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波
摘 要:近年來,內(nèi)蒙古地區(qū)的民族歌曲唱遍大江南北?!端{色的蒙古高原》以其優(yōu)美的意境、豐富的情感深深地吸引了廣大歌迷。作品中,歌詞豐富的想象力,如詩般的畫面,形成了歌曲優(yōu)美的情境。
關鍵詞:藍色的蒙古高原;情景美;色彩美;詩意美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7-0241-02
《藍色的蒙古高原》是內(nèi)蒙古赤峰地區(qū)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由烏·納欽作詞,斯琴朝格圖作曲。這首歌曲情景交融,韻律優(yōu)美,吸引了千千萬萬歌迷,成為蒙古族歌曲的經(jīng)典之作。1998年內(nèi)蒙古電視臺春節(jié)晚會上,首次推出這首歌曲,立即吸引了場內(nèi)外的觀眾,隨即在內(nèi)蒙地區(qū)、在全國范圍傳唱。歌曲意境優(yōu)美,如詩如畫的風格令歌迷陶醉其中。
一、《藍色的蒙古高原》的情景美
內(nèi)蒙古大草原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千千萬萬人的心,令人向往。古往今來,許多作家都對其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繪,歌頌草原的美麗迷人。古代詩人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寫出了草原的勃勃生命力。著名作家老舍在《草原》里,寫出了草原的遼闊無邊,寫出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淳樸美。歌曲《藍色的蒙古高原》也以畫面的方式展現(xiàn)了草原的風貌。草原的山,連綿不斷,氣勢磅礴,與草原融為一體,無論東部還是西部,都命名大青山。大青山與草原一樣,給了牧民生活的美麗環(huán)境、美麗家園,成為牧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山周圍是一望無盡的遼闊的草原,一只只大雁在空中飛舞,其雄偉的姿勢如蒙古族騎兵。于是歌曲就如詩般地傾瀉而出:“望不盡連綿的山川,蒙古包像飛落的大雁。”這場景中,大雁般的蒙古包是草原中的靈氣,給了草原生機勃勃的活力。接下來,歌曲吟唱道:“勒勒車趕著太陽游蕩在天邊,敖包美麗的神話守護著草原,啊,我藍色的蒙古高原,你給了我希望。”這一小節(jié),畫面把鏡頭對進行了切換,由遠景切向近景,由抽象切向了具體。雖然勒勒車已成為牧民過往的生活工具,但其象征意義遠遠大于現(xiàn)實意義,它象征著牧民和平溫馨的牧歌般的生活。正是這種意義上,太陽也被勒勒驅(qū)趕著,日子在牧民的生活中是主動的,是積極向上的,是快樂的。生活在草原的男男女女無拘無束,快快樂樂,具有浪漫的傳奇,普通的敖包也被賦予了神話的色彩。這一段,也仿佛是一幅剪影,形成了動與靜的結合,大自然是靜態(tài)的,其中的人物是動態(tài)的,表現(xiàn)了牧民生活的悠閑自由。這兩小段體現(xiàn)了作者獨特的生活體驗及對草原的無限深情,而這種深情是每一個牧民,每一個生活在草原的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由此,歌曲進一步升華,“從遠古到今天,你就像不滅的信念”。詩人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土地愛的深沉?!闭怯捎趯Σ菰臒釔郏闪嗣晒抛迦嗣竦纳钚拍?,無論身在何方,無論身在何處,即使無法用母語來訴說,對家鄉(xiāng)的愛已融入到骨髓里。
二、《藍色的蒙古高原》的色彩美
這首歌曲也在詞中描繪了內(nèi)蒙古的色彩美,展現(xiàn)了蒙古高原的美麗,尤其是歌詞的第二段,作者更充分而準確地使用了色彩的形容詞。最有代表性的是“藍色”,正像歌曲的題目所示的“藍色的蒙古高原”。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工業(yè)文明取得了重大成績,但是伴隨的是環(huán)境的污染,空中的霧霾。這更讓人想到草原的藍天,碧空如洗,上面漂著朵朵白云,與草原上的蒙古包、一群群羊遙相映襯。藍色也是蒙古族崇尚的色彩,在蒙古族的信仰里,藍色代表的是寬廣的胸懷,代表的是的長生天。因此,在重大和喜慶的日子里,人們喜愛穿藍色的蒙古袍。在尊貴的客人到來時,蒙古族人民會敬上哈達,哈達分白色和藍色兩種,要把藍色敬給最尊貴的客人。正因如此,歌曲中才自然而然地吟唱“輕輕牽走記憶的長線,漂泊的白云喚起我眷戀”。然后想到了阿媽親切的背景,想到了她日夜的操勞,想到了至親至敬的人,“啊我藍色的蒙古高原,你給了我希望”。這一段,作者通過寫白云、寫藍天,描繪出草原的色彩,而通過阿媽的身影,為這種色彩做了情感的注腳。阿媽是中國普通百姓的一員,是中國千千萬萬母親的一位,她們辛苦的勞作,培育了一代代新人。她讓我們聯(lián)想到中國文化中的很多母親,“燭光里的媽媽”“孟母三遷”等等。中國古代文論中認為,好的作品要寫出韻外之致,味外之旨。作者在這里,也暗含對母親的歌頌,更把藍色的蒙古高原象征著祖國母親,這是“夢里出現(xiàn)的故鄉(xiāng)的容顏”。歌曲在這里情感進一步升華,引起每一位讀者的共鳴。它的意義已不再局限于赤峰地區(qū)、內(nèi)蒙古地區(qū),而是升華到祖國母親。歌曲以象征性的色彩表達出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言近而旨遠。
三、《藍色的蒙古高原》的詩意美
這首歌曲的詞曲配合完美,悠揚婉轉的旋律、大氣磅礴的氣勢,加上富有詩意的句子,讓這首歌曲富有詩意美。歌曲中詞曲完美的結合,讓讀者感覺到詞如曲,曲如詞,歌曲中作者以高超的藝術表現(xiàn)力形成了歌詞優(yōu)美的意境。短短的歌詞要傳達出無盡的深意是難以做到的,這需要作者敏銳的思維,深厚的文化底蘊。作者在語言的運用上選取了富有動感的詞語,如“游蕩”“守護”,這些詞語準確地描摹出蒙古族人民生活的狀態(tài),“游蕩”再現(xiàn)了牧人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守護”表現(xiàn)了蒙古族人民對草原的深愛,這是他們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園,是他們的生命之根。還有“望”字,表達出游子的回望,是深情的回望,那連綿的山,望不盡,正如對家鄉(xiāng)的情,是永遠不會斷的。這些詞語生動傳神地表達出作者熱愛、依戀故鄉(xiāng)的情懷。第二段中,作者使用了“牽走”“喚起”“出現(xiàn)”等詞語,把作者曾經(jīng)的故事、曾經(jīng)的往事與眼前的景色結合起來,更加深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于是“漂泊的白云喚起我的眷戀”。
作者在構建詩意時,也非常注重修辭手法的運用?!懊晒虐耧w落的大雁”中作者使用了比喻的手法,這種大膽的比喻,賦予了蒙古包以動態(tài)美。鴻雁是蒙古族地區(qū)常見的鳥類,也是蒙古族所尊崇的動物,把蒙古包與大雁聯(lián)系起來,既描繪出兩種人們熟悉的景物,又給人以新奇別致之美,同時也能激發(fā)起熟悉這種情景的人們的美好情感,拉近了聽眾與歌曲的距離?!袄绽哲囑s著太陽游蕩在天邊”,這里更把太陽也當作牧民生活的一部分,仿佛太陽也是牛羊一樣富有生命力。作者以此種寫法,表現(xiàn)了草原生活的靈性,讓人感受到牧民生活也充滿詩意。
從整體上看,作者注重寫草原上的有生命力的意象,以點帶面,寫出了生氣勃勃、如詩如畫的草原景象。同時,作者也通過夢里、回憶等詞語的穿插運用,形成了作品如詩如幻的意境,既寫出了草原的現(xiàn)實感,更寫出了草原深厚的傳統(tǒng)情感。當我們再一次吟唱這首歌曲時,其動人的旋律,優(yōu)美的詩句,讓深厚的情感自然而然傾瀉而出。
附:《藍色的蒙古高原》歌詞
望不盡連綿的山川,
蒙古包像飛落的大雁,
勒勒車趕著太陽游蕩在天邊,
敖包美麗的神話守護著草原。
啊我藍色的蒙古高原,
你給了我希望。
從遠古走到今天,
你就像不滅的信念。
把我的愛獻給你,
把我的祝福留給你,
祝福留給你。
輕輕牽走記憶的長線,
漂泊的白云喚起我眷戀,
夢里常出現(xiàn)故鄉(xiāng)的容顏,
阿媽親切的背影仿佛在眼前。
啊我藍色的蒙古高原,
你給了我希望。
從遠古走到今天
你就像不滅的信念。
把我的愛獻給你,
把我的祝福留給你,
祝福留給你。
——————————
參考文獻:
〔1〕寶音.談蒙古族民歌產(chǎn)生的歷史時期與區(qū)域分布[J].內(nèi)蒙古藝術,2005,(02).
〔2〕薩日娜.簡論蒙古族民歌歌詞的民族特性[J].內(nèi)蒙古藝術,2003,(02).
〔3〕巴依娜.草原民歌美[J].陽關,2006,(04).
〔4〕李妮娜.科爾沁蒙古族民歌的保護與傳承[J].實踐(思想理論版),2009,(Z1).
〔5〕李世相.蒙古族民歌的基本特征探微[J].內(nèi)蒙古藝術,2005,(02).
〔6〕尹雪峰.蒙古族音樂文化的探索[J].成功(教育),2007,(12).
〔7〕王曄.心系蒙韻名神州 情牽潮爾傳薪火——訪蒙古族作曲家美麗其格[J].人民音樂,2011,(09).
〔8〕李華.蒙古族民歌[J].音樂生活,2005,(10).
(責任編輯 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