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于失地農民生活的調查研究

    2016-05-14 16:44:07蔡世鋒
    人間 2016年8期
    關鍵詞:失地失地農民征地

    摘要: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城鄉(xiāng)結合部往往是最先形成大量失地農民的區(qū)域,其失地農民權益的流失也較為典型。同時,由于城鄉(xiāng)結合部在城市的邊緣,產生在這里的失地農民在就業(yè)、安置等方面與其他地區(qū)的失地農民相比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其權益的保護模式值得研究探討。為了全面了解該區(qū)域失地農民問題的特點,我們通過實地訪談對天津市姚村和付村的村民進行了詳細的訪問調查,并對有關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擴大調查范圍,以尋求更全面的細致了解。

    關鍵詞:農民生活;城市化

    中圖分類號:F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029-02

    一、調查點的選擇及調查方法

    調查從生活各個層次方面展開,主要方式是實地訪談。我們在嚴格依照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的原則,并在所要調查問題的基礎上設置了一套適合于這兩個村莊的實地訪談綱要。在行政村的選擇上,綜合考慮了經濟發(fā)展水平、距離城市的遠近、征地用途以及被征地占全村土地的比例等多種因素。具體選擇的樣本是姚村。

    調查選擇的村莊自改革開放以來,大多經歷了國家城市建設、綠化建設、大學城建設,以及區(qū)、鄉(xiāng)鎮(zhèn)和村開發(fā)建設等不同類型的征占用農地。調查小組重點就征地對農民的補償安置和收益分配情況,農民失地前后的收入、生活質量、就業(yè)和社保、思想觀念變化等情況進行了入戶訪問。共調查了2個村8戶居民,從其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2個村莊完全失去耕地,農民轉為城市居民,但是戶口性質在訪談過程中我們得知依然是農業(yè)戶口并沒有改編為城市戶口。完全失地的村莊主要分布在大學城主建設區(qū)和居民小區(qū)以及綠化隔離帶綠化建設范圍。

    二、姚村基本情況

    姚村是有1900人的中大型村子,原來全村主要以農業(yè)種植、養(yǎng)殖為主,村集體年收入僅百萬余元。近年來,隨著全區(qū)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姚村領導班子轉變發(fā)展思路,依托臨近大學城的區(qū)位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第三產業(yè)。規(guī)劃并成立了姚村景福信德物業(yè)公司,承擔了天津師范大學和天津工業(yè)大學的物業(yè)管理工作。整合村內土地資源,投資建設了姚村商業(yè)街,現(xiàn)有一萬多平方米底商對外出租。村里還組建了工程車隊常年與各建筑工地合作。這些舉措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也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yè)崗位。為了持續(xù)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去年姚村啟動建設匯成商貿城,該項目建成后能增加集體收入600余萬元。

    三、主要調查結果

    (一)征地補償標準的劃分與分配。

    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雖然是對全村的地都進行了征用,但是每家的補償標準卻不是按照所擁有的地來進行核算的。這在訪談中就有明顯的體現(xiàn),如以下訪談所述(附件1):

    采訪者:那您以前家里也有地是嗎

    王阿姨:是是,有十幾畝呢

    采訪者:那是按征地面積給分房嗎

    王阿姨:不是,都是按人口算的,三個人也就是170平米

    就如我們所訪談的對象王阿姨說的那樣“我們家在沒有征地前也有十幾畝地,但是最后給我們的補償標準是按照每家所有的住房面積和人口數(shù)來進行核算也就是每三口人170平米,而且只是分房并沒有其他人所說的還有其他的補償”,通過對姚村和付村的訪談可以看出兩村的村民對現(xiàn)有的情況還是很滿意的并沒有過多的征地糾紛等等矛盾性問題。

    (二)失地農民就業(yè)在征地前后的變化。

    調查資料顯示,失地對農民就業(yè)總體水平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但農民對失地后就業(yè)相關情況的評價和感受不容樂觀。因為在征地之前村民都是在自己家的幾畝地中勞作,年輕人則是進入到市里去找一些自己能夠適應的一些工作,都是在自己能力基礎上來找工作。征地后每家沒有了地的依賴加之村委會沒有適當安排工作,使得相當一部分青年勞動力沒有合適的工作,加上由于處于大學城,不少外地人的涌入對于本村的年輕人就業(yè)或者創(chuàng)業(yè)來說也有一定的影響。當?shù)卮迕竦故潜容^持開放的態(tài)度,有能力有本事就能有飯吃。這在王阿姨的談話中我們就能夠體會得到。(見附件2)

    采訪者:那你們都有什么固定工作嗎

    王阿姨:現(xiàn)在都是自己找,現(xiàn)在沒有本事的就是沒有飯吃,對么,以前有地最起碼是有飯吃不是。

    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在調查中感覺到,由于征地每家能夠分到三到五套房子,付村和姚村的村民顯然利用到了地處最大消費有機體的優(yōu)勢—租房,可以說使得失地農民有了另一種較好的謀生方式。對于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的就業(yè)培訓的效果的評價,參加過培訓的人當中超過60%的人認為效果一般或沒用,認為效果較好的只占不到40%,表明政府及有關部門在組織就業(yè)培訓方面欠缺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失地農民收入和支出在征地前后的變化。

    總體上征地后調查戶收入和支出均高于征地前。從調查情況看,征地對多數(shù)農民來說是機遇,對少部分農民是困擾。土地被大量征用以后,打破了農民多年以來的勞動習慣和生活習慣,多數(shù)農村勞動力必須離開土地在農業(yè)之外重新尋找生活出路。同時由于失地農戶的村莊處于城鄉(xiāng)結合部,外來人口多,接收息多,發(fā)展農村第二、三產業(yè)的成功率也比較高。部分失地農民利用征地補償費,開小商店經商、建房屋出租或買車輛搞運輸,增加收入的門路比較多。還有一部分村集體利用部分征地款搞了一些企業(yè)或建廠房出租,每年都有一定的分紅給村民??偟膩砜矗捎谵r業(yè)比較效益差,經商務工的收入均比務農高,失去土地后農民總體上收入有所增加。通過對個別失地農民的訪談,了解當?shù)厥У剞r民對人際交往物質載體變化的感受,我們可以看到失地農民收入和支出在征地前后的變化。(見附件3)

    黃大爺,男,72 歲,原付村農民,大學城建設開始,黃大爺所在村的土地被征用,成為失地農民。

    “一條被面,兩把掛面,五斤酒米,十個雞蛋,這是當年鄰里鄉(xiāng)親辦大事時相互饋贈的禮物。”回憶起土地被征用前送禮時的情景,老黃頗有感觸到說,“現(xiàn)在不同了,鄰里鄉(xiāng)親家里辦大事,我一出手就是 200 百元,關系好的給得更多。現(xiàn)在的經濟條件好了,負擔得起,圖個高興,圖個喜慶?!?/p>

    當年,老黃的女兒結婚時,鄰里鄉(xiāng)親前來祝賀,送的禮物除了幾床被面外,就是一些雞蛋和掛面,現(xiàn)金超不過 500 元;今年老黃的兒子結婚辦喜事,鄰里鄉(xiāng)親也來祝賀,送的毛毯、床套、鴨絨被、電飯堡、微波爐,堆了一房間,光現(xiàn)金就將近一萬元。老黃感慨地說,“真是前后兩重天地??!”

    我們從上述調查和訪談反映出以下趨勢和特點:

    1.失地農民由農村居民轉變?yōu)槌鞘芯用?,其經濟收入有了明顯的提高。

    2.失地農民由農村居民轉變?yōu)槌鞘芯用瘢渖罘绞接辛嗣黠@的改變。

    3.由于失地農民的經濟收入提高,以及生活方式改變,使失地農民人際交往的物質條件在質量上有了明顯的變化。

    4.這種變化表明,失地農民人際關系的物質載體已經由溫飽型向舒適型轉變。

    四、失地農民存在的主要困難

    (一)收入結構發(fā)生改變,貧富差距呈拉大趨勢。

    在征地之前一部分失地農民一直以來都是以種田為生,沒有其它技能,征地后只能依靠征后剩余土地或者補償費維持生計,這些失地農民失地后收入水平明顯下降,生活陷于困難。同時,一部分失地農民失地后由于所分配樓房比較多擁有的資源也比較多使得他們收入則明顯增多,這就造成了同村之間收入架構不同,所產生的差距也比征地前有所拉大。

    (二)就業(yè)受到外地勞動力的沖擊。

    付村地處第三高教區(qū),隨著村內居民人數(shù)的增加和周邊大學城人口的逐漸密集,為了完善周邊服務設施,更好的解決群眾所用所需,付村打造了一條長約1000多米的商業(yè)步行街,目前該項目正在施工當中。但是對本地農業(yè)勞動力的轉移也形成了一定的障礙。外地民工普遍年紀較輕,能吃苦,工資要求低,文化水平相對較高,本地失地農民中年齡偏大的幾乎沒有競爭力。

    (三)消費支出增加,部分失地農民的生活水平有所降低。

    征地以后,失地農民的生活消費方式從傳統(tǒng)的自給自足型轉變?yōu)槭袌錾唐废M型,生活的總體質量和舒適度還是有明顯的提高的,但同時他們的生活開銷也明顯增加了。在失地農民生活消費調查中,排在首位的是日常的生活負擔。由于失地農民以前多半從事傳統(tǒng)農業(yè),土地被征以前,主要以種植蔬菜、水果等為生,從而換取部分糧食等其他生活必需品,除去用電,日常開銷極少,農戶的月生活消費一般在200元以下;但農民失地以后,柴、米、菜、食用油等很多生活必需品都要自己出錢購買,加上水、電費及有線電視、電話的安裝費,以及垃圾處理、社會治安巡邏、排水道等人頭負擔費,日常開銷無形中就增加了許多。

    五、調查的簡要結論

    歸納本次調查的結果,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初步結論:

    一是,在征地過程中,各級政府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政府起著主導作用,失地農民對于征地后的生活狀況總體上還是比較滿意的,只是在某些方面比如以前的人際交往的變化還是多多少少有些懷念的。對于村委會的作為,村民們還是普遍給于認可的,尤其是在征地后,小區(qū)內的綠化設施很到位,小區(qū)整潔衛(wèi)生,這些都是之前所沒有的。

    二是,姚村一般都是按照人口和之前的住房面積來進行補償?shù)?,基本符合當前國家政策法?guī)的要求,但考慮到農民永久地失去土地這一基本的生產條件和生活保障,該補償標準實在不高,與當?shù)剞r民的期望更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比如在訪談中涉及到這方面時,受訪者就說先前的補償措施是可以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補償措施都是有所提高的,要說對于補償?shù)牧Χ瓤隙ㄟ€是期望能夠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不斷改變和提高。

    三是,從現(xiàn)在姚村的整體情況來看失地農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由于失去土地,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下降,再加上政府在幫助失地農民就業(yè)方面的作為不力,失地農民普遍對自己的就業(yè)狀況和未來生活表示擔憂。

    四是,姚村的征地補償方式多以分房為主,并不是依據(jù)家庭所有土地來進行補償,因為在這兩村所有土地都是集體所有的。因此由于征地補償方式過于單一,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力度不足,農民的生活保障權和長遠發(fā)展權與失地前相較流失嚴重。

    作者簡介:蔡世鋒(1991-),男,回族,山東聊城市人,在讀研究生,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社會學專業(yè),研究方向:發(fā)展社會學。

    猜你喜歡
    失地失地農民征地
    10kV線路單相失地故障處理淺談
    西部論叢(2019年29期)2019-10-21 05:18:36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遷管理系統(tǒng)
    填海圍墾下濕地變“失地”
    中國周刊(2018年1期)2018-01-11 12:38:41
    西藏城郊失地農民市民化研究
    西藏研究(2017年1期)2017-06-05 09:26:11
    南方CASS結合Excel在茅坡水庫征地量算與統(tǒng)計中的應用
    失地農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濟失范及司法回應——以司法權的適度介入為視角
    城鄉(xiāng)統(tǒng)籌背景下農村失地婦女就業(yè)問題探討——基于福建省的實證研究
    東陽市失地農民就業(yè)保障研究
    征地制度改革的回顧與思考
    失地農民生活水平評價體系構建
    拉孜县| 慈利县| 武城县| 兰溪市| 石城县| 枣强县| 木里| 苍山县| 嫩江县| 通辽市| 宾川县| 永宁县| 恭城| 宣威市| 淮安市| 沽源县| 芷江| 新蔡县| 电白县| 镇康县| 繁昌县| 晋宁县| 清水河县| 甘孜县| 淄博市| 临西县| 大丰市| 海安县| 丰县| 乌拉特中旗| 九江市| 太仆寺旗| 广宁县| 泊头市| 蒙山县| 昔阳县| 渑池县| 巴马| 平潭县| 垫江县| 舒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