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建渝
【摘 要】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的問題。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如何有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成為現(xiàn)實教學中一個需要廣為考慮的課題,也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一個重點要解決的難題。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教導學生對基礎(chǔ)知識的理解,對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少有提及。因此,提高學生的小學語文成績,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個良好的教學方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技能;提高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學生寫好作文,能夠終生受益。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往往從三年級開始進行就進行寫作教學,教師寫作教學的成果一定程度上代表整個小語教學的成果,而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小學寫作教學的根本目的。
一、小學生寫作技能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較多的培養(yǎng)學生寫作技能的限制性因素,如寫作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化形式化,不重視基本語文知識的積累,學生寫作缺乏真情實感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習指導上不重視開闊學生寫作思路,忽視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等等,嚴重影響小學生寫作技能的培養(yǎng)和寫作水平的提高。有小語研究者將小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歸納為:難字當頭、要求太高、抓得過遲、讀得太薄、寫得太少、重寫輕說、讀寫脫節(jié)、教不得法。事實上,小學作文教學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社會,善于表達,樂于交際,使學生具有實用的寫作能力。寫作技能是一種綜合技能,既有語言方面的寫字、用詞、造句、布局謀篇、潤飾成文的技能,又有思想認識方面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仔細觀察和體驗生活,加深對社會生活的理解、感受的技能。寫作教學作為書面語言表達性的教學,與聽話、說話、閱讀教學相輔相承、相互促進。
二、小學生寫作技能培養(yǎng)的實踐要求
小學生作文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小學語文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應改變傳統(tǒng)寫作教學的理念和教學模式,立足于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學習興趣出發(fā),補充寫作素材,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寫作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想象力與文字表述能力,并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型的寫作,最終達到提高小語寫作教學質(zhì)量與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分析學生學習寫作的過程,本質(zhì)上是一個觀察、記憶、想象、邏輯、整合等多方面能力集中表現(xiàn)的過程,教師指導學生學會寫作,形成寫作技能,必須高度重視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所學知識,將所學知識去實際應用,寫出自己的生活感受。
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使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巧,要求教師要為學生指出寫作學習的方向,幫助他們理清寫作學習的思路,監(jiān)督和檢驗他們對寫作學習內(nèi)容的完成情況,同時從“說、寫、積、改”四個方面指導其提高寫作技能。說是讓學生先用口說出自己寫的作文內(nèi)容;寫是讓學生抄寫要求背誦的課文,寫字工整,寫字正確,寫的分段標點符號正確;積是積累詞匯和佳句;改是形成自改、互改的習慣。
三、小學生寫作技能培養(yǎng)的實踐做法
1.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復雜的腦力勞動,如果小學生沒有寫作愿望,那么習作的教學目的就很難達到。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diào)動寫作積極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幾點:開展豐富多樣的交流活動。我經(jīng)常在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交流活動。有時,我充滿激情地朗讀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有時請學生上臺來自己放聲朗讀;有時要求各組分別圍成一圈兒,每個人都選讀一至兩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組員聽評其作文的長處和短處,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充分肯定的評價中,在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學生逐步樹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覺得自己行。我還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編輯出版作文集。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優(yōu)秀作文變成了鉛字,漂亮、工整地從打印機打出,再配上美麗的、富有聯(lián)想的插圖,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在班會課上,組織學生互相借閱、討論、評議,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生有了寫作的欲望教師一定要給予保護,即使有些學生寫的是“三言兩語的流水賬”教師也不要責備求全,讓學生感到寫作不是“難于上青天”,這樣才會大大增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2.注重基礎(chǔ)語文知識教學。基礎(chǔ)語文知識的教學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單憑短暫的課堂教學很難達到較好的效果。語文教師需要采取各種教學措施加強語文基礎(chǔ)知識教學。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認真觀察各類與語文有關(guān)的生活情節(jié),積累語文知識。比如,識別廣告牌、學習查字典、在課外時間多讀有益的課外書、開始接觸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與外國名著,增加文學修養(yǎng)與基本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
3.組織有生活體驗性的寫作活動。作文教學專家李白堅認為:“任何生活和學科都可以從作文中找到表現(xiàn)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就可以從任何生活和學科中找到體現(xiàn)自己的豐富內(nèi)容?!弊魑慕虒W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提高學生認識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獨特的、敏銳的觸角去感受世界,在感悟中去發(fā)現(xiàn)美,進而去表現(xiàn)美,讓作文回歸生活,讓個性回歸作文。
4.教給學生寫作積累的方法。一是在平時要求學生準備積累本,指導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搞搞摘抄,積累詞語;讀讀文章,找到“寫作的模樣”,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引人深思的現(xiàn)象,抓住細微的“小事”,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的一瞬,動腦筋思考,寫成日記。二是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積累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名言名句,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和精彩片段,積累課內(nèi)外、國內(nèi)外的優(yōu)美詩文,積累文學文化知識等。
5.寫好日記,循序漸進。積累素材,由易到難,寫日記是提高小學作文的必經(jīng)之路。要使學生能夠掌握、運用日記,學生形成寫日記的習慣,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幫助學生學好語文,陶冶情操,還必須遵循以下幾點:要使學生真正掌握、運用日記這一文體,還需要我們老師在四至六年級,連續(xù)不斷,持之以恒地進行日記的訓練指導,使學生形成記日記的習慣,幫助學生鞏固運用所學語文基礎(chǔ)知識,提高學生認識事物及記敘描寫的能力,并為作文積累豐富的素材。日記作為學生學習語文及其他方面都有極大幫助的這一文體,要使學生終身享用,我們只有在教學訓練中,按照規(guī)定的訓練要求做到循序漸進。在訓練中對學生記日記的數(shù)量要求達到循序漸進。對學生來說,只要求在一定時間內(nèi)記記日記,四年級時可規(guī)定每周每人至少寫三篇,老師要定期在一定時間收閱,形成慣例。在訓練記日記的內(nèi)容上要循序漸進。因小學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特點都各不相同。因此,第一學段的學生只要求他們把句子寫通順,第二學段的學生應把訓練的重點放在格式的規(guī)范和怎么記一件事情上,第三學段放在要有一定的條理上。這樣,使學生的日記訓練由低學段向高學段不斷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毛里色.《新課程·小學》,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