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較2013年上升了0.2個百分點,全民閱讀大環(huán)境下,國民閱讀良性發(fā)展。暢銷書的歷史代表著國民閱讀史,本篇論文通過對開卷2008年至2015年非虛構類暢銷書榜單的前30名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探究國民閱讀結構和閱讀傾向和閱讀趨勢,以期對未來幾年圖書的選題和策劃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全民閱讀;非虛構類;暢銷書;閱讀傾向
一、國民閱讀結構橫向剖析
2008年非虛構類暢銷書以醫(yī)學健康養(yǎng)生類為主,在整個非虛構類暢銷書排行榜中占比30%,即國民對醫(yī)學養(yǎng)生類圖書閱讀較多。歷史學選題占比達20%,上榜的6本歷史類圖書中《明朝那些事》系列占了5本。國學研究類圖書也比較暢銷,占比約為17%,經(jīng)濟類圖書占比約為13%,其次是散文類占比約為7%,此外收藏類圖書、美食類圖書也躋身了開卷非虛構類暢銷書榜單,汶川大地震將抗震圖書推向了非虛構類圖書的暢銷榜。
2009年非虛構類圖書暢銷榜TOP30中健康類圖書達8本,占比近27%,成為當年非虛構類暢銷書的龍頭老大。非虛構類暢銷榜TOP30中歷史類圖書有7本,占比約23%,經(jīng)濟、國學類圖書熱潮有所減退,上榜數(shù)量均為3本,2009年春晚上劉謙掀起一股魔術熱,魔術類圖書異軍突起,上榜3本。政治類圖書上榜兩本,育兒類、漫畫類、散文類、勵志雞湯類各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連續(xù)兩年上榜,長銷書現(xiàn)象值得注意。育兒類圖書是2009年當之無愧的黑馬,盡管只上榜1本,卻排名第七。
2010年非虛構類暢銷書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歷史類、文學類和健康類圖書,經(jīng)濟學類圖書上榜3本,人生哲學類上榜2本。育兒類圖書有增長趨勢,上榜兩本,政治類、國學類、人物傳記類圖書各一本。2010年第41屆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行,《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官方導覽手冊》排在了榜單的第二位,可見大眾對熱點事件的關注和相關圖書的暢銷存在因果關系。勵志類的圖書選題火熱,在當年暢銷書的選題中的占比達10%。此外,繪本和珍藏版圖書躋身暢銷書榜單表明國民對圖書質(zhì)量要求提高,不僅關注內(nèi)容還要求裝幀精美圖文并茂,收藏類圖書市場潛力開始展露。
2011年政治類暢銷書的占比高達20%,經(jīng)濟類圖書有五本躋身榜單,文學類圖書占比約為17%,個人傳記類圖書占比為10%,《史蒂夫·喬布斯傳》雄踞榜首,除了喬布斯的個人光環(huán)之外,還要歸功于媒體宣傳塑造的社會熱點,隨著喬布斯的離職和辭世大眾輿論逐步升溫,出版商抓住時機提前出版該書,使得該書登上榜首。此外,育兒類和歷史類圖書占比均為7%,社會學、健康類、漫畫類占比均為3%。
2012年非虛構類圖書暢銷榜中文學類占比達27%,其中包括雜文、散文、隨筆和小說,該類圖書在國民閱讀結構中的龍頭老大位置確定下來。政治類圖書上榜的是《朱镕基講話實錄》第一到第四卷,占比13%,人物傳記、人生哲學、經(jīng)濟類和健康養(yǎng)生類圖書占比均為10%,育兒類圖書占比約為7%,社會學、心理學、國學研究類和美食類均占比1%。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同名圖書也躋身當年的非虛構類圖書暢銷榜,影視劇和綜藝節(jié)目和圖書產(chǎn)業(yè)互哺,文化消費市場刮起一股IP熱。
2013年文學類圖書在整個榜單中的占比高達37%,創(chuàng)歷史新高,國民的閱讀傾向由政治經(jīng)濟類圖書轉(zhuǎn)向了文學類圖書。人生哲學類圖書在榜單中占比17%,僅這兩類圖書的占比就高達54%,表明公眾的閱讀風格向“軟”性化方向發(fā)展,在圖書文藝氣息濃重的時代長書名現(xiàn)象悄然興起,以《因為痛,所以叫青春:寫給獨自站在人生路口的你》為例,書名不是對圖書內(nèi)容的概括而是一種情緒的渲染,不斷撩撥著讀者的內(nèi)心。此外政治類、人物傳記類圖書占比均為13%,其次是育兒類圖書,經(jīng)濟類、心理學、社會學和健康類占比較少。
二、國民閱讀趨勢探究
1、文藝氣圖書大熱,國民閱讀風格向軟性化發(fā)展,隱性雞湯成“主食”
開卷2008年至2015年非虛構類暢銷書排行榜中文學類圖書和人生哲學類圖書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上升趨勢,文學類的上漲勢頭最大,自2012年以后遠超于其他種類的圖書,兩類圖書的份額占到總體份額的一半以上,但從增長趨勢上看二者都有增速放緩的趨勢。就文學類圖書的文體來說,包括散文、小說、雜文等,內(nèi)容涉及大量的心靈雞雞湯類圖書,該類圖書和人生哲學類圖書呈現(xiàn)明顯的交叉趨勢,只不過有的將將治愈系文風顯性的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有的將雞湯本質(zhì)隱匿在一個個的故事情節(jié)中。隱性雞湯文將文學類圖書和人生哲學類圖書緊緊相連,成就了暢銷書市場霸主文藝氣圖書。近年來暢銷書的文藝氣越來越濃,直接表明公眾閱讀傾向向“軟”性化和感性化方向發(fā)展。
2、國民閱讀傾向受偶然因素影響,傾向于關注熱點
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得“地震”成為當年熱詞,為引導民眾抗震防震自救出版的《抗震救災自助手冊》一上市就掀起一股銷售熱潮;2009年劉謙在當年春晚的精彩表現(xiàn)給全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春晚、劉謙和魔術的話題性結合在一起催生了劉謙三本魔術書上榜的現(xiàn)象;2010年世博會成了當年公眾最關注的事情,上海世博會事務協(xié)調(diào)局所著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官方導覽手冊》躋身當年非虛構類暢銷書榜單的第二位,由此可見熱點對公眾閱讀的引導作用。
3、國民對國學圖書和健康類圖書的閱讀呈明顯的下降趨勢
健康類和國學圖書在2014和2015兩年內(nèi)均沒有上榜,同樣蕭條的形式下卻有著不同的原因。健康養(yǎng)生類圖書經(jīng)歷了一個明顯的輝煌期,2010年以后跌入低谷直至退出暢銷書榜單,其中的一個關鍵性人物是張悟本,他憑借湖南衛(wèi)視的一檔養(yǎng)生節(jié)目“張悟本談養(yǎng)生”一夜爆紅,《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一書登上當年非虛構類圖書暢銷書榜首,此后張悟本因?qū)W歷和身份造假被質(zhì)疑,國家有關部門加強了對健康類圖書的審查力度,健康類圖書自此蕭條。國學研究類圖書的沒落始于2009年,2008年至2009年國學研究的興盛主要是由于電視節(jié)目百家講壇的帶動,此后后勁不足。
4、國民閱讀趨勢受熱門影視劇的影響,出版行業(yè)出現(xiàn)IP熱
百家講壇是一檔收視率較高的電視節(jié)目,由其衍生出了多本國學研究圖書;2012年電視節(jié)目舌尖上的中國大熱,在其帶動下《舌尖上的中國》于當年登上了暢銷書榜單的第20位;湖南衛(wèi)視爸爸去哪節(jié)目名噪一時,其同名書籍登上了當年非虛構類圖書暢銷榜的第四位。影視劇與圖書行業(yè)互哺,受眾對影視同名圖書的接受度普遍較高。
5、系列叢書的整體帶動作用明顯,造成該類圖書超級暢銷的假象
歷史類圖書波動較大,經(jīng)歷了先增后減再增的過程,目前呈上升趨勢。2010年是歷史類圖書的巔峰狀態(tài),當年上榜的歷史類圖書共計9本,其中《明朝那些事》系列占了6本,系列叢書為歷史類圖書在暢銷書榜單上打下了大片江山。政治類圖書經(jīng)歷了先增后減的過程,轉(zhuǎn)折點在2011年,在當年上榜的6本政治類圖書中《朱镕基講話實錄》第一到第四卷就占了4本。由這兩類圖書的波動可以看出轉(zhuǎn)折點多出現(xiàn)在系列叢書暢銷的情況下,系列叢書互相帶動造成某類圖書超級暢銷的假象。
【作者簡介】
田元慧(1992—),女,山東蓬萊人,青島科技大學傳播學院編輯出版專業(yè)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出版產(chǎn)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