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艷
【摘要】前不久讀了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藝術》一書,不由不佩服魏老師那一套獨特的教育方法。再怎樣調皮搗蛋的學生經(jīng)魏老師那么一指點都被乖乖收服了,我被深深折服了,魏老師對學生的愛,對教育的執(zhí)著,值得我們去學習。
【關鍵詞】表揚;朋友;溝通;交流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前不久讀了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藝術》一書,不由不佩服魏老師那一套獨特的教育方法。再怎樣調皮搗蛋的學生經(jīng)魏老師那么一指點都被乖乖收服了,我被深深折服了,魏老師對學生的愛,對教育的執(zhí)著,值得我們去學習。不由得想到我們學校一次月考全體教師經(jīng)驗總結大會,當時我談到了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走進課堂:作為教師,在教室里,在課堂上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管你當時心情怎么樣,從踏進教師門的那一刻起心情應該是愉快的。因為面對你的學生,他們身上總有一個值得你去高興的理由。
雖然如此說,但現(xiàn)實卻是“殘酷”的,如今的高年級學生年齡大了,與老師的關系卻越來越疏遠了。上課時對老師的問題不予理睬,下課時忙著自己玩。是什么使我們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冷漠起來。有時我也抱怨,課堂上的問題沒有幾個人愿意舉手回答,上課連一點激情都沒有。埋怨的結果,是學生越來越難教,自己的脾氣也變得更糟糕。一事當前不是千方百計地想辦法去解決,而是先指責埋怨一番。用黃金般寶貴的時間,換來一大堆無用的指責埋怨,這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魏老師提到:“我體會到:比較有效,比較實際的做法,還是先從改變自己做起。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責環(huán)境,可能一絲一毫也不見效果,有時適得其反,助長別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蠻。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氣的一分,用來改變自己,就能使自己發(fā)生變化。”是的改變學生很難,那就改變自己吧。我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改變自己,來帶動學生。
一、依然要多表揚
我一直認為五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很懂事了,很多時候可以用成年人的思想去考慮問題。但事實并不都是如此,錯誤不斷,摩擦不斷,對于這些狀況現(xiàn)在總是批評的多。知道表揚的力量不可低估,一般不會輕易說出口,說明我對表揚很吝嗇。教師給予的表揚和鼓勵能夠影響、甚至可以改變一個學生一生的成長軌跡。回顧自己的學生時代,老師的一個贊許的眼神可以讓我開心很長時間,得到老師的肯定是對我學習莫大的鼓勵?,F(xiàn)在想來雖然我們的學生已是高年級的學生了,表揚不分年級,在不同的場景用不同的表揚方式對他們還是適用的。記得我班的一同學因口齒不太清楚,發(fā)音不是太準,很少舉手讀課文。一次課上學了“埋怨”這個詞,我找了2位學生讀,音都很準,這時我看到這位同學手舉一下但很低,于是我就大聲地叫了他,他讀的不準,大家都笑了,我想就因為這樣他的自信心就沒立足之地了。我應該幫他的自信心建立根據(jù)地。大家笑過之后,我表揚了他的長處:“我發(fā)現(xiàn),朱同學有了很大的進步,敢于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了?!蓖瑢W們先是一怔,緊接著大家為他鼓起掌來。再如口語交際課上,我先讓學生自由交流,各抒己見,如果一個同學在交際的過程中一時表達不清自己的想法,我就會說:“其實你的意思老師已經(jīng)明白了,老師相信你能讓同學們都聽懂你的想法?!碑斢械耐瑢W說話聲音小,我就會鼓勵他:“你說得條理非常清楚,如果把聲音放大點,你將是最棒的?!边@鼓勵和表揚使他們增強了自信心。
二、降低自己的“身價”,跟學生做朋友
平時好學生犯錯,輕言輕語說幾句,所謂的差一點的學生同樣犯錯,我們可能會盯著他的缺點不放,還會把他的陳年舊賬翻出來,大肆宣揚。這無疑是在傷害他的自尊,沒了自信的孩子哪會學得開心、有趣,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后進生不缺批評、埋怨,你越批評、越埋怨不會改變現(xiàn)狀,只會使得學生自暴自棄。讓我們換個方位,從一個朋友的角度去想想他的難處,幫助他解決困難,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三、多交流,多溝通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泵總€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學生有著獨特的個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是其獨特個性的體現(xiàn)。正如多元智慧理論所指出的,每個人的智慧類型不一樣,他們的思考方式、學習需要、學習優(yōu)勢、學習風格也不一樣,因此,每個人的具體學習方式是不同的, 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情況, 為每一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空間。
一個班級三十幾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人性格各異,要想全面了解學生除了做好家訪等工作外,得有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隨時了解思想動態(tài)、學習情況并給予足夠的關心和鼓勵,有了問題,別老揪著他的錯誤不放,每個錯誤都有著錯誤的理由,不妨坐下來推心置腹地跟學生談談,只有這樣對癥下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嬉戲玩耍、調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權利。成人無權泯滅孩子的天性,剝奪孩子的權利。在一定的場合,強調紀律性是必要的;而在另一些場合,則不妨讓孩子盡情地玩耍打鬧。找一千個喜歡的理由去真正的理解和關心學生,我想只要我們這樣做了,學生一定也會唱出心中的歌共同譜寫美好的明天。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