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琴
摘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快樂、自信地學習是素質(zhì)教育的客觀要求,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來自老師和知識的快樂,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把學生的主體性充分體現(xiàn)出來,讓他們在自信中成長。
關鍵詞:小學英語;興趣培養(yǎng)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183-01 小學英語教學有其獨特性,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的,通過聽、說、讀、唱、玩、演等方式,著重于發(fā)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使之獲得語言知識技能,形成初級語感、語音、語調(diào),培養(yǎng)其簡單英語語言交際的能力。如何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地參與學習,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突出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英語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運用語言進行交際,交際就是運用語言去做事情,去完成有實際目的的任務。就英語教學而言,就是通過聽、說、讀、寫等的訓練,使學生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很好掌握。教材中的話題和內(nèi)容都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語言情景真實、自然,語言本身鮮活、實用。
2.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教材教學目的的第一句話。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小學生來說,他們有極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是促使他們認識新事物、獲取新知識的強大動力。讓他們學習英語,不能讓他們感到是一種負擔,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樂趣。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應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來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熱情,調(diào)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玩中學、做中學、畫中學、唱中學。小學生好勝心強,教學設計應具有挑戰(zhàn)性,教學活動的開展應可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也能培養(yǎng)他們的成功感并樹立必勝的信心。反之,如果對英語沒有興趣,他們是學不好英語的。經(jīng)過一學期的英語學習,從一竅不通到初步入門,可以說對英語已經(jīng)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為了使他們能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情趣,教師要加倍努力,讓學生通過聽聽、說說、做做、摸摸、唱唱、玩玩、演演等方式來學習,用親切的微笑、眼神、語言以及游戲、比賽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使學生在寬松、民主、愉快的氣氛中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3.營造良好的心理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習十分重要。從心理上講,在教學中應讓學生有安全感和歸屬感,使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對學習有興趣。如果教師營造的課堂氛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就不會出現(xiàn)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回答教師的提問,不配合教學互動等教學局面。學生學習起來會非常用心,有感情的投入,從而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學習效率事半功倍。教師要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來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目的就是要克服學生在心理上的壓力、緊張、局促、害羞、不安等負面因素。例如,學生在教師的咄咄逼人氣勢下的局促、慌亂,害怕在同學面前出丑等心理,都是可以導致學習外語產(chǎn)生困難的心理障礙。正如一位外國學者所闡述的"如果內(nèi)心鎮(zhèn)定自若,我們就能游刃有余地進入語言學習的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中如魚得水。"
4.指導要點:以學定教與順學而導并融
英語新課程指出英語學習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在對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到以學定教與順學而導相結合。
4.1以學定教。小學生學習方法應該是學生個體或群體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發(fā)現(xiàn)、習得的;小學生的英語能力是在豐富多彩的英語實踐中反復歷練、逐漸生成的。這表明學生的學習實踐與體驗對學習方法形成的重要性,但這并不否定教師對學生學法指導的價值所在。在現(xiàn)代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是同一事件的兩個不同方面,教與學并重。為此,對學生的學習指導應貫穿于教師教學活動之中,而要使教師的教學行為更為有效,就必須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即新課程所倡導的"以學定教",以學生的"學"為出發(fā)點,設計、生成教師的"教"。
4.2順學而導。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需要教師順學而導,即從學生眾多問題的中提煉出重難點,特別是學生學法方面的問題,然后將其納入到師生的對話之中,并逐一解決。例如,在筆頭練習中,我們常會碰到一些句型轉(zhuǎn)換的題目,如讓學生觀察下面句子:
I'm from Nantong.→Are you from Nantong?→Where are you from?This is a dog. →Is this a dog?→What's this?That boy is David. →Is that boy David?→Who's that boy?
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肯定句、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3個句型間的聯(lián)系,并得出特殊疑問句是由"what,where,how,who"等疑問詞加"一般疑問句"構成的。這樣他們牢牢地掌握了此類句型的變換。我們不能把學法指導簡單地、錯誤地理解為提問,對學生提問、讓學生提問。倘若出現(xiàn)這樣的誤解,就會把"滿堂講"又變成"滿堂問",而且問得不著邊際、不得要領。同時,盡量啟發(fā)學生自己去總結學習方法,不包辦代替,也不放任自流,而是應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歸納總結。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初探劉紅飛(西藏日喀則市一高西藏日喀則857000)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184-01學生是否能夠運用已掌握的英語知識和技能進行思想交流,可以在寫作中可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但是目前高中英語教學往往忽視"寫"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有效訓練。聽、說的訓練安排的比重較大,對"寫"的內(nèi)容安排相刑較少,也缺乏相應的指導。因此,學生普遍缺乏英文寫作興趣,寫作能力不高。英語寫作是英語學習的最高級階段。高中階段的學生必須在具備了一定的詞匯量,一定的審題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評價能力和扎實的語法基礎以及英語語感的狀況才能進行英語寫作,因此英語寫作也是對學生學習英語提出的最高要求,是英語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書面表達也是高考英語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教師只有在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系統(tǒng)訓練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學生才能在激烈的高考競爭中取得好成績。
1.循序漸進,采取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寫作興趣
英語寫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我們不能想著"一口吃一個胖子"。它必須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地進行訓練。
在寫作課上,要讓學生寫熟悉的人和事,寫身邊發(fā)生的故事。例如:My hometown,My schoollife,My favorite sports,等等。例如:在學完陶勇夙Unit l8 NcwZcalandH-J,我給學生布置習作:MyHometown時,為了讓學生更加對寫作感興趣,我設計了幾幅幻燈片幫助學生完成任務,效果不錯。如寫"我的家人"時,指導學生寫出一些簡單句。例:There are three members is my family:my father,my mother and I .My father is a doctor. My mother is a doctor,too. I am a student of No.3 Senior Middle School. My parents are very busy all day. So I often help them with the housework. They love me deeply. We love each others. 這種練習可以安排在最初的一輪復習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分析寫作要點并組織語言準備,學習寫提綱和謀篇。學生寫完后,挑選出優(yōu)秀的文章作為范文,在班級朗讀,并給予鼓勵,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
其次,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式,不能還采取以往的先布置任務,寫文章,然后批改的寫作教學方法。而要讓學生有機會收看一些英語電視、電影,收聽英語廣播節(jié)目、閱讀英語課外讀物等,比如讓學生定期收看CCTV10套的"希望英語"節(jié)目,各種比賽,對學習英語都有益處。還可以組織英語角,讓學生得到多方面的實踐機會,然后讓他們把自己寫作教學的所見所聞寫成文章。通過這些方法,一旦學生有空閑時間,他們就愿意再寫,慢慢的逐漸就會對英語寫作感興趣的。
2.注重寫作基礎,加強基本功訓練
寫作基礎包括遣詞、造句、語段等的基本功,要想提高寫作水平,首先要詞匯量和基本句型過關,不掌握定的詞匯,寫作無從下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少學生都有這個體會,一旦需要用語言表達思想的時候,就感到力不從心,無話可說,有時能寫出句子也是詞不達意,令人費解。其它句型錯誤、語法錯誤及標點符號錯誤等等更是比比皆是。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加強基本功訓練。寫作的基本功包括詞匯、慣用語、習慣搭配、句型、語法結構等。我在具體教學中一直堅持下面的做法:嚴格要求學生正確、端正、熟練地書寫字母、單詞和句子,注意大小寫和標點符號。我還要求學生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住本課的重要詞匯,要從音、形、性、義、及基本用法和固定用法、同定搭配方面去全面把握,把詞匯放在課文中去教學,這樣使重要詞匯在定語境里有了生命,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更容易。
3.課堂指導,提供幫助
經(jīng)過以上各種形式的訓練,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詞匯、句型結構基礎,以及聽、說、讀、寫的能力,但是寫對他們來說仍然具有極大的挑戰(zhàn)性。因此,在寫的過程中,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寫作訓練,老師都必須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及時進行指導。例如,在進行語篇寫作訓練時,選好題目后,我就和學生一起討論,幫他們確定文章的主題,考慮與主題有關的各個要點,讓他們列出清單,刪去與主題無關或意義不大的細節(jié),然后把剩下的按邏輯順序重新排列,寫出提綱。其他的問題,如時態(tài)和語態(tài)、過渡詞的使用、句子表達等,只要學生提出,我都會及時幫他們解決。通過課堂,讓學生掌握以下幾個寫作步驟:
1.認真審題,明確中心。(明確內(nèi)容、時間、地點、人物)
2.確定文體。(寫短文、日記、寫信、通知、便條、廣告)
3.制定提綱。選擇最能說明主題的內(nèi)容,列出要點。
4.確定時態(tài)、語態(tài)、格式、順序、段落。
5.寫出要點,連句成文。
6.注意書寫。(工整、規(guī)范、大小寫、行距、避免涂改)
用做改錯題的眼光改正拼寫、標點、語法錯誤,注意要點是否全,字數(shù)是否夠。
做好充分準備以后,讓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寫作任務。在交作業(yè)之前,我還要求學生仔細地檢查他們的短文,看是否符合題目的要求,要點是否完整,時態(tài)、語態(tài)是否正確。準備越充分,寫起來就越順手。
4.掌握寫作技巧
精通寫作必須依賴寫作技巧的通曉。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要求學生按如下順序進行。
4.1審題立意,確定中心。所謂審題,就是認真審閱作文的說明要求和所給的材料,比如,關鍵詞、段首句、提綱、提示、圖表說明等,從而明確作文的寫作范圍和側(cè)重點,確定與文章內(nèi)容相應的體裁、中心、表現(xiàn)手法等。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們尤其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向?qū)W生講清文章的類別和對策,如是記敘文,可以時間為順序;如是說明文,可以反襯式引出材料,再進行對比,最后歸納;如是議論文要先引出話題或自己的觀點,然后論證,最后總結。
4.2圍繞中心,列出提綱。審清了題意,明確了命題意圖,接下來就是列提綱。提綱一定要包含所提供的情景、要點,要盡量使用自己熟悉的詞匯與句型。要求學生只有在準確的基礎上才能從句式上力求變換,如倒裝句、強調(diào)句、省略句、主從復合句、對比句、分詞短語、介詞短語等。
5.注重講評,及時反饋
好作文不僅僅是寫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作文從寫到講評的時間間隔不要太長,寫作講評的具體環(huán)節(jié)有:
(1)將較典型和集中的錯誤表達寫在黑板上,如人稱、時態(tài)、單復數(shù)、習慣表達和拼寫等錯誤,先讓學生自己改正,然后老師再給出正確答案。
(2)結對互改。因為作文本身就是一種人際之間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形式,作文點評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搭建多種形式、多方位的交流平臺,為學生提供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相互欣賞的機會,對討論中有爭議的問題,可當場請教老師。通過講評過程中的一系列活動,達到改正錯誤、提高寫作技能的目的。
(3)在批改后的基礎上重新寫一篇作文,這樣可以讓學生及時改正存在的問題,將修改后的作文同修改前的作文進行比較,從縱向比較中,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和進步。這樣能激發(fā)其寫作熱情,增強其自信心。每次作文之后挑選一、兩篇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打印、復印出來,在全班展覽,讓每個學生欣賞,互相交流,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