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華
長期以來,初中英語教學中兩極分化是許多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并且它隨著年級的升高而日趨嚴重。以致于到了九年級很多學生開始放棄英語,使得英語教學墮入了被動難堪的場面。如何運用新課程理念,轉化英語學困生,使其英語學習獲得最大限度的發(fā)展,解決兩極分化,從而大面積的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是每一位一線教師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
那么,兩級分化現(xiàn)象是否可以減少或避免呢?我們發(fā)現(xiàn),在同一學校的平行班級中,有的教師上的班級,英語成績大面積好,雖然也有少數(shù)差生,但卻沒有差到棄而不學的程度。經(jīng)過總結得知,這些教師嚴格遵循英語的教學規(guī)律,教法靈活多樣,課堂生動有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學生學習主動,效率就高。另外有的老師特別注重個體教學,一發(fā)現(xiàn)有掉隊的同學馬上作他的思想工作。這說明只要教師教學得法,英語學習的兩級分化現(xiàn)象是可以減少或杜絕的。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尤其是作為一名鄉(xiāng)村英語教師,學生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難題之一。
一、嚴重兩極分化的原因
1.英語教師方面的原因。
在英語教學中,有些教師缺乏教師職業(yè)道德素質,對教學缺乏熱情,缺乏對學生情感的投入,這也必然會影響學生的接受和學習。教師對學生缺少信任,是缺少愛的表現(xiàn)。我們走進課堂,總會看到學生由于回答不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而受到嚴厲批評的場面。很少有教師對回答不出問題的學生說“你試試看,你一定會回答上來的”,或“錯也沒關系”等鼓勵的語句。
2.學生方面的原因。
初中生不管在生理還是在心理上均處于極不穩(wěn)定時期,受社會上“讀書無用論”等不良風氣的影響,思想復雜,情緒波動大,憑興趣、好惡對待學習,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多數(shù)差生都是由于平時不主動自覺進行有效的預習、復習、獨立作業(yè),學習過分依賴老師造成的;或者學習時局限于聽、說、讀、寫實踐練習上,無法形成語言技能,不能熟練掌握運用,邊學邊忘,越學越難,惡性循環(huán)。英語科落后令他們對這科“敬而遠之”,完全被畏難情緒控制了,嚴重時甚至導致“失志”,從而在課堂上形成聾啞瞎學生。
3.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部分家庭沒有很好地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不能促進子女健康向上發(fā)展,例如:有的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過高,不斷對子女加壓,造成子女心理負擔過重。有些學生的父母不和,經(jīng)常吵架甚至離婚,子女無人教養(yǎng),缺少溫暖和樂趣,導致其對前途喪失信心。部分父母對子女過分溺愛、袒護和放縱,致使孩子養(yǎng)成了好逸惡勞、不思上進等壞習慣。農村學生的家長相當一部分作為“農民工”流向城市,學生在家中基本是依靠多半是文盲的爺爺奶奶的照顧。家庭作業(yè)沒有父母的輔導、配合和督促,學習中遇到挫折和煩惱無法傾訴、無人疏導。新課程倡導的學校、社區(qū)、家庭教育互動、整合的設想難以實現(xiàn),教學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
4.社會原因。
社會是學生成長的最大空間和最典型的環(huán)境,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民族傳統(tǒng)、風俗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對學生的發(fā)展都會有一定的影響。例如:電影、錄像、舞廳、電子游戲機、桌球等娛樂設施的日趨多樣化誘惑著廣大中學生,使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學習?!耙磺邢蝈X看”、“讀書無用論”等不良社會風氣嚴重腐蝕了廣大中學生。部分地區(qū)的學校周邊環(huán)境較為混亂,影響了學生的學習。
二、應對兩極分化的對策
那么作為教師,如何防止學生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呢?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改革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習熱情。
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力爭保持英語課的“新”、“趣”,以滿足學生的心理要求,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通過創(chuàng)造各種情景讓每個學生充分主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可干,都開口說英語,用英語大膽去交際,從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xiàn)。教師從講臺上走下去,做觀察者和學生的幫助者。教師善于用激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特別是要及時鼓勵有困難的學生,使他們樹立學習的勇氣和信心。教師通過觀察和總結,使學生更樂學,在課堂內外愿意自主地投入更多時間去探究和學習。學生感到自己也有能力在課堂上做主角,而且能學以致用。興趣的培養(yǎng)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旺盛的學習積極性。
2.利用學習效果,幫助樹立信心。
起始年級的學生對學習效果特別關注,當知道自己在學習中有進步時就會產生喜悅的心情,對學習就會充滿信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學習、相反成績不佳,就可能情緒低落,甚至灰心喪氣。因此,評估學生要客觀公正,多表揚,少指責,多鼓勵,少挖苦,讓每個學生都看到自己的成績和進步。我們的學生有一顆非常容易受傷的心,教師必須每時每刻都要為學生著想,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在批評教育學生時,首先要問自己:“這樣作會傷害他嗎?”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看到自己的成績和進步,從而堅定他們的學習信念。
3.反饋補救,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的手段。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堅持聽、說、讀、寫全面訓練,突出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智力的開發(fā),而不單純地追求分數(shù)。然而,考試的成績,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失敗,成績不及格,又會失去興趣和信心。有的學生上課時發(fā)言熱烈,回答問題流利,但由于幾次測驗失敗,喪失信心,而逐漸放棄了英語。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設法讓這部分學生多練,爭取在學習的每一步都取得成績.每一課,我們要通過課堂練習等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有疑難,及時進行引導,階段練習并對后進行反饋,給中下游學生進行補償教學,并以學生愿學為前提,通過結對子,成立學習小組等形式,組織靈活多樣的活動,通過“階段過關”。學生感到學習有了成就,興趣和信心也就逐步提高了。
總之,在外語教學中,我們要堅持教學雙方,師生雙方在心理上和諧一致,圍繞培養(yǎng)興趣和發(fā)展能力來進行教學,是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在較短時間內縮短兩極分化差距,提高全班學生英語水平的關鍵,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英語樂學、好學、善學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自覺彌補各自的缺點,全面提高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