序列分析
時間序列的含義是指被觀察到的依時間為序排列的數據序列。
它的特點有:(1)現實的、真實的一組數據,而不是數理統(tǒng)計中做實驗得到的。既然是真實的,它就是反映某一現象的統(tǒng)計指標,因而,時間序列背后是某一現象的變化規(guī)律。(2)動態(tài)數據。 時間序列研究實質是通過處理預測目標本身的時間序列數據,獲得事物隨時間過程的演變特性與規(guī)律,進而預測事物的未來發(fā)展。它不研究事物之間相互依存的因果關系。 其假設基礎是慣性原則。即在一定條件下,被預測事物的過去變化趨勢會延續(xù)到未來。暗示著歷史數據存在著某些信息,利用它們可以解釋與預測時間序列的現在和未來。時間序列常用模型:(1)AR模型也稱為自回歸模型。它的預測方式是通過過去的觀測值和現在的干擾值的線性組合預測。簡記為AR(P)。 (2)MA模型也稱為滑動平均模型。它的預測方式是通過過去的干擾值和現在的干擾值的線性組合預測。簡記為MA(q)。 (3)ARMA模型:自回歸模型和滑動平均模型的組合,便構成了用于描述平穩(wěn)隨機過程的自回歸滑動平均模型ARMA。簡記為ARMA(p,q)。
3.算例分析
3.1實例介紹
延安以南經銅川等渭北一帶直至渭河盆地內的臺源邊坡,各種類型的黃土滑坡廠泛發(fā)育。每逢雨澇,大地封凍、解凍時期,各種崩塌、滑坡等災害多有所見。本文使用的數據是延安某處滑坡點1到23期監(jiān)測的下沉位移。
3.2數據處理
對于滑坡產生的位移而言,可以看做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時間序列。通過利用時間序列的分解方法建立出關于滑坡位移預測預報模型,以動態(tài)監(jiān)測滑坡的位移變化。
第一步:創(chuàng)建時間序列
第二步:繪制出自相關圖和偏自相關圖
第三步:模型預測
4結語
利用時間序列建立模型對沉降擬合,并進行預測,沉降曲線的形式及規(guī)律能夠準確的利用時間序列模型進行擬合預測成為可能 。由于應用時間序列分析理論對模型進行定階,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再加上測量數據在量測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些誤差,甚至出現異常值,這都增加了模型定階的困難,通過按照時間序列理論對模型進行了合理的定階,可以對滑坡等進行預報,效果較為理想。
參考文獻:
[1]楊佳潔.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法在高層建筑變形監(jiān)測分析與預報中的應用[J]. 科技致富向導, 2012 (15): 89-90.
[2]周宗華, 王翔俊, 余和園, 等. 線性回歸在滑坡監(jiān)測數據粗差判別中的應用[J].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09, 20(3): 118-121.
[3]林勛. 時間序列分析在建筑物變形監(jiān)測中的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