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清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贝搜圆恢嚕龅竭@一點,須解決兩個層面的問題。首先,要打好情感基礎(chǔ),抒寫真情實感。敘實事,講實話,抒實情,明實理,不能為了迎合閱卷老師而胡編亂造,矯飾感情。只有在真實情感的基礎(chǔ)上,才有可能寫出感人的文章。其次,要能夠把自己的真情實感準確表現(xiàn)出來。明乎此,我們就要在寫作過程中,學(xué)會運用一些能夠準確表情達意的方法與技巧,以便讓我們內(nèi)心最真實、強烈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文中。那么,具體應(yīng)該怎么做呢?下面結(jié)合范例談?wù)勥@個問題。
一、敘述含情
在記敘一件事情的時候,要讓感情融入其中,也就是要帶著感情去敘事,而不只是客觀平實、毫無感情地講述事情的來龍去脈。寫人的時候,要在描寫中流露出自己對所寫人物的好惡、褒貶;敘事的時候,要在記敘中表現(xiàn)出自己對所敘事件的態(tài)度、看法。我們看一篇例文《踮起腳尖》的片段:
門外的樓梯間隱約傳來了一絲絲響動,那么輕,那么微弱、緩慢,那聲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門口,頹然停下。
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慢地聽到一絲輕微的金屬碰撞聲。一個物體慢慢插入鎖孔,又是一聲輕輕的轉(zhuǎn)動聲。門,悄然打開了?!拜p點兒,孩子睡著了。”這是母親的聲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著腳尖向我走來。
沒有聲音,我卻能感受到。那輕輕的腳步,正一步步地溫暖我的心?!坝瞩弑蛔恿?!”
母親輕輕地拉過被子,慢慢地蓋在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離去……
自始至終,家中的燈沒有亮一下,也沒有發(fā)出什么很大的聲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腳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頭。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記敘文。開篇描寫了深夜時分“我”獨自在家難以入眠的心理狀態(tài)——“怕”,讓讀者隱約感覺到作者對父母的不滿和抱怨。然后寫辛苦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回家時輕輕地上樓,輕輕地開門,母親又踮起腳尖輕輕地來到“我”的床邊,“輕輕地拉過被子,慢慢地蓋在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離去”。在這里,作者并沒有寫出一個抒情或議論的句子,但在字里行間充溢著父母對“我”無微不至的體貼關(guān)愛之情,而“我”對父母的無限感激之情也在行文之中表達了出來。由于作者在敘述的時候飽含深情,所以,這樣的文章即使沒有多么華美的詞藻,看起來只是平實地講述事情,卻能夠讓讀者深深感動。
要在寫人、敘事中傳達感情,就要注意選材的典型。這需要我們有一顆善感的心靈,做生活的有心人,對生活多加關(guān)注、思考、感悟,特別要留意觀察生活中的閃光點、動情點,善于抓拍生活中容易激起人們情感漣漪的精彩瞬間。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親身經(jīng)歷過的,或者聽到的,在閱讀中遇到的,從媒體上看到的,只要對你的思想、感情有了觸動,對你的感悟、認識有了啟發(fā),都要隨時把它們作為寫作的素材記下來。只有自己先被感動了,才有可能拿來感動別人。當然,這并不是說材料越“大”越典型,很多情況下,生活中發(fā)生的小事情一樣動人心扉。所以,選材不論“大小”,只求典型。就像上面那篇例文中,作者記敘的也僅僅是生活小事,但因為材料的典型,再加上作者的動情敘述,讀者很自然地被深深感染。
二、細節(jié)蘊情
細節(jié)描寫就是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觀、場面氣氛等進行的細致具體而又生動形象的描寫。很多時候,它雖然只是寫了一個瞬間、一個局部,甚至是一個點、一個不易覺察的細枝末節(jié),卻能最傳神地突出人物的性格,最真實地折射生活的狀況,最真切地表達作者的情感。它是文章的血肉,也是行文中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精彩之處。優(yōu)秀的文章,無論是刻畫人物性格,還是敘述故事情節(jié),抑或描繪典型環(huán)境,都離不開真實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有篇優(yōu)秀文章《憂與愛》,其中多處細節(jié)描寫,真切地表現(xiàn)了母親對女兒的擔憂和關(guān)愛:
她坐在沙發(fā)上,手中的遙控器不斷地切換著頻道,她的呼吸無法平和。
她急促地看著窗外黑色的夜幕……
她扔下手中的遙控器,快步走了出去。
她已顧不上女兒高興不高興了,拿起手機,正要撥號,突然……
她的眉頭皺了起來……
她左手捂著胸口,聲音很是顫抖。
她沒有繼續(xù)問,頭低了下來。
這篇文章的細節(jié)描寫生動傳神,表現(xiàn)了女兒的成長時時牽動著母親的神經(jīng)。女兒夜深未歸,母親魂不守舍;懷疑女兒結(jié)交男友,母親焦慮糾結(jié),以致難以入眠。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傳達出了母親對女兒的關(guān)切之情。
細節(jié)描寫就好像影視藝術(shù)中的特寫鏡頭,可以集中展現(xiàn)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動。細致入微的精雕細刻,使千姿百態(tài)的諸色人等在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間傳達出人物的神韻。寫人、敘事類文章之所以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得益于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往往能夠達到“一瞬傳情,一目傳神”的藝術(shù)效果。很多時候,我們要表情達意,不一定非要濃墨重彩、鋪排渲染,也不必連用嘆號、問號去驚呼慨嘆。相反,如果采用細膩輕巧的筆觸,把整個心力都傾注在那些看似細枝末節(jié)的生活小事或人物動作的描述上,反而更能撥動讀者的心弦,引起讀者的感情共鳴。這就是細節(jié)描寫的魅力所在。
細節(jié)描寫的前提是細致觀察事物。我們在觀察事物的時候,要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對事物做非常細致的觀察。同時,在進行細節(jié)描寫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帶著情感去觀察、描摹。
三、修辭傳情
修辭就是運用各種表現(xiàn)手法修飾文章詞句,使語言表達更準確生動,使形象更加鮮明。除此之外,修辭也是傳達感情的重要手段,恰當?shù)剡\用修辭也能彰顯感情。比如:排比可以加重語勢,強化情感,作者往往借助排比酣暢淋漓地抒發(fā)感情;比喻和比擬都能凸顯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其間蘊含著作者的好惡態(tài)度;夸張可以更加鮮明地突出事物的特點、作用、程度等本質(zhì)屬性,表現(xiàn)作者強烈的感情傾向。而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往往將多種修辭手法綜合運用,這樣就可以收到多重表達效果。
我們看一篇題為《心靈的選擇》的例文片段:
頑石在與心靈的撞擊后選擇了高山,因為它相信——高山不語,自是一種巍峨;小草在與心靈的斗爭后選擇了大地,因為它相信——大地無聲,自是一種廣博;白云在心靈深處選擇了藍天,因為它相信——藍天無語,自是一種開闊;浪花在潮起潮落后,在其心靈深處選擇了大海,因為它相信——大海無聲,自是一種深邃。凡此種種,雕塑了大自然的美,因為那是心靈的吶喊。
心靈的選擇是痛苦的,因為那如繭抽絲的感覺非同小可,一如心靈深處有把利刃,催促著你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爬行,縱然滿身是血也全然不顧;心靈的選擇又是快樂的,因為在心靈撞擊的一剎那,你被真善美感動著,你被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東西感化著,你更是在關(guān)鍵時刻選擇了心靈的吶喊。
貝多芬失聰后,在心靈的搏斗與撞擊下,選擇了《第九交響曲》;凡高在窮困潦倒后,在心靈的掙扎與痛苦下,選擇了《向日葵》……于是我們向著藍天,對著大海一吐心中所想:
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美麗,但我們健康;我們可以不完滿,但我們努力;我們可以不成熟,但我們自信,因為那是我們心靈深處永恒的選擇!
這篇文章的亮點很多,只從修辭的角度去欣賞,就可以讓我們獲得極強的審美快感。首先,句式上的整散結(jié)合使行文參差錯落,節(jié)奏和諧,氣勢貫通,流暢自然,不呆板,不粘滯,也不散亂。而長短句的交錯運用也使文章生動活潑,揮灑自如,酣暢明快。其次,排比、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格的綜合運用,更為文章錦上添花,彰顯了出眾的文采,使行文精彩紛呈,讓人讀過之后如飲醇露,頓覺齒頰生香。
要讓文章出彩,平時就要有意識地錘煉語言,而錘煉語言的關(guān)鍵在于修辭,就是要有意識地對語言進行加工、修飾。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兩點:
1.不同句式的綜合運用。漢語的句式豐富多彩,有整句和散句、長句和短句、常式句和變式句、感嘆句和疑問句、反問句和雙重否定句等。不同的句式各有不同的語法結(jié)構(gòu)和表意功能。我們在寫作時,如果能夠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恰當?shù)刈儞Q和選用句式,就可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
2.修辭方法的綜合運用。和句式一樣,漢語的修辭方法很多,不同的修辭格同樣具有不同的表達效果。比喻可以使行文生動形象,比擬可以使表達富有鮮明的感情色彩,排比能夠增強語言的氣勢和張力,夸張能夠揭示本質(zhì)并能凸顯感情態(tài)度,對偶可以詩化語言,反復(fù)可以突出并強調(diào)感情的抒發(fā),設(shè)問意在引人注意和思考,反問意在加重語氣。這幾種常見的修辭手法是我們必須熟悉掌握并能夠熟練運用的。恰當運用修辭手法,能使文章引人聯(lián)想、想象和思考,使內(nèi)容表達更鮮明形象、生動有力。如果濫用、誤用,就會使文章顯得矯情、牽強,乃至“以辭害意”。這就要求我們在寫作時充分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同時還要激活發(fā)散思維,找出事物之間的相似、相同與相關(guān)的地方,再選用恰當?shù)男揶o把兩個或更多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真正讓修辭更好地服務(wù)于內(nèi)容的表達和感情的抒發(fā)。
四、景物帶情
自然景物是客觀存在的,它本身不會像人一樣帶有喜怒哀樂等情感,而寫景之人則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所以在看待這些景物時,就會帶有各自不同的主觀情感,所以作者在描寫自然景物的時候,總要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思想感情融入到景物描寫之中。作者寫景,其實不是為了單純地描寫景物,往往是要借此抒發(fā)自己的主觀感情,這自然就使客觀景物帶有濃重的感情色彩。寫景不應(yīng)該是自然主義的純客觀的描繪,而要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在所寫的景物中要滲透作者的感情,讓人讀后產(chǎn)生共鳴,獲得強烈的審美愉悅。
比如優(yōu)秀作文《蛻變》中有三處景物描寫,分別寄托了不同的感情。開篇便描寫景物:“榆樹開滿了潔白的花,那一剎,時間都好像停止了,只有微風掠過,吹起的朵朵小白花在空中旋轉(zhuǎn)著飄落在綠草地上,還有那個人的身上。”這里用美好的景物烘托了女孩兒積極的心態(tài)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也流露了作者對她終于走出人生陰影的欣慰之情。中間又有一處景物描寫:“金日懸空,蟬蟲發(fā)出一聲聲刺耳的尖叫聲,混著日光,仿佛是要穿破大樹上的嫩葉,但最后它們也沒有成功 。”作者用景物描寫烘托出女孩兒受傷后失去雙手的悲傷,也流露出了作者對她的同情。第三處景物描寫是:“ 這天,陽光鋪滿大地,一顆接一顆的幼苗從濕潤的泥土中鉆出新奇的腦袋,面對這磅礴的世界,迎頭微微地輕輕搖曳,享受著一天之中最舒適的時光?!边@里的景物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女孩兒用頑強的毅力戰(zhàn)勝不幸命運實現(xiàn)人生蛻變的精神的由衷贊美之情。
借景抒情情更濃。但在描寫景物時特別要注意:
1.景物描寫要契合情感抒發(fā)。由于人的思想、情感是經(jīng)常變化的,心情不同對同一事物的感受也就會隨之改變,所以在借景抒情時,對景物要有所選擇,選擇那些能夠表現(xiàn)特定感情的景物去寫。比如,表達失落、惆悵之情,最好借斜陽流水、衰草落葉、梧桐細雨等自然景物加以烘托;表達喜悅、激動之情,最好借藍天麗日、紅桃綠柳、彩蝶飛鳥等自然景物進行渲染。景物與情感一致,二者才能水乳般交融起來。
2.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點。自然景物也有其各自的特點,抓住景物的某一特點,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細細描寫,突出景物的狀、色、味以及景物之間的聯(lián)系,才能表現(xiàn)出景物的獨特性,也才能更好地借助景物描寫傳達出作者彼時彼地的感情。
3.要善于聯(lián)想和想象。確切地說,寫作離不開聯(lián)想和想象,寫景尤要張開聯(lián)想和想象的雙翼,調(diào)用各種修辭方法和表現(xiàn)技巧,以求更加準確、傳神地描寫出景物的特性,從而也讓感情的抒發(fā)更真切可信。
“文貴情真”,沒有感情的文章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必要。無病呻吟、裝腔作勢、矯情造作,都是作文大忌。但有了感情而不能巧妙地表達出來,也是枉然。所以,我們要掌握一些抒發(fā)感情的技巧,讓我們真摯熱烈的感情借助靈動的文字感染讀者吧。
(作者單位:河南省方城縣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