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毅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和改善,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群眾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還構建了多種多樣的文化機構組織和不同主題的文化館。然而,加強文化管理是群眾文化和諧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國家建設過程中,應注重群眾文化的培養(yǎng),并進一步強化對其的管理,提高群眾的綜合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關鍵詞:群眾文化;管理;思考;途徑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7-0213-01
群眾文化是指將人民群眾的文化活動作為主體,倡導他們自娛自樂,從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追求。合理有效地進行群眾文化管理,有利于構建公民道德體系,它是道德與文化的有機結合體,而在我國,群眾文化管理不但需要黨和政府在宏觀上進行縱向管理,還必須依靠群眾文化管理體系的各部門實行橫向的微觀管理,其實質是將在中央文件和精神的指導下,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與時俱進地促進群眾文化體系的不斷完善,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
一、群眾文化的發(fā)展與建設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和廣大人民對群眾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慢慢也自發(fā)形成了集體娛樂、學習的群體或團隊,這種群體或團隊的形成有利于豐富群眾的個人生活,還促進整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后,加強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已進一步得到了我國相關政府機構和部門的重視,它占據著整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利地位,為豐富和充實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維持社會穩(wěn)定、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具有戰(zhàn)略性意義??梢?,群眾整體文化的提升,不但可以滿足廣大群眾的生活質量的需求,還在社會的整體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目前已經有許多城市逐步展開群眾文化教育,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還有一些社區(qū)不定期舉辦娛樂節(jié)目和建立了不同主題的文化館,減輕基層群眾精神負擔的同時,還大力提升社會娛樂性,吸引更多人群參與其中,為構建和諧社區(qū)做貢獻。
二、加強群眾文化的管理的途徑
1.深化群眾文化體制改革,壯大基層群眾文化隊伍,引進專業(yè)人員,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群眾文化工作的綜合素質。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藝術團體應該和主管部門之間加強溝通,加強合作,強強聯(lián)手,大力推動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實施與展開,除此以外還要積極激發(fā)團隊與個人的工作激情,對表現(xiàn)突出的民間藝術團體以及個人予以獎勵,極大地鼓動他們參加群眾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還要保護活動中業(yè)績突出的典型人才的創(chuàng)作熱情,并采取有效方式組織和安排這些民間文藝團隊的專業(yè)人員參加輔導培訓班,提升群眾文化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并積極引進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才,壯大與提高群眾文化隊伍。
2.利用空間拓展群眾文化陣地,創(chuàng)建文化館,吸引更多群眾加入其中,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進程。為了有效定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應該不斷擴展文化建設活動空間,例如街頭文化、校園文化、企業(yè)文化、廣場文化等,它們是與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相融合的有效載體,既可以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還是一種社會性文化活動有效地將校園藝術活動與社會文化相糅合,建立一種良性循壞,例如利用校園文化將校園作為陣地,讓高校學生在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發(fā)揮作用,舉行受大學生歡迎的文化活動,不斷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的同時,宣揚正能量,培育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社會的復合型人才。同時還可以在社區(qū)建立文化館,進一步開展與組織群眾文化活動,與時俱進地向人民群眾傳達黨和政府的最新精神、方針、政策,成為群眾文化生活的營地,例如可以在文化館定期舉行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形式,如紅歌賽、小品、舞蹈、曲藝等,激發(fā)群眾們的參與激情,還可以在大型節(jié)假日舉辦文藝匯演或趣味娛樂活動,如元宵節(jié)的猜燈謎、中秋節(jié)的賞月吟詩,營造節(jié)日氛圍的同時,帶動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最大限度地響應國家號召,滿足群眾求知、求樂、求美的需求。
3.與時俱進,拓展思維,財政支持,政策傾斜,抓好群眾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增強群體凝聚力和向心力。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要想抓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基礎文化設施就不可或缺,它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必備場所,也是人民群眾參與和享受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保證,而政府單位或部門在資金分配方面應該予以一定傾斜,為基建管理和建設好基層文化活動提供資金保障與財力支持,與時俱進地學習其它地區(qū)的優(yōu)秀案例,拓展思維,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做好群眾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培養(yǎng)國民的精神文化素質,振奮民族精神,發(fā)揚優(yōu)良作風,增強群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總而言之,我國的群眾文化活動和國民經濟發(fā)展是基本相適應的,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要想加強群眾文化管理就必須深化群眾文化體制改革,壯大基層群眾文化隊伍,引進專業(yè)人員,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群眾文化工作的綜合素質;利用空間拓展群眾文化陣地,創(chuàng)建文化館,吸引更多群眾加入其中,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進程;與時俱進,拓展思維,財政支持,政策傾斜,抓好群眾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增強群體凝聚力和向心力。通過這些方法有效管理群眾文化并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他們的素質水平,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參考文獻:
[1]喬聚慧.試論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作用[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