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雖然改變伴侶很難,但是仍然有一些方法能讓你影響到他的行為。
好不容易湯姆正點下班回家,卻忘記了一件老婆莎朗交代過的重要的事:給孩子買水彩筆,她明天在學校要用。莎朗一副早知道你會忘的表情看著湯姆,他不是第一次忘記莎朗交代的事情了。可湯姆視若無睹,連句對不起都沒有,只是癱在沙發(fā)上擺弄手機。莎朗此時有兩種選擇:一是即使很生氣,但為了孩子,只好自己去買;另外一個選擇,就是給湯姆好好上一課,讓他知道一再忽視她的感受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如果你是莎朗,你會怎么辦?某位臨床心理學家說:“只要你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就不會影響你們的親密關系,相反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我們來學習一下,用什么樣的方式引導伴侶是正確的,什么時候你應該寬容為懷,原諒對方的小小過失。
想讓對方“付出代價”?有這種想法是正常的
“都跟你說多少回了,剪子不要放在這么容易夠到的地方,孩子萬一拿著玩出事兒了怎么辦?”“我說的話,你是不是都當耳旁風了,你天天這么熬夜,還喝酒,多傷身體?。 薄?/p>
我們總是會有這樣的不滿和抱怨,多少次了,告訴他要這么做,或者不要這么做,可他還是一如既往,從不把你的三令五申當回事。這會讓我們感到十分受傷,覺得對方不是真正地關心自己,不能理解你的苦衷,不把你的感受和需求放在第一位。
對方有“不成熟”的行為,如果你有“得懲罰他一下,讓他長長記性”的想法,是十分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伴侶必須理解并接受你給予的懲罰。如果在多次語言溝通都沒有效果的情況下,威脅、恐嚇、打罵伴侶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找到一種不會威脅你們關系穩(wěn)定的、有效的方式,不是報復,也不是教訓,而是溫柔又堅定地給對方上一堂課。
與其懲罰他,不如誠懇、開放地溝通
真誠、開放的溝通,是能讓任何關系穩(wěn)定、長久的關鍵。所以你要在一個氣氛合適的場合,比如兩個人剛剛享用完大餐、正心滿意足時,或者晚飯后一起散步到公園、坐在長椅上休息時,盡量心平氣和地和他討論,在他沒有按照你的話去做時,你有多受傷,你希望他能夠怎樣做。盡量不要大喊大叫,審判或者批評他,生氣或者反應過度,會激起伴侶的防御心理,并且在他眼里,你情緒激動時一再申明的觀點是無效的。
所以你需要告訴他,在他做哪件具體的事情時,你感受到了傷害,這件事在他看來或許無足輕重,但是對你來說很重要。注意表達時要簡單、直接,不要有過多重復強調(diào)的句子,盡量不超過5句話,這樣表達的效果會更好。
對他多點兒耐心,言傳身教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你要做好和他打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事實就是這樣,他不會因為你和他溝通一次,就徹底改掉他長久以來堅持的、覺得舒適的習慣,行為的改變需要時間。
如果他仍舊不把你的話放在心上,對你的合理建議也選擇了遺忘,這時,你可以用行動給他做一個榜樣。這樣做的好處是在給對方演示,而不是告知,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比如,他忘了把剪刀放回應在的位置,你可以當著他的面,把剪刀收好,并告訴他,你很在意這件事,而你只替他做這一次。之后他再重復錯誤時,你需要提醒他,并且堅持要他自己把事情做好。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會明白他的某些行為是個很大的問題,會影響到你們的關系,從而做出改變。
在某些事上給予包容、體諒
改變對方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通常行為完全改變需要3個月。所以在某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你是否一定要堅持讓對方做出改變呢?比如說,上完廁所總忘記關燈,或者出門忘記帶鑰匙,對方的這些習慣或許會讓你不滿,或者給你帶來一些麻煩,但并不是很重要的、會給你們的關系帶來重大影響的問題。在這些事情上,我們沒必要非逼著對方改變,而是給予對方包容、體諒。
但是有些問題,就不能簡單帶過,比如欺騙,或者和異性曖昧不清等問題。你一再聲明你十分介意,他仍舊做出傷害你感受的事,那么你就需要做出決定,是繼續(xù)待在這段關系里,還是和他做一個了斷。如果事情的性質(zhì)很惡劣,他惡習難改,而你也無法繼續(xù)忍受他帶給你的傷害,那么結束這段關系是最好的辦法。
我們不得不承認,改變一個人很難,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接受并容忍他的一些缺點。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對于他的某些惡習,我們就無能為力。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可以影響到對方,促使他做出改變,讓你們的關系變得更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