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曼程 謝忠杉
【摘要】改革開放以后,湖南省的農產品出口非常迅速,且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現在還有很多因素制約著湖南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fā)展。本文使用SWOT分析法對湖南省農產品出口的狀況、農產品出口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相應措施及發(fā)展對策。
【關鍵詞】湖南??;農產品;出口;競爭力
一、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fā)展現狀分析
1.湖南省農產品出口情況
根據湖南統計信息網了解到,2011年湖南省農產品出口額達到6.27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15.8%;2012年農產品出口額達到7.12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13.6%;2013年農產品出口額達到8.8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24.2%。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湖南省的農產品出口額逐年增長,出口態(tài)勢良好,出口呈快速發(fā)展狀態(tài)。
2.湖南省農產品主要出口地區(qū)
2012年湖南省最大的農產品外貿伙伴和出口市場主要有中國香港、美國、荷蘭,在今年第一季度農產品對香港的出口額為4762萬美元,對美國的出口額為2254萬美元,對荷蘭的出口額為1998萬美元。出口的農產品包括:肉制品、蔬菜、罐頭、茶葉、煙等等。
根據湖南省海關統計,2014年香港成為湖南農產品的最大出口市場,美國是第二大出口市場,2014年的上半年湖南對中國香港農產品出口達到14億元,增長37%,出口額占同期農產品出口額總值的30%;對美國農產品出口1.8億元,下降11.1%,出口額占同期農產品出口總值的5.9%;湖南農產品分別對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出口2.3億元和1.5億元,分別增長98.5%和1倍,分別占同期農產品出口總值的7.4%和5%。
二、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SWOT分析
1.湖南省農產品出口的優(yōu)勢(Strength)
(一)外部環(huán)境優(yōu)勢
宏觀經濟環(huán)境: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人民對肉制品及工業(yè)制成品的信任度下降,對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全國對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出口的價格也在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出口貿易越來越頻繁,農產品出口的優(yōu)勢愈加突出。
科學技術環(huán)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農產品的生產技術在不斷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也在不斷提升。實施產品創(chuàng)新,生產出更高科技含量的產品,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國際環(huán)境:由于國際上正在進行產業(yè)調整,國際農產品市場也正在重新劃分,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優(yōu)勢愈加明顯,為我國農產品出口發(fā)展提供了機遇。
(二)資源優(yōu)勢
首先,湖南位于長江中游,擁有好的地理位置,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雨水充足,很適合水稻的生產。近年來,湖南經濟發(fā)展迅速,農業(yè)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為農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巨大的條件,有利于擴大農產品的出口,提高出口競爭力。
其次,湖南勞動力非常豐富,對于農業(yè)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yè)而言,進行農產品生產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湖南省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資源受教育程度也明顯提高了,這有利于湖南省農業(yè)的又快又好發(fā)展,可以推動湖南的農產品出口。
最后,湖南的稻米在品種培育和栽培技術上擁有優(yōu)勢。湖南擁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內的一大批農業(yè)科學專家,我國的水稻雜種優(yōu)勢利用研究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
2.湖南省農產品出口的劣勢(Weakness)
(一)農產品總體質量品質不高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一直是人民群眾關心的首要問題,“鎘大米、毒淀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嚴重威脅到人民生活。湖南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不夠完善,質量檢測監(jiān)控不到位,為此,今年湖南省將對農產品檢測合格率低的進行公開通報。
(二)農產品市場結構不合理
湖南省農產品結構不合理,結構單一化,致使湖南的農產品出口競爭力較弱。湖南作為水稻生產大省,主要生產早秈稻,而早秈稻由于品質差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加上現在需求的工業(yè)用糧則需大量從外購買,導致資金外流。這種單一化的市場結構與現在的市場已經不相適應。
3.湖南省農產品出口的機遇(Opportunity)
(一)國家的優(yōu)惠政策和政府的扶持
國家在不斷加強中部地區(qū)農產品基地建設,致力于實施中部崛起戰(zhàn)略。政策中表示要加大資金支農力度、加大對農業(yè)基礎設施的投入,國家對湖南的農業(yè)項目規(guī)劃的優(yōu)惠政策,促進農產品出口提供重要契機。
(二)電子商務發(fā)展的對農產品出口貿易的促進
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的應用不斷深化,農產品電子商務出現了不同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是,湖南的農產品電子商務還處于初級階段,這與它農業(yè)大省的地位極其不符。傳統的農產品批發(fā)貿易市場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信息化應用緩慢,企業(yè)對電子商務的應用意識也不強,而現代電子商務是現代商品流通的重要方式,提高了效率,解決了商品“賣難”的問題,同時三農問題也可以很好地得到解決。
發(fā)展電子商務是時代的潮流,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才不會在這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中淘汰。電子商務是湖南省農產品擴大出口的機遇,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可以很好地促進農產品出口。湖南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移動電子商務試點示范省”,湖南的企業(yè)應該鼓勵應用電子商務,支持農產品電子商務活動。
4.湖南省農產品出口的挑戰(zhàn)(Threat)
(一)技術貿易壁壘和綠色貿易壁壘
目前,技術性貿易壁壘是影響湖南農產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紛紛抬頭,各國的國際競爭也變得愈加激烈。進口商通過技術貿易壁壘的數量控制和價格控制雙重角色對進口產品產生影響。湖南省出口日本的大宗農產品有許多標準與日本的標準無法適應,日本的許多標準都要高于我國。歐盟新的食品農藥殘留標準于2008年開始執(zhí)行,這也標志著湖南農產品出口歐盟面臨新的綠色壁壘,出口難度又在不斷加大。
(二)湖南農業(yè)科學技術應用不力
5.湖南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影響因素
(一)價格機制對湖南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影響
湖南出口的農產品主要還是以初級產品產品為主,出口的產品附加值低。根據長沙海關專家分析,湖南的茶葉出口盡管反趨勢上揚,可還是以非洲傳統市場為主,大多數是利用價格競爭的方式打入到市場中,導致產品的利潤大量流失,在俄羅斯、美國、英國等國家產品的競爭力不夠,市場也主要局限于我國港澳地區(qū)。
(二)企業(yè)的信譽對湖南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影響
湖南農產品品牌業(yè),只有進一步加大“湘”字號特色農產品的整合力度,全面創(chuàng)建農產品品牌和開拓市場,打造出一批“湘”系列的品牌,以質量創(chuàng)品牌,以品牌拓市場,從而促進湖南農產品的出口。只有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才能有更廣闊的市場,才能有忠實的客戶。
三、提高湖南農產品貿易出口競爭力的策略和措施
1.發(fā)揮政府的政策在提升湖南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力
政府的財政支農政策增加了農產品在出口中的競爭力,政府的財政補貼很大程度上為湖南的農產品出口在價格上增加了優(yōu)勢,增加了農產品在價格方面的出口競爭力。政府對湖南農業(yè)的支持,加大對農業(yè)基礎設施的投入,減輕的農民的負擔,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了農產品出口的優(yōu)勢。
2.通過出口基地的建設來增強湖南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
逐步放棄千家萬戶搞農業(yè)的傳統模式向建設農產品出口基地轉變是提高湖南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重點工作。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主要是加強對基地農產品的監(jiān)督管理,通過出口基地,按照國際質量標準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控制生產的全過程。外另,要發(fā)展現代農業(yè),使用機械化生產,實現規(guī)?;a,建設生產基地逐漸標準化。
3.依托現代科學技術,增加優(yōu)質產品的品種、提高優(yōu)質率,來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
湖南省現在的農產品競爭力普遍不強,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不能夠滿足市場的需要,與市場的需求不適應。所以,湖南省應該依靠科技進步,發(fā)展農業(yè)科學技術,使用良種選育技術,來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還有要依托現代的科學技術對農產品進行加工,生產無公害的綠色農產品,提高產品的質量,增加農產品的優(yōu)質率,從而提高湖南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還有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商務逐漸流行,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電子商務是促進農產品出口的重要手段,我們要抓住這次機遇,鼓勵發(fā)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來擴大農產品出口,提高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張莉.湖南主要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研究[D].中共湖南省委黨校,2009
[2]譚柱.湖南省農產品出口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9
[3]張莉.全力提升湖南省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A].湖南省經濟學學會年會暨科學發(fā)展觀與湖南經濟協調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湖南長沙[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