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榮
錦江區(qū)在公共文化茶館和社區(qū)茶館引入大量群眾喜愛的各類文化活動,蘊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傳統(tǒng)文化回歸,貼近基層群眾生活,為在茶館里喝茶的居民群眾獻上精神盛宴。
俗話說“北京衙門多,上海洋行多,廣州店鋪多,成都茶館多”。在成都,鬧市有茶樓,陋巷有茶攤,公園有茶座,大學有茶園,可謂處處有茶館。地處成都中心城區(qū)的錦江區(qū),正在創(chuàng)新性地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茶館”特色之路。
錦江區(qū)在公共文化茶館和社區(qū)茶館舉辦川劇、國學活動促進傳統(tǒng)文化回歸,免費演出蘊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快板、小品、相聲、曲藝作品,開展群眾才藝大比拼活動,將基層群眾的繪畫、書法、剪紙、詩歌等各種形式的作品在茶館評比展示,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帶動文化延伸,推動文化建設
“四百余條街整飭,吹彈夜夜亂如麻?!鼻宕鷧呛蒙皆谄洹冻啥贾裰υ~》中這般描述成都的盛況。雖然沒有夜夜吹彈亂如麻,錦江區(qū)大慈寺附近的雅韻茶堂也是熱鬧非凡。自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茶館”開展以來,茶堂里總是吹拉彈唱、余音繞梁。
跨過高高的木門檻,《小康》記者來到大慈雅韻茶堂。3月11日當天是揚琴專場,戲臺上藝術家們正在傾情演繹,臺下觀眾們聽得聚精會神。觀眾席上老年人居多,坐在竹椅上,身邊放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一邊啜飲一邊聆聽,神閑氣靜、怡然自得。
“講禮貌,明事理,輕聲語,衣得體;多寬容,勤相幫,茶一杯,德藝馨”,墻面上類似這樣的文明禮貌的宣傳語張貼不少,但都以古樸雅致、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此外,《小康》記者注意到學堂的茶桌上都擺著一個價目牌,綠茶、紅茶、毛尖、檸檬茶、菊花茶各種類別的茶水價格一目了然,一杯僅售五元。據(jù)負責倒茶添茶的阿姨介紹,這里周一到周五下午的兩點到四點半,每天都有川劇、揚琴、清音等各種不一樣的專場劇目。很多中老年前來聽戲,多的時候上百人,少則幾十人,很多都是???。
在觀眾席中,《小康》記者隨機采訪了一個住在東門大橋的吳大爺,他說自己去年剛退休,原來在成都市民族宗教服務中心上班。從小就喜歡揚琴的吳大爺,至今都保持著年輕時候的愛好。他說茶館里主要上演四川地方特色的曲目,很受歡迎?!把菟嚾藛T們,我對他們都很熟悉。他們的作品很賣座,大家都很喜歡,加上現(xiàn)在很多節(jié)目都添加了不少社會正能量的內容,很有影響力。”
演出現(xiàn)場,一些年老的藝術家在傾情演出,他們多是成都曲藝家協(xié)會成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雖然退休了,他們卻一直活躍在茶館中表演節(jié)目,給老百姓們帶來數(shù)不盡的歡樂和思考。每個曲藝節(jié)目都是蘊含著許多倫理道德,像四川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唐杰和陳真祥老先生表演的相聲《禮貌雜談》,講述的是現(xiàn)代禮儀與古代禮儀,中國禮儀與外國禮儀的區(qū)別;四川評書省級傳承人羅世忠老先生表演了一場名為《母親》的傳統(tǒng)評書,主題是關注空巢老人。
對于錦江區(q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茶館”系列活動,老藝術家們都非常認可:“我們的曲藝節(jié)目以傳統(tǒng)倫理教育為主,說一些過去口傳心授的故事,現(xiàn)今根據(jù)社會現(xiàn)實融入新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去,我們能發(fā)揮點余熱,也能為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奉獻一點力量?!?/p>
大慈社區(qū)主任介紹:“大慈雅韻茶堂現(xiàn)在以茶館的形式定期舉辦活動,我們請老藝術人來表演,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元素,豐富大家休閑娛樂生活的同時,能很好地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帶動文化的延伸,推動文化的建設?!?/p>
更平易近人,更接地氣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边@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田舍》中的詩句。3月11日上午,在錦江區(qū)翠柳居茶坊一角,成都市社會科學院歷史與文化研究所馮嬋老師,正在講述《古典詩詞中的美麗成都》。這是“錦江講壇進茶館”學術沙龍系列活動中的其中一場文化講座。
坐在竹藤椅上,一邊喝茶一邊聽講座,聽眾們聽得非常認真。據(jù)了解,聽眾們多為區(qū)直機關、街道的的黨員干部和居民群眾。坐在墻角邊的李小姐聽得非常仔細,還專門準備了筆記本做記錄?!拔幕v壇進茶館以來,我一直在關注著這里舉辦的每場活動,有時間我都會報名來參加。古典詩詞是我的喜愛,能夠在工作之余延續(xù)自己的愛好,挺好的?!?李小姐說。
沙河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楊先生說,聽這場精彩的講座,從古典詩詞中了解曾經的成都,感覺很新穎也很受益。“作為一個基層工作者,需要更多地關注我們生活的地方,生活的人民。古典詩詞中,成都的環(huán)境是那么美好,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令人無比神往,可惜現(xiàn)在遭受了不少破壞。”楊先生心生感慨,“我們非常需要更好地維護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大力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這樣大家才會生活得更舒適更愜意?!?/p>
“在茶館里面喝喝茶聊聊天,這樣能增進情感,這也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馮嬋說,這是她第一次在茶館里講座,相比于正襟危坐的講授,她覺得這種方式很放松。“我們以讓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成都的經典文化,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內容,通常采取更接地氣,更平易近人的方式來傳播文化?!?/p>
翠柳居茶坊的經理祁玉梅介紹說,通過和區(qū)委宣傳部門的合作,文化講座的進駐使得翠柳居茶坊更雅致更有品味更有文化的氛圍,顧客也愿意在這里停留聽講座,也進一步促進了茶坊的生意。
對于文化活動進茶館系列活動,馮嬋說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堅持,大家一起來努力一起來交流,把這個事情發(fā)揚光大,將成都特色傳承下去,讓文化的美好浸潤人們的生活。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