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達
摘要:如何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練習的實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本文提出了三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即課前精心備課,巧妙設計課堂練習的內容;課堂中靈活組織,巧妙安排課堂練習的方式;課堂練習的巧妙評價,及時反饋。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課堂練習;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3-0084
在教學中,如何提高數(shù)學課堂練習的實效性,向課堂45分鐘要效益,有效地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一、課前精心備課,巧妙設計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的內容是決定課堂練習效果的前提,沒有好的、合適的練習內容就不會有好的練習效果。從課堂練習的內容設計上看,我們在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設計的練習內容不全面,不能涵蓋課堂教學的重要知識點和基本的思想方法,即使學生完成了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也達不到充分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效果,有時某一類型題目反復出現(xiàn),造成學生“熟而生厭”。2. 設計的題目多,練習量大,搞“題海戰(zhàn)術”,學生課堂練習的時間不夠,導致完成不了所有的練習題,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3. 設計練習時沒有深入調查分析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間的學習差異,練習題沒有層次性,不能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原則。4. 設計練習時不能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方面的要求,練習題要么太簡單學生一看就會,要么就是難度較大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這樣的練習題沒有梯度,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5. 練習題內容背景設計單調、趣味性不強,引不起學生的興趣。
數(shù)學練習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重復接觸,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發(fā)展思維的一種經常性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交流的一個窗口。巧妙的練習設計,能使教學有喜有得。對數(shù)學課堂練習內容的設計,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深深體會到:(1)練習的量要適當,要盡量覆蓋整節(jié)課的知識點,保證內容的完整性和科學性,技能的典型性,選題的針對性,要充分考慮練習的實用性、以及練習的檢測功能和思維訓練功能;(2)練習應體現(xiàn)層次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給每一個學生提供思考、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及成功的機會。一般情況下,一堂課的練習設計有:基本練習(鞏固知識)——提高練習(形成技能)——綜合拓展(發(fā)展能力),當然有時也根據(jù)課的不同需要,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如計算課的改錯題,概念課的易混辨析題,習題課的變式題,幾何課的操作題等;(3)練習題內容和背景要豐富多彩,具有趣味性,數(shù)學是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它設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練習的內容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盡量從學生身邊的事物當中尋找練習的內容和背景。
二、課堂中靈活組織,巧妙安排課堂練習的方式
新課標強調:數(shù)學學習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必須是開放而多樣的。靈活多樣的課堂練習方式是提高課堂練習實效性的有效途徑。從課堂練習的方式來看,我們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 課堂練習的呈現(xiàn)方式單一,主要依靠的是教材中的配套練習,或是給學生發(fā)一張試卷,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2. 課堂練習中缺乏競爭機制,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3. 課堂練習的時間安排不合理,有的教師是半個課時講,半個課時練,講練脫節(jié),使練習達不到預期的目標。4. 學生做課堂練習時,教師強調、指令太多,妨礙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教師應該與時俱進,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根據(jù)教學的不同內容和要求,課堂練習的方式應多樣化,要充分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除課堂練習的呈現(xiàn)方式靈活多樣以外,還可以將教材中配套練習的題型進行加工或變式,如可編成:
(1)口頭練習——口頭練習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注意力,能加強學生記憶力、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快速、省時等優(yōu)點。設計口頭練習要注意做好以下幾個結合:與當天所學內容相結合;與當天所學內容有關的知識相結合;與常用公式、定理、法則相結合;與運算技能技巧相結合??陬^練習可采用指定學生回答、搶答、自主選擇問題回答等方式進行,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筆頭練習——筆頭練習是指書面練習或板演練習,其作用主要是練理解、練熟練、練準確、練技巧,同時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的書面表達。這類練習可采用指定學生板演,分組討論后推薦小組長板演,利用多媒體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練習,學生自主選擇練習題進行板演等方式進行。
(3)操作練習——操作練習主要指借助工具或材料進行的各種練習,它具有直觀性強的特點。這類練習的主要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概括等能力。常見的操作練習有:作圖(畫圖)訓練、學具或教具制作訓練、完成實驗報告等。另外,利用電腦教學軟件(如《幾何畫板》)進行探索性練習,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精神。
在組織課堂練習時還可采取定時定量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向時間要效益;或采取定時不定量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各盡其能,給他們提供自我發(fā)展的空間;也可采取定量不定時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收獲,不放棄任何一位“學困生”。
三、課堂練習的巧妙評價,及時反饋
為使評價更為有效,課堂教學效果能得到及時的反饋,筆者在課堂中對學生的練習采用:抽樣批改、逐級批改、個別批改、學生自改、同桌互改、同組輪改、電腦批改等多種方式進行,營造出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另外,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存在差異的,因而對分層設計的練習,可將練習分成若干組,對優(yōu)、中、差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分層進行評價,讓所有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有所獲。
數(shù)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有思考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不是做題的機器,所以教師應正確的樹立新型的數(shù)學教學觀念,落實新課程理念,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加強課堂練習改革,提高課堂練習的實效性和反饋的及時性、準確性,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并提倡探索創(chuàng)新、自主選擇,讓學生的知識在練習中升華,技能在練習中掌握,能力在練習中形成,思維在練習中發(fā)展。
(作者單位:廣西崇左市江州區(qū)和平中學 5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