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軍
小中見大,是通過小的角度反映大的主題。如透過一花一木,感受自然的美好,透過一言一行,展示人物的情懷:透過尋常小事,揭示生活的道理。這種技巧。在記敘文中運用極為廣泛,甚至是不少高分作文出彩的捷徑。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做文章。
一、用具體事件。形象詮釋重大問題。在社會上,我們渺小得像一粒粒塵埃,然而從我們身上卻又不難看出社會的文明程度,這便是平時所說的小中見大。正如評說國人的素質(zhì)時,有人會從埃菲爾鐵塔邊扔下的一片片垃圾說起,有人會從曼谷飛往南京飛機上的無理取鬧說起。對于中學(xué)生而言,寫作較為復(fù)雜的記敘文時,從身邊小事切八,不僅容易下筆,還可以收到滴水生輝的效果。題為“愿生命靜好”的考場佳作,意在表達(dá)對和諧社會的贊美,然全文并沒有出現(xiàn)“和諧”兩字,只是用三個段落串起了“書店風(fēng)景““靜美小巷”及“公車偶遇”等三個具體的生活場景。下面這個片斷,就較為精彩:
每次坐上公交車,心情總不大好,擁擠的乘客,嘈雜的車廂,還有不耐煩的司機。改變我想法的是一位普通的公交車司機,第一次遇見她是一個盛夏的午后。我頂著太陽曬了挺久,上車時心情頗不爽。見到駕駛座上的她卻不由眼前一亮。她穿著質(zhì)地不錯的長裙,簡單的白布鞋,頭發(fā)整整齊齊拔到腦后,綰成一個鬢。最令人怦然心動的是,她的嘴角始終浮著一個淺淺弧度,那份自在與閑適,讓人疑心她不是在工作,而是在游賞,泛舟湖上。
作者筆下的這位公交車司機,宛如一位引領(lǐng)我們“泛舟湖上”的天使,無論是其素美的衣著,還是其微笑的面容,均有讓人怦然心動的效果,這不正是和諧社會的縮影么
二、用細(xì)小角度,巧妙反映整體風(fēng)貌。無論寫人還是敘事,切八角度的選擇均至關(guān)重要。應(yīng)該如何選擇角度呢?一般而言,應(yīng)該學(xué)會在“小”宇上做文章。如講述人物故事時,你可以通過雕琢人物個性鮮明的一個點或一個面,反映其精神風(fēng)貌與美好情懷。如《父親的自行車》《在爸爸的背上》《老師的手》《媽媽的囑咐》等佳作,透過標(biāo)題便可以感受到人物的魅力。獲獎作文《奶奶的窗花》,便以“窗花”為切八點,串起了自己成長路上與奶奶交往的美好故事。下面這樣的內(nèi)容,是不是有幾分與眾不同呢?
她坐在靠背椅上,戴著老花鏡,半低著頭,專注地干著她那藝術(shù)活。你來了,她微微笑一下,禮節(jié)性地將我們領(lǐng)進屋。又急匆匆地拿起了她的小剪刀。隨著清脆的“咔嚓咔嚓”聲,那小剪刀又靈活地飛舞了起來,一張張火紅的紙張,就像一個個精靈在她的手上跳著歡快的舞蹈。一刀一刀,格外小心,格外靈巧。她身邊的小筐里。永遠(yuǎn)是滿滿的窗花。我讓她休息一會兒,她總是說:“人家都等著上墻呢,讓人等著不好意思?。 ?/p>
這個描寫奶奶剪窗花的片斷,或聚焦人物神態(tài),或描寫人物動作,或敘述人物語言,通過幾個細(xì)節(jié),讓奶奶善良友愛的形象躍然紙上。如此材料,可謂不落俗套。
三、用尋常細(xì)節(jié)。透露人物美好情懷。記敘文,幾乎離不開細(xì)節(jié)描寫,細(xì)節(jié)描寫越成功,文章會越精彩。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不失為典范之作。讀過之后,誰會忘記父親越過鐵道為“我”買橘子的畫面呢,無論是對人物形象的刻畫,還是對父親越過站臺時一“探”一“穿”、一“攀”一”縮”動作的描寫,均讓人宛如親見??v使時光流逝,這樣的細(xì)節(jié)依然能夠讓人潸然淚下。佳作《阿錦的黑白記憶》里的這一細(xì)節(jié)便值得借鑒
阿錦漸漸長大,她開始渴求穿上漂殼的小花裙,歡心雀躍地跑去照相館,倚在父母懷里,照上一張全家福。她嘟著嘴。賣力地?fù)u著父親的手臂。父親皺了皺眉,照上一張相,就意味著這個月的飯萊無法合阿錦的心意,倘若她眼淚漣漣,嚷看要吃肉的話?父親望望撒嬌的阿錦。寵溺的眼神不言而喻,他彎下腰去。抱起阿錦,說:“好,阿爸周末帶你去照相!”
這段文宇里。阿錦一。跑“一“倚”、一“嘟”一“搖”之中展示出的快樂與幸福。父親一“皺”一“彎”一“抱”之中傳遞出的艱辛與關(guān)愛,將美好親情展示得淋漓盡致。一篇文章。能夠擁有這么幾個生活細(xì)節(jié),情感自然會充沛動人,評分自然會勝人一籌。
[佳作展示]
想起小江那雙手
湖南省益陽市一中昌采怡
在我的家鄉(xiāng),春天幾乎是在雨水中度過的。不過有意思的是。撐著那把小花傘,深一腳淺一腳地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總?cè)菀紫肫鹦〗蠋煟肫鹚请p寬厚的大手。
我上學(xué)的那所學(xué)堂,坐落在群山之中。學(xué)堂離家不遠(yuǎn)。只是兩座山的距離,可真耍走起來,并不容易。一條幽深的小徑。兩旁茂密的樹木,還有那一條似乎永遠(yuǎn)也不枯竭的小溪,對你們來說或許是難得的人間絕境。要是到了春季,這條路就變得有些難走了。小道上的泥濘不說,平日里文靜的溪水頓時會變得狂野起來。湍急的水流經(jīng)常淹沒了兩邊的小路。不過在這種情況,時常能夠看到小江老師的身影。他總是一腳穩(wěn)穩(wěn)地踣在獨木橋上,帶著一臉宛如花開的笑容。向我們伸出那雙粗糙溫暖的大手。一扯一抱,我們便到了溪水的那邊。每每那個時刻,溪邊總會留下一串串歡快的嬉笑聲。
學(xué)堂不小,可幾乎處處留下過美好的回憶。在那幾株碗口粗的楓樹下,小江講過多少動聽的故事。輕輕地?fù)崮菐卓么髽?,小江總有一種難以言傳的自豪,他說這是老江的功勞。小江指著校園后面的幾棵蘋果樹告訴我們。那是他與老江親手載下的。如今校園里蓋了棟樓房,可小江對那株有些陳舊的校舍一點也不嫌棄,他說鄢里的每一片瓦。都是他和老江親手碼起來的。最讓我們驚訝的是,老江竟然還懂木工,不少課桌還是他親自蕺出來的……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總是禁不住好奇地問老江長什么模樣,是不是也有小江一樣牡丹花般的笑臉,是不是也與他一樣有一雙粗糙溫暖的手掌。小江爽朗一笑,當(dāng)然像啦!后來才知道,老江是這里的第一任校長,已經(jīng)退休多年。
年紀(jì)不大的小江,手怎么會那么粗糙呢?這是大伙經(jīng)常議論的話題。厚厚的手繭不說,那裂開的繭皮,在接送我們時總會磨得小手好痛。也難怪,我們就沒有看到小江閑過,春天里架著木梯給蘋果樹剪枝,夏天時爬上屋頂擺瓦片,秋天里拿著一個碩大的掃帚忙個不停地掃落葉。畢業(yè)前的那一年,我們就親眼見他一塊一塊地用磚頭壘出了一個乒乓球桌。還有一點差點忘了告訴你們,他那雙粗糙的手竟然寫得一手好字。在他的引導(dǎo)下,不少同學(xué)還一筆一畫地練過一段時間的書法。在日記中我就寫過這樣的句子:“蘋果樹啊,體要好好地開花,因為小江為你裁過枝條;同學(xué)們啊,你要好好地讀書,因為小江為你砌過球桌……”
離開大山已經(jīng)多年了,如今我依然會偶像想起那所學(xué)堂。想念那條令人心悸的小溪,想念那張磚頭壘起的球桌,想念那棵亭亭如蓋的楓樹。小江,有句話我一直沒有告訴你:我們之所以如此懷念學(xué)堂,那是因為那是你用雙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天堂。
點評:寫老師的文章不少,選擇“手”作為切入角度的并不多。角度不同。下筆也便有了新意。行丈時,無論是溪邊接送還是建設(shè)學(xué)堂,無論回憶老江還是括導(dǎo)習(xí)字,均緊扣人物之手,借助出彩細(xì)節(jié),造就生花妙筆。如幫助學(xué)生過溪時。那一“琦”一“筻”一“伸”之同,便讓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描寫其手時,那一“粗”一“磨”。將老師“手”之粗糙與“愛”之細(xì)膩,刺畫得淋漓盡致而又情感動人。從細(xì)處入手寫人,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