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5日,NASA發(fā)射了一個815千克的鋼鐵“生物”——旅行者1號,在30多年后的今天,它仍然孤獨地前行在黑暗的宇宙中。它用了數十年,取得了難以逾越的成就:
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飛行器,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第一臺讓我們看清楚木星、土星及其衛(wèi)星的探測器。
現在它已經進入了冰冷的星際空間,一邊飛行一邊傳送微弱的信號回地球。
科學家說,探測器上攜帶兩枚核電池,能夠保證它繼續(xù)飛行至2025年。一旦電池耗盡,旅行者1號將繼續(xù)向銀河系中心前進,再也回不來了。
1990年,旅行者1號剛完成首要任務,NASA 發(fā)出指令,指示其向后拍攝探索過的行星。NASA最終從這個動作中編譯出一組60幀的照片,制作太陽系全家福。
當中一張照片剛好把地球攝于鏡內。地球在這張從40億英里(約合64億公里)外拍攝的照片中,只是在粒狀照片里的一個渺小“暗淡藍點”。
這張照片使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博士得到靈感,寫成了《Pale Blue Dot》(暗淡藍點)。以下為書中經典內容選摘。
再看一下這個點吧。
它在那里。那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一切。
在它上面,有你愛的每個人、你認識的每個人、你聽說過的每個人。歷史上的每一個人,都在它上面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所有我們的歡樂和痛苦,所有言之鑿鑿的宗教、意識形態(tài)和經濟思想,所有獵人和強盜,所有英雄和懦夫,所有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和毀滅者,所有的皇帝和農夫,所有熱戀中的青年情侶,所有的父母、滿懷希望的孩子、發(fā)明者和探索者,所有精神導師,所有腐敗的政治家,所有“超級明星”,所有“最高領導人”,所有圣徒和罪人,從人類這個種族存在的第一天起——都發(fā)生在這顆懸浮在太陽光中的塵埃上。
地球是宇宙競技場中的一個小舞臺。
那些將軍和帝王,那些成敗和榮辱,那些血流成河,那些霸業(yè)和輝煌,不過只發(fā)生在這個點上的一部分地區(qū),轉瞬即逝。
想想這個小點上,一個角落的居民對另一個角落的居民,往往會表現出無限的殘忍,無所不在的誤解,互相殘殺的熱切,以及難以化解的仇恨。
我們故作姿態(tài),我們自以為很重要,我們自欺欺人地認定人類在宇宙中的特權地位,這一切都被這個白光中的小點推翻了。
我們的星球是宇宙無邊的黑暗中一顆孤獨的塵埃。
茫茫黑暗中,無盡的未知,我們一點都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幫助。
地球是迄今為止,唯一的已知存在生命的地方。
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人類也不會找到其他可以移民的地方。
訪問其他星球,可以做到。定居在那里,沒有可能。
不管是否接受,目前地球是我們僅有的立足之地。
據說天文學是一種令人謙卑、塑造人格的科學。
也許這張表現我們的世界是如何渺小的照片,是人類愚蠢自負的最好證明。
對我來說,它更表明,我們人類之間必須友善相處,珍惜和保護這個暗淡的藍點。它是我們唯一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