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磊
摘 要:強化高中歷史基礎知識的教學既要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的情境,有效運用歷史材料,還要教給學生“學法”,激發(fā)起學習興趣。
關鍵詞:高中歷史 基礎知識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121-01
歷史的素養(yǎng)和歷史的視野在人的人文素養(yǎng)中占據(jù)重要位置。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性主義者弗朗西斯·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中國現(xiàn)代頗負盛名的詩人、歷史學家陳寅恪也曾說過“讀史早知今日事”。而作為既感性又理性的高中生而言,不斷豐富他們的歷史基礎知識,在一定程度是在不斷提升他們的歷史素養(yǎng)和開拓他們的歷史視野。但科學技術的進步,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都在要求著我們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強化歷史基礎知識的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 情境探究——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
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只會讓更多的學生昏昏欲睡。為了革除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弊端,我們可以通過情境探究,創(chuàng)設鮮活生動的歷史情境,將豐富的歷史基礎知識慢慢融入書本內容中去,并用生動具體的情境來呈現(xiàn),觸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并在輕松愉悅的動態(tài)化環(huán)境中去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讓課堂充滿趣味性和靈動感。就拿現(xiàn)行高中歷史教材中的《戚繼光抗日倭》一課而言,老師可從播放電視史劇《戚繼光》里面的幾個精彩片斷入手,刺激學生的直觀感覺,使他們生發(fā)興趣,繼而運用多媒體先進技術編寫歷史圖片劇,將相關的歷史圖片、影像、文字和語言,一些重要的基礎知識,時代背景等情感教育素材有機整合,還學生一個真實的歷史情境,促成學生情感世界的生成。但這也需要根據(jù)實際行動而定,有時候學生要根據(jù)自己的探索了解歷史事件的曲折緣由,就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研究探尋;當遇到較難理解的內容時,老師要及時進行啟發(fā)、疏導、點撥,將放映的內容與課本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此時,學生不是麻木聽取并接受老師的灌輸,而是開動自己的大腦去探尋,學生入“境”生“情”而觸發(fā)樂趣。
2 積極創(chuàng)新——有效利用歷史材料
隨著現(xiàn)代科技水平的發(fā)展,歷史材料的呈現(xiàn)形式日益多元化,有文獻形式的、有圖片形式的、有真實視頻記錄的,還有紀錄片和電影等形式,老師可以根據(jù)課本重點內容,歷史基礎知識中的“疑點”和“難點”,學生個性心理及興趣愛好等條件來選取適合的、意義深刻的歷史材料。例如,在教學《戊戌變法》這個內容時,老師可以運用適量的紀錄片、文獻,其中也可以添加時代背景,與同時期的西歐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發(fā)展狀況進行強烈對比,通過對比來深化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理解。
3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唐朝著名詩人韓愈在《師說》中有寫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熑绾巍笆凇焙谩皹I(yè)”,要講究方式方法,學生如何“解”好“惑”更要講究方式方法,方法從何而來?當然要依靠教師的指導、教化。有這樣一則故事:兩個饑餓無比的年輕人在路上遇到一個人手拿著釣竿,后背背著一簍魚的老人,老人可憐他們,就將手中的釣竿與魚贈與他們,兩個年輕人就一人拿著釣竿,另一人拿著魚分道揚鑣了。至于結果,就是大家都能預料到的:拿魚的人吃完魚后就餓死了,拿釣竿的的年輕人尋到了海邊,靠釣魚為生,最后過著幸福的生活。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老師給予我們的知識就像簍中的魚,是有限的,是不能隨著學生的成長而產生任何遞增變化的。但“釣竿”不同,它是可以時時刻刻都能給予學生幫助,促進他們成長的。我們老師不可能時時刻刻或者將全部、所有的高中歷史基礎知識都一一講解給我們的學生聽,也不可能將知識都展現(xiàn)在大屏幕上??尚械霓k法就是,教給學生攫取知識的方法,是給他們“魚竿”,而不是只給他們“魚”。只有學生找到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他們思維能力才是無窮大的。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分析思考:如何尋找相關書籍,如何有效吸收書中知識,如何分析解答心中疑慮,如何夯實歷史基礎知識,讓他們自己探討,這對學生掌握科學的歷史學習方法是大有裨益的。
4 興趣的力量無窮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身為教師,我們都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只要學生感興趣,做任何人事情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鬃釉唬骸爸蝗绾弥弥蝗鐦分本褪沁@個道理。其實興趣就是最好的動力,這種潛在的動力可以讓學生對學習充滿激情和力量,它可以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給予更多的專注,付出更多的汗水。至于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也是考驗老師的一個重要課題。歷史老師必須要具備豐富的歷史知識,還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讓其幽默風趣或者啟發(fā)煽情的語言,引人入勝的情境探究或者與學生的真誠交流等,都可以巧妙地以不同的形式呈現(xiàn)在歷史課堂教學之中。歷史教材中的激趣點很多,比如:歷史事件、史實傳說、歷史題材影視作品等等都是學生津津樂道的內容,這些內容對現(xiàn)實還有一定的影射作用,我們可以放手讓學生講講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說說史實傳說的教育意義,談談影視作品運用歷史知識針砭時弊的藝術技巧。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筆者將會繼續(xù)探究更多、更好、更切合歷史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能力的教學方法,不斷加強歷史基礎知識的教學。值得注意的是,筆者強調歷史基礎知識的教學,并不否定在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更不否定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我們應堅持史論結合、學用結合的原則,引導學生學好歷史基礎知識,并運用其分析問題,提升歷史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張顯鵬.對“讀圖時代”高中歷史新課程的解讀[J]讀與寫,2013(5).
[2] 管海燕.高中歷史基礎知識教學的探究[J].高中生學習,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