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勝鳳
摘要:本文介紹了如何設計實效的英語閱讀課的讀后活動來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技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品德,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和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讀后活動;語言技能;情感態(tài)度;文化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3-0024
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包括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綜合能力素質這種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遺憾的是,目前有些高中閱讀教學離這一目標相距甚遠。大多數教師在閱讀課教學中非常重視讀前的導入和讀中對課文語言的講解、語言形式的訓練,而忽視了發(fā)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綜合能力。筆者認為讀后活動的設計就是這方面的一個有效補充。
讀后活動是環(huán)繞閱讀內容、深化鞏固知識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盡可能地充實閱讀內容的內涵和外延,拓展閱讀內容,設計各種活動,使得學生不僅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學習內容,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并且能夠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fā)展心智、拓展視野和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
一、關注學生語言技能發(fā)展的讀后活動
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閱讀教學是全面訓練學生的語言技能,聽、說、讀、寫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閱讀,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感知新的語言現象,如獲取作者要傳遞的信息和表達的思想,發(fā)現和學習表達主題內容所需的語言現象。讀后活動的設計要使作者所用的表述框架和語言結構成為學生的語言結構,就這一主題內容進行敘述、說明或議論,從而促成口筆頭表達能力的提高。圍繞這一目的,可設計的教學活動有:
1. 口頭復述式活動
復述不同于背誦,不是簡單地讓學生重復學過的內容,而是讓學生把看到和讀到的新知識、新內容、新結構經過分析、理解、記憶、歸納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對所學語言進行加工,用自己的語言口頭表達出來。這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有效教學方法。
(1)教師可以歸納時間線索,幫助學生復述:例如,學了NSEFC Book 1 Unit 4 的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后,讓學生根據before the earthquake → during the earthquake → after the earthquake這個時間線索,假定自己就是故事中的某一人物來進行復述:
Suppose you were a villager, tell us the signs before the earthquake.
Suppose you were a survivor, tell us the damage done by the earthquake.
(2)教師可以根據故事類記敘文的六要素(time, place, characters, cause, process, result)來設置問題,幫助學生復述。
(3)教師還可以在學生掌握課文內容并有了一定量的信息輸入之后,給學生創(chuàng)造情境,就課文情境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真實地運用到情境交際中,達到鞏固知識與信息輸出的目的。
2. 寫作式活動
(1)寫SUMMARY,通過這個活動,學生不僅能加深了對學習內容的了解,而且能夠獲得學習策略,學會如何進行總結和歸納。對于學生概括有困難的文章,教師也可以將文章的整體結構呈現出來,空出一些語言信息點,讓學生根據原文內容將其補充完整。
(2)續(xù)寫。比如可以讓學生結合閱讀內容,展開聯想、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進行續(xù)寫。例如NSEFC Book 2 Unit4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的讀后活動可以設計如下:From her experience, Daisy learned a lot. After flying back, Daisy thought a lot. She decided to give a proposal to her schoolmates and call on them to protect wildlife. Write down your proposal.
閱讀課文是寫作素材的集聚地,教師可以挖掘課文這種寶貴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模仿所學課文進行各種寫作的訓練,不僅可以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而且還能培養(yǎng)寫作表達的能力。教師可以設計問題,幫助學生勾勒文章的框架。
二、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發(fā)展的讀后活動
以主題內容形式出現的閱讀材料不僅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載體,也是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良好品德和健康情感的載體。在讀后活動中,教師要充分挖掘閱讀材料這一面的價值,將語言學習和運用、英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人格發(fā)展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分析人物的人生軌跡或評議人物的性格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感悟偉大出于平凡,勤奮、努力、持之以恒是成功人生的秘訣等。在學習一些熱點問題,如環(huán)境、能源、污染、科技等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從而提高他們對人類共同問題的關注度,培養(yǎng)他們分辨是非和觀察社會的能力,增加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也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發(fā)揮想象,達到豐富學生情感世界的目的。
1. 社會熱點評議活動
例如,NSEFC Book 8 Unit 2 的 Cloning: Where Is It Leading Us? 的讀后活動可以就克隆的利與弊組織一場辯論。Topic: A Debate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loning.
2. 創(chuàng)設情境活動
以情境為中心,以情感為紐帶,以活動為中介,以思維為核心,以想象為手段是情境教學的特征,在讀后階段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活動,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的目的。
例如,NSEFC Book 6 Unit 3 Advice From Granddad的讀后活動可以這樣設計: group discuss, every member giving at least one idea, the reporter writes down all the ideas, then some groups will be asked to give a report or represent a dialogue.
Situation: Suppose your father/ your teacher is a smoker, how will you persuade him to quit smoking?
通過集體討論或者角色扮演以及在情景設置中認識到抽煙的危害,引出如何勸告各種不同身份的人戒煙這一重點功能項。以此激發(fā)學生的生活經驗,喚醒學生關注健康問題、關心身邊人的意識,學習中滲透道德教育,一舉兩得。
三、關注學生文化意識發(fā)展的讀后活動
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英語教學中,文化主要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慣、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利于培養(yǎng)世界意識,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教師在閱讀課教學中要重視讀后活動,幫助學生拓展視野,提高他們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銳感和鑒別能力。
在閱讀NSEFC Book 6 Unit 2的 A Few Simple Form of English Poems后,要求學生總結英國詩歌的特點以及與漢語詩歌的差異,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欣賞英語詩歌,增進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再如:NSEFC Book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NSEFC Book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 的讀后活動,教師可指導學生上網或去圖書館查閱、搜集有關加拿大、英國的政治、經濟、地理、人文、城市等方面的資料,編制小報或板報,加深對講英語國家和英語的了解,感受異域文化。
四、關注學生合作能力發(fā)展的讀后活動
在閱讀課讀后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小組活動”,鼓勵學生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評價,讓學生相互交流、分享經驗、彼此啟發(fā)、互助合作,獲得與人合作共事的意識和能力。例如NSEFC Book6 Unit 3 HIV/AIDS: Are You At Risk? 的讀后活動是要求學生學設計海報或手抄報。讓學生把文章中學過的關于艾滋病如何防治的內容作一個回顧和升華。Suppose the Students Union require you to design a poster about how to publicize AIDS and how to treat the infected people. Now work in groups of four to design the poster. Your poster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parts:1. A slogan, a picture. 2. Introduction of some information about AIDS. 3. Knowledge about how to prevent from AIDS. 4. Opinions about how to treat the infected patients.
當然,為了提高小組活動的有效性,教師要進行合理分組,對小組成員進行角色分工,明確每個人的任務,然后根據任務進行小組活動學習,最后通過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等評價方式對小組和個人加以評價,以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增加小組凝聚力的目的。
五、結束語
讀后活動是體現課堂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設計的活動既要與學生的水平相當、貼近學生生活,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其次,讀后活動是學生用來鞏固和發(fā)展所讀內容、擴大對所讀話題認識的重要途徑,設計出來的任務應避免只是簡單地重復課文內容,而要具備認知的挑戰(zhàn)性,從而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設計實效的讀后活動需要教師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學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必須充分備課,才能使課堂活動順利實施,才能使學生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方面得到發(fā)展的同時,情感上也逐漸成熟、文化意識上也漸趨豐富,從而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 肖 鋒.學會教學——課堂教學技能的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2] 陳 勇.新課程有效教學疑難問題操作性解讀——高中英語[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3] 梁承鋒,臧學運.走進高中英語教學現場[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第四中學 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