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爽
摘 要:市政道路保持通暢平整是城市硬環(huán)境建設的基礎的指標,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交通流量不斷的增加,在市政道路的建設過程中,采用最廣泛的路面結構為半剛性基層瀝青砼路面,其主要的優(yōu)點是:施工工期比較短、平整性較好、無接縫、養(yǎng)護和維修比較方便等,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路面裂縫現(xiàn)象,這嚴重的影響了道路通行的安全性,所以要加強對于路面裂縫的控制,保障道路通行的暢通安全性。 本文分析裂縫成因并提出防治對策。
關鍵詞:市政道路;裂縫;防治
一、市政道路裂縫的成因
1.結構性破壞裂縫。結構性裂縫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超載所引起,超載破壞了路床的穩(wěn)定性,沒有足夠的強度來抵制外力作用,導致裂縫的產生,為貫穿性裂縫。沉陷裂縫的產生非荷載原因是由于結構地基土質不均、松軟,或是回填土壓實度不符要求,或是浸水而造成不均勻沉降。沉陷裂縫的產生荷載原因可能局部受荷偏大,超過其承載力。此類裂縫都為貫穿性裂縫,其走向與沉陷情況有關,一般沿地面垂直或是30-45°角方向發(fā)展,較大的沉陷裂縫,往往有一定的錯位,裂縫寬度與沉降量成正比關系。
2.溫度裂縫。溫度裂縫一般產生于溫差變化較大地區(qū)或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中。晝夜溫差大,導致混凝土內部及表層熱脹冷縮不協(xié)調,產生一定的拉應力,拉應力超過砼的抗拉強度,產生裂縫。大體積砼內部水化熱大,由于砼體量大,大量的水化熱聚集在混凝土內部不易散發(fā),導致內部溫度急劇上升,而砼表面散熱較快,當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超過25℃,產生的拉應力超過砼的抗拉強度,就產生溫度裂縫。
溫度裂縫通常只在砼表面較淺的范圍內產生,裂縫走向無規(guī)律,裂縫寬度不一,受溫度變化影響較為明顯,冬季較寬,夏季較窄。高溫膨脹引起的混凝土溫度裂縫通常中間粗兩端細,而冷縮裂縫的粗細變化不太明顯。此種裂縫的產生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凍性,抗疲勞及抗寒性,從而影響耐久性,
3.干縮裂縫。干縮裂縫的產生在于混凝土內外水分蒸發(fā)程度不同而導致不同變形結果,混凝土表面受外部各種條件影響水分揮發(fā)速度快,變形大,內部濕度變化較小,變形也較小,較大的表面干縮受到砼內部的約束產生較大的拉應力而產生裂縫。相對濕度越低,水泥槳體干縮越快,干縮裂縫越易產生。干縮裂縫多為表面性的平行線狀或網(wǎng)狀淺細裂縫,寬度多在0.005-0.2mm之間,大體積砼表面常見,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布置。干縮裂縫影響抗?jié)B性,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干縮裂縫產生與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用量,材料的性質和用量、外加劑的摻量等諸多因素有關。
4.塑性裂縫。塑性裂縫是混凝土凝結之前,表面因失水較快而產生的收縮。塑性裂縫一般在干熱或大風天氣出現(xiàn),裂縫一般多呈中間寬,兩端細且長短不一,互不連貫狀態(tài)。較短的縫長只有20-30cm,較長的可達2-4m,寬度1-5mm。其產生的原因為混凝土終凝結前幾乎沒有強度或強度較小,受高溫或較大風力影響,砼表面失水過快,造成毛細管產生較大的負壓而使砼體積急劇收縮,而此時的強度又無法抵制其本身的收縮應力,因此產生龜裂。
5.疲勞裂縫。疲勞裂縫是受到車輛荷載反復作用和周期性環(huán)境溫度變化的影響,混凝土逐漸松散,內部抵抗力不足以抵制外界的反復作用而產生的裂縫。
6.反射裂縫。由于路基有裂縫,瀝青面層在使用中裂縫位置處容易產生開裂,形成反射裂縫。反射裂縫的產生和發(fā)展是由于溫度變化和行車荷載及兩者的綜合作用所致。由溫度變化引起的反射裂縫稱為溫度型反射裂縫,有荷載引起的反射裂縫成為荷載型反射裂縫。當車輪荷載位于裂縫上方時,裂縫兩側無相對移動或相對移動較小,由于裂縫處的半剛性結構層不能承受拉應力,所以裂縫處頂面瀝青層中彎拉應力最大,容易形成彎拉型反射裂縫。當車輪荷載位于裂縫某一側時,裂縫兩側產生相對位移使得瀝青面層中的剪應力增大,造成剪切型反射裂縫。溫度型反射裂縫主要是橫向裂縫。反射裂縫的產生加快路面的老老化,縮短瀝青路面使用壽命。
二、市政道路裂縫的防治
1.結構性裂縫防治。(1)防止超載,或者在設計時考慮對路基工作區(qū)的深度加大一些,以防患于未然;(2)對松軟土、填土地基等路床部位在上部結構施工前夯實,達到密實度指標的要求;(3)保證模板由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且支撐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勻;(4)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地基被水浸泡;(5)模板拆除時間不能太早,拆模先后次序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實施。
2.溫度裂縫防治。(1)盡量選用低熱或中熱水泥,減少水化熱;(2)降低水灰比,控制在0.55以下;(3)減少用水量,摻加減水劑;(4)高溫季節(jié)搭設遮陽板等輔助措施,控制砼的升溫,降低澆筑混凝土入模溫度。
3.干縮裂縫防治。(1)采用中低熱水泥和煤灰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2)控制水灰比,減少用水量,摻加適量的減水劑;(3)嚴格控求砼配合比,控求用水量,用水量不能大于砼配合比設計所規(guī)定的用水量;(4)加強早起養(yǎng)護工作,并適當延長砼的養(yǎng)護時間;(5)合理設置收縮縫。
4.塑性裂縫的防治。(1)選用干縮值較小、早期強度較高的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2)嚴格控制水灰比,摻加高效減水劑來增加砼的和易性、塌落度,減少水泥及水的用量;(3)高溫和大風天氣要設置遮陽和擋風設施,及時養(yǎng)護;(4)及時覆蓋塑料薄膜或者潮濕的草墊、麻片等,保持砼終凝前表面濕潤。
5.疲勞裂縫的防治??刂祈诺缆访鎸淤|量,控制裂縫。
6.反射裂縫的防治。設置應力吸收層,防治反射裂縫;(1)在基層與面層之間鋪橡膠瀝青中間層、預制織物膜帶條、土工織物或土工格柵中間層、低粘度瀝青混凝土層等均勻應力吸收層;(2)采用應力吸收薄膜,對減緩反射裂縫的產生與擴展有明顯的效果,可使裂縫處相對位移產生的應力傳到面層時大為減少,明顯降低應力強度因子。而吸收薄膜的彈性模量越低,防裂效果越好??梢姂Ρ∧x用低模量搞韌性、大變形率的材料為好。就目前常用的材料而言,土工織物與瀝青橡膠薄膜的彈性模量都較低,變形率較大。不存在低溫脆裂問題,效果更佳;(3)用土工格柵加筋瀝青路面的主要功能,能有效控制車轍、反射裂縫和疲勞裂縫,不同類型格柵性能顯著不同;(4)橡膠瀝青吸收膜,是使用廢橡膠磨細的粉與熱瀝青攪拌后施與面層中間,形成一薄膜或與砂石成一薄膜層。有實驗結果表明,此應力吸收層在面層中間效果最佳。
三、結語
通過對裂縫成因的科學分析,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一定能夠減少裂縫的產生,延長市政道路的全壽命周期,提供經(jīng)濟及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李經(jīng)寶.探討市政道路瀝青路面裂縫的產生與防治[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05(24):140-148.
[2]管旭日.市政道路掘路修復工程的常見病害與對策[J].中國市政工程.2010,08(08):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