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淑
摘 要:“畫面感”是鋼琴演奏者通過自身鋼琴技藝以及對鋼琴曲情感體驗,在彈奏中引發(fā)聽眾產(chǎn)生情感共鳴的一種效果的表現(xiàn)。這也就充分說明了,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除了需要有高超的彈奏技巧之外,還需要具備較高的演奏素養(yǎng)能充分感悟鋼琴曲中的情感元素并將其通過技巧予以呈現(xiàn)。因此,鋼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要充分做到演奏技巧和情感體驗之間有效的結合,在對原曲予以充分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將自己對音樂所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融入彈奏的技巧,以實現(xiàn)對音樂彈奏更加句有創(chuàng)造性和畫面感的呈現(xiàn)。
關鍵詞:鋼琴演奏;情感體驗;演奏技巧;“畫面感”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7-0080-03
一個成功的鋼琴演奏需要聽眾在欣賞鋼琴演奏時能夠與演奏者之間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并在腦海中對音樂的特色產(chǎn)生一定的“畫面感”。在鋼琴演奏中如果缺乏情感的體驗,那么鋼琴的彈奏只會顯得空洞缺乏生命力;而如果缺乏彈奏的技巧,那么則無法表現(xiàn)出樂曲的精髓,可見,演奏技巧和情感體驗在鋼琴演奏中占據(jù)著同樣重要的地位。因此,演奏者在鋼琴演奏中不僅需要注重對樂曲的情感體驗,同時還要注重鋼琴的演奏技巧,并且要能充分的將二者之間實現(xiàn)有效的結合,從而讓聽眾產(chǎn)生音樂“畫面感”的體驗。
一、鋼琴演奏的藝術性
鋼琴最早是在十五世紀出現(xiàn)在歐洲的一種西洋樂器,到十八世紀經(jīng)改良后成為現(xiàn)在人們最常見的鋼琴。鋼琴這一音樂藝術,演奏的藝術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其不僅是傳統(tǒng)鋼琴藝術文化在現(xiàn)代的一種呈現(xiàn)方式,還是西方傳統(tǒng)音樂文化在歷史中的延續(xù)。而鋼琴演奏者如果想要充分的掌握鋼琴藝術,首先就需要通過對自身情感體驗和演奏技巧的加強來提高自身的藝術能力,從而實現(xiàn)在鋼琴演奏中的熟練度的提升。通過對所演奏音樂的情感體驗和演奏技巧的加強,可以在鋼琴演奏中充分調(diào)動聽眾的情感共鳴,使聽眾對抽象的音樂在腦海中形成一種形象的“畫面感”體驗,從而使演奏者的鋼琴演奏更加的深入人心。
高超的演奏技藝和完美的情感體驗在鋼琴的演奏過程中是兩個不可或缺且相輔相成的元素,因此,演奏者在對這兩者之間進行加強時,也需要將這二者之間形成完美的融合,使鋼琴的演奏技藝和情感體驗之間融為一體。因為,無論是多么高超的演奏技藝,如果少了情感體驗的支撐,那么演奏所演奏出的樂曲只會顯得空洞且缺乏音樂的靈魂;反之,如果演奏者只有豐富的情感體驗而沒有足夠的演奏技巧,那么情感體驗也將失去寄托的平臺而不能演奏出樂曲特定的精髓。鋼琴演奏的主要目的就是需要通過情感體驗和演奏技藝的充分結合來引起聽眾的情感共鳴,是聽眾而定內(nèi)心能夠受到感染而對抽象的音樂產(chǎn)生形象的“畫面感”,可見演奏技藝和情感體驗在鋼琴演奏中所占據(jù)的重要地位。
在鋼琴演奏中演奏技藝和情感體驗之間也存在著一種相互依存的聯(lián)系。有很多的鋼琴演奏者表面上對于鋼琴演奏的藝術性非常重視,但在實際的演奏過程中卻往往對奔放的表象過于追求,而忽略了樂曲深層情感中真正的藝術性。作為一名鋼琴演奏者,要充分了解演奏技藝和情感體驗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地位,且能保證對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充分的掌握,并且在彈奏中要能在基于對音樂感覺的基礎上對旋律和節(jié)奏實現(xiàn)忘我的演奏,從而實現(xiàn)對鋼琴演奏藝術性的表達,并使技藝和情感之間達到完美的結合。因此,鋼琴演奏者在進行一首樂曲的演奏時,就必須要對樂曲創(chuàng)作者所生活的時代背景有所了解,進而感受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所賦予音樂的情感體驗,并將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演奏中,從而實現(xiàn)情感和技藝的藝術性結合。
二、情感體驗中的“畫面感”呈現(xiàn)
人類的思想可以通過語言的方式進行傳遞,而情感則需要通過藝術的方式進行傳遞。從藝術的層面來看,藝術活動的開展需要通過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來對他人的情感進行接受,并且需要能夠對與這一情感同樣的情感進行體驗。情感體驗在不同的藝術活動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鋼琴演奏藝術中,情感的體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環(huán)節(jié)。融入了情感的演奏可以賦予音樂靈魂使其更加具有生命力,就如同火焰一般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借助就可以讓人充分感受到它的存在,讓聽眾產(chǎn)生一種撼動靈魂的藝術體驗。而鋼琴演奏者在演奏中就必須對作曲者所賦予作品的情感充分體驗,在與作曲者之間形成情感的共鳴之后通過演奏來引起聽眾的情感共鳴,以實現(xiàn)對聽眾情感的觸動。然而,現(xiàn)代有多數(shù)的鋼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都很難將音樂中所富含的情感予以表達,因此,就需要鋼琴演奏者能對自身的情感體驗進行豐富,以情感作為情感體驗的驅動,使其能體會到所演奏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情感,并實現(xiàn)對自身情感在演奏中的投入。而要實現(xiàn)這種對音樂的情感體驗,演奏者可以從以下的幾點來完成:
(一)基于物質層面
鋼琴演奏者在演奏中的對情感體驗的提升是基于物質層面的自我鋼琴能力提升的重要過程。人和人之間由于所處的環(huán)境、所接受的教育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個性。當然鋼琴演奏者也不例外,在演奏中他們可以將自己的感悟、創(chuàng)造和體驗等融入到情感之中,并根據(jù)自身情感體驗之間的差異性使音樂演奏的表現(xiàn)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與特色。而這樣的方式就是對鋼琴演奏藝術性的體現(xiàn)和對聽眾情感共鳴的引發(fā),是提高演奏者演奏效果和演奏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基于音樂層面
鋼琴演奏者所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還與音樂本身的表現(xiàn)具有相關的聯(lián)系。而音樂的表現(xiàn)在現(xiàn)實演奏中主要體現(xiàn)在下面的三方面:首先,主次分明。鋼琴演奏者在演奏時要善于把握時機對音樂的轉折點進行掌握,使演奏能夠在最有效的時機將音樂所富含的情感進行表達,而這種主次關系所指的就是要在演奏時對音樂中所富含的情感進行集中與分散兩種不同形式的劃分,并有效的把握好這二者之間的關聯(lián)。其次,層次變化。這里的層變化指的是鋼琴的演奏除了要使整個演奏過程更加完整之外,還要能對演奏的節(jié)奏進行有效把握,要讓聽眾在理解的基礎初上產(chǎn)生情感體驗;最后,分寸感。要把握演奏技巧使用的度,不能過分的對技能進行展現(xiàn)。
(三)基于生活層面
藝術中所富含的情感內(nèi)容大多源自于人們的生活,而人們在日常的工作、學習等生活中都會形成與之相關的情感體驗,并有效促進藝術形式的生成。而在鋼琴演奏中給予生活層面的情感體驗,指的就是鋼琴演奏者對日常的生活進行體驗,從中發(fā)現(xiàn)情感并積累情感,從而豐富自身在彈奏過程中的情感內(nèi)容。因此,鋼琴演奏者可以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體驗進行積累,并將這些情感在鋼琴演奏中充分用自身的演奏記憶進行詮釋,是生活情感和鋼琴藝術之間形成有效的聯(lián)系,進而使演奏更加充滿藝術情感的靈魂,且更具生命力。而對于生活情感的積累并不是一個立竿見影的過程,而是需要演奏者進行長期的觀察和積累來實現(xiàn),進而使其在融入音樂演奏之后,使鋼琴演奏更加具有藝術魅力。
(四)提高審美感知
鋼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也往往與其對音樂的審美感知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在鋼琴演奏中所謂的審美感知指的是,建立在演奏者自身情感的基礎上與音樂精神之間的有機結合,這同樣也是演奏者情感體驗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而鋼琴演奏者要提供自身的審美感知必須要從以下的三點出發(fā):首先,對世界級鋼琴演奏大師的演奏資料和多媒體視頻進行鑒賞。這些世界級鋼琴大師在進行演奏時,尤其是自己對原有樂曲所進行的二次創(chuàng)作,往往會對音樂所富含的情感與自身情感體驗相融合,使演奏更具感染力。從鋼琴曲二次創(chuàng)作前后的對比中便可發(fā)現(xiàn),融入了演奏著自身情感體驗的樂曲往往在曲調(diào)、節(jié)奏等方面都具有了更加鮮明的情感特色。而通過資料和視頻資料的欣賞也有利于演奏者對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進行提高。其次,對同行的鋼琴演奏進行全神貫注的傾聽。與世界級大師的演奏視頻相比,同行的演奏可能不具備同等的演奏水平,但對其演奏的傾聽卻可以真實的感受到鋼琴演奏的“畫面感”,進而進入其對鋼琴曲所構建的情感領域;最后,對鋼琴曲的風格進行有效把握。鋼琴曲的風格與創(chuàng)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之間也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因此通過對其風格的把握也能幫助演奏者更加真實的體驗作品的情感。
(五)提高自身想象和聯(lián)想的能力
想像和聯(lián)想是基于鋼琴演奏者對鋼琴曲所產(chǎn)生的審美感知而形成了一種更高層次的心理活動。而且,鋼琴演奏者只有在產(chǎn)生審美感知的同時對樂曲進行更深層次的想像和聯(lián)想,才能使演奏在在演奏中充分的賦予樂曲自身的情感體驗,引發(fā)聽眾的情感共鳴,使聽眾在傾聽時也能通過想像將原本抽象的樂曲,轉變?yōu)榫呦蟮摹爱嬅娓小?。而鋼琴演奏者也只有通過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才能使鋼琴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與作曲者之間建立起情感的交流,從而使自己的演奏更加富有藝術靈魂的魅力。
(六)進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雖然針對鋼琴的演奏要加強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對樂曲情感的體驗,但這并不代表就不需要對樂曲的內(nèi)容進行思考和分析。在對樂曲進行情感和審美的感知之后,通過對樂曲的其他內(nèi)容進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可以使演奏者對音樂有除了情感之外更加全面的認識。比如:對音樂的曲譜,就需要演奏者進行例行的思考和分析,來加強對樂曲結構和曲式的了解,而這也更有利于演奏者對樂曲進行情感的體驗。除此之外,鋼琴演奏者其本身所具備的藝術素養(yǎng)和生活經(jīng)驗等等也對其對音樂的情感體驗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演奏者可以在生活中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并將其作為情感的積累運用到演奏中,是鋼琴演奏中所賦予的情感更具有真實性。
三、演奏技藝中的畫面感呈現(xiàn)
鋼琴演奏是一種以西洋樂器為演奏媒介,通過藝術思維的引導和情感體驗的抒發(fā)而形成的,而通過音樂表演呈現(xiàn)出來的藝術形式。其情感元素的體驗主要以鋼琴的聲音為媒介,因此,如果需要對音樂的情感實現(xiàn)更好的表達就需要對鋼琴演奏的技藝進行有效的提高。由于鋼琴具有非常寬泛的音域,因此,通過鋼琴的演奏既可以表現(xiàn)出氣勢的恢宏,也能夠表現(xiàn)出婉轉的柔美;既可以通過獨奏表現(xiàn)其特色,也可已通過合奏來對樂曲進行不同方式的呈現(xiàn)??梢哉f,人類所有的情感都可以化之為琴音進行傳遞。而演奏者的演奏技藝就是鋼琴彈奏情感表現(xiàn)的支撐,如果演奏者在演奏中缺少了演奏的技藝,那么整個演奏過程將有所缺失。
對鋼琴演奏者技藝的提高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勤修苦練”,這一過程不僅單調(diào)乏味且非常艱苦,需要演奏者具有強大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決心。同時,鋼琴技藝的掌握也需要演奏者能對不同類型的樂曲進行練習,當然針對不同樂曲所采采取的演奏技藝也需要與演奏者的情感體驗至今相符合,因此,鋼琴演奏者可以充分的通過對樂曲樂譜的思考和分析來感受其中所富含的情感體驗,進而引發(fā)自身與樂曲情感之間形成的情感共鳴,并通過技藝的表現(xiàn)將情感充分的融入到自己的演奏過程中,為樂曲重新注入新的生命,同時也有效激發(fā)聽眾的情感共鳴,是原本抽象的樂曲在其腦海中形成具象的“畫面感”以豐富其情感體驗。
不同的鋼琴演奏技巧可以根據(jù)鋼琴曲目的不同和樂曲所富含的情感內(nèi)涵不同進行單個技巧的獨立使用,或者是不同演奏技巧的結合使用,并且需要在樂曲的演奏之前就對這些技巧進行使用,通過技巧來引發(fā)聽眾的情感共鳴。而演奏者只有在演奏之前對所要用到的演奏技藝進行合理的安排才能在演奏中更加具有自信心,并使演奏的過程更加流暢且完善。比如,在演奏一首輕快活潑的鋼琴曲時,演奏者就必須要以輕快活潑的情感體驗融入到演奏過程中,通過跳音或者是斷音的演奏技巧來實現(xiàn)對輕快活潑的呈現(xiàn),讓聽眾在傾聽時便感受到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輕松愉悅的心情,并隨之與演奏產(chǎn)生相應的情感共鳴,而形成一種情形愉悅游戲娛樂的“畫面感”。
四、演奏技藝和情感體驗相結合的鋼琴演奏“畫面感”
在鋼琴演奏中所呈現(xiàn)出的對藝術性的體現(xiàn),是基于演奏者在對樂曲產(chǎn)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通過演奏技藝進行加工而產(chǎn)生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鋼琴演奏者在演奏中所表現(xiàn)出的演奏特色也是其音樂藝術個性的展現(xiàn),是其自身對音樂作品的思考分析和理解在鋼琴演奏中的詮釋,也是演奏者對擁有獨立個性和獨樹一幟演奏風格的藝術性追求。不同的鋼琴演奏者因其生活的環(huán)境、受過的教育、性格的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性,因此,他們對于同一鋼琴曲也會有者不同含義的解讀,并在演奏中呈現(xiàn)出具有自身性格特色的演奏形式。而就算是同一鋼琴演奏者在進行同一樂曲的演奏時,也往往會因為演奏環(huán)境等因素之間的不同而演奏出不同的風格。同時,演奏者的演奏效果也會因現(xiàn)場聽眾反應的轉變而轉變,比如:當聽眾的反應相對激烈時,那么演奏者的演奏也會相對變得更加具有激情。
鋼琴演奏者在表演時也需要重視對樂曲的二次創(chuàng)作,即在作者所賦予音樂原有情感的基礎上,通過對自身情感體驗的融入,并通過演奏技藝呈現(xiàn)出來,在充分發(fā)揮演奏者創(chuàng)造能力的同時,將樂曲的演奏呈現(xiàn)出更加具有個性的藝術魅力。而這一情感體驗和演奏技藝之間的容和要注意以下的兩方面問題。
第一,在二次創(chuàng)作中要保證對原曲的尊重。首先必須要能理解和認識作曲者的作曲目的,以及所賦予樂曲的情感體驗。其次,是要在對樂曲的思考和分析中充分的認識作曲者對思想觀念的認知。最后,是要在二次創(chuàng)作中要能在保證上述兩點的基礎上進行豐富的想像和聯(lián)想。并且,樂譜僅僅只是演奏時的一個參照,并不是不可為違逆教條,因此,鋼琴演奏者在對樂曲進行演奏時就需要在保證對原曲充分尊重的基礎上融入自己對樂曲所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進而通過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技藝進行呈現(xiàn)。
第二,鋼琴演奏者對樂曲的二次創(chuàng)作要能建立在符合原曲風格以及藝術審美追求的基礎上。作曲者對樂曲的創(chuàng)作具有特定時期的特定風格,因此,鋼琴演奏者在演奏中必須要對作曲者作曲的時代背景有所了解,使自己在演奏過程中能夠賦予與之風格相同的情感體驗,以保證呈現(xiàn)給聽眾時代的“畫面感”。
鋼琴演奏者自身演奏個性的形成需要經(jīng)理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需要鋼琴演奏者能夠對樂曲形成自身所獨有的情感體驗,以及對鋼琴技藝的開始有嫻熟的掌握。而在演奏過程中不同鋼琴技巧的運用完全依靠于演奏者自身對樂曲的理解,這也就要求,演奏者能夠通過自身所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對不同時期的鋼琴作品有自我個性的解讀。而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實際方式就是對鋼琴曲的發(fā)展史進行全面的了解??v觀古今,世界著名的鋼琴大師之所以在演奏方面有著傲人的成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對關于鋼琴演奏的資料都做了充分的研究,并且對不同時期的鋼琴風格都有著特定的了解。而現(xiàn)今的演奏者也應當對他們這一方式進行學習,從而來提高自身的演奏技能。
五、結語
無論是對樂曲所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還是演奏者自身所具備的演奏技藝都是在鋼琴演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鋼琴演奏者要對這兩者之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在演奏技藝中充分融入情感的體驗,進而產(chǎn)生與之相對應的情感共鳴,從而化抽象的音樂和變?yōu)樗麄兡X海中具象的“畫面感”。
參考文獻:
[1]苗衛(wèi)平.論“畫面感”在鋼琴演奏中的實際應用[J].音樂時空,2013(06).
[2]徐璐.試論鋼琴演奏中的借鑒手法應用[J].戲劇之家,2016(02).
[3]金慧.鋼琴表演藝術中的“借鑒”問題[J].藝術百家,2015(04).
[4]呂曉燕.探究如何將鋼琴演奏中的情感因素技巧化[J].大眾文藝,2013(15).
[5]馬里.論艾夫斯四首《鋼琴練習曲》中“自由節(jié)拍”的處理原則[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