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惠
摘要:目的 研究解脲支原體感染對不孕癥的影響。方法 對在我院治療的432例不孕癥婦女生殖道解脲支原體感染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其中原發(fā)不孕258例,繼發(fā)不孕174例,年齡在24~39歲。在432例不孕婦女中UU陽性率為61.1%,原發(fā)不孕和繼發(fā)不孕UU陽性率分別為55.8%和68.9%,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 解脲支原體感染與不孕癥有極重要的關系。
關鍵詞:不孕癥;解脲支原體感染;分析
不孕的醫(yī)學定義為1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沒有成功妊娠。主要分為原發(fā)不孕及繼發(fā)不孕。原發(fā)不孕為從未受孕;繼發(fā)不孕為曾經懷孕以后又不孕。根據這種嚴格的定義,不孕是一種常見的問題,大約影響到至少10%~15%的育齡夫婦。引起不孕的發(fā)病原因分為男性不孕和女性不孕。有學者研究認為支原體感染是導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014年來我所不孕癥門診就診婦女432例。
1.2方法 UU培養(yǎng)基制備參照文獻。接種后的培養(yǎng)基置37℃恒溫培養(yǎng)基內,分別于24、48、72 h觀察結果。如有UU生長,液體變成紅色即為陽性。連續(xù)觀察5 d以上,液體培養(yǎng)基顏色不變者為陰性。
2 結果
2.1原發(fā)不孕和繼發(fā)不孕與UU陽性率的關系 在432例不孕婦女中UU陽性率為61.1%,原發(fā)不孕和繼發(fā)不孕UU陽性率分別為55.8%和68.9%,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1。
2.2生殖系統(tǒng)感染與UU陽性率的關系 對432例不孕婦女進行婦科檢查及陰道分泌物涂片,其檢查結果與UU檢出陽性率比較,見表2。具有生殖系統(tǒng)炎癥婦女UU陽性率明顯高于無炎癥的正常盆腔婦女,提示解脲支原體可以引起生殖系統(tǒng)感染或促進其它病原體的感染。
2.3不孕時間與UU感染情況比較 432例不孕婦女不孕時間與UU陽性率進行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3。UU感染與不孕時間無關。
3 討論
支原體(mycoplasma):又稱霉形體,為目前發(fā)現的最小的最簡單的原核生物?;驍盗繛?80。支原體細胞中唯一可見的細胞器是核糖體(支原體是原核細胞,原核細胞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與泌尿生殖道感染有關的主要是解脲支原體UU和人型支原體MH兩種。在健康人群中,高達60%的婦女均可檢出UU,女性80%患者可無自覺癥狀[1-2]。MH與細菌性陰道病密切相關[3]。由于解脲支原體的感染,將引起患者的子宮內膜炎,急性輸卵管炎等相關盆腔炎性疾病[4-5]。針對急性輸卵管炎患者而言,UU與MH均屬于重要的潛在病因[6-7]。我們對432例不孕婦女UU檢測,其結果表明具有生殖道炎癥婦女包括陰道炎、宮頸炎、慢性盆腔炎,UU陽性率明顯高于無炎癥婦女。從表2看出具有滴蟲、霉菌性陰道炎,UU檢出率為14/14,宮頸糜爛并附件炎UU檢出率也明顯增高。因此解脲支原體作為致病菌與其它致病菌造成生殖道的混合感染。從表1看出,繼發(fā)不孕UU檢出率高于原發(fā)不孕。繼發(fā)不孕多與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后造成生殖道感染有關。在432例不孕婦女中有64.8%婦女具有生殖系統(tǒng)炎癥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解脲支原體作為潛在的致病因素應該提高重視。
生殖系統(tǒng)的急性和慢性感染,造成輸卵管的粘連或阻塞是引起不孕癥的主要原因,它可以是多種微生物感染引起,解脲支原體是其中之一。因此,在不孕癥的防治中對解脲支原體的檢測是有必要的。對陽性患者夫妻雙方進行治療以防交叉感染。我們對UU陽性患者夫婦用強力霉素、紅霉素進行治療,有40%婦女UU轉陰,盆腔慢性炎癥得以改善,有13.8%婦女妊娠。此外,解脲支原體感染所誘發(fā)的變態(tài)反應和自身免疫也是男性不育的一個因素。因此解脲支原體的檢測是防治男女不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周凱華,陶慧,王阿靜.支原體感染的不孕癥患者相關因素的分析[J].漸江臨床醫(yī)學,2013,15(7):965-966.
[2]王麗榮,王振榮.女性生殖道支原體的致病性及其與不孕關系的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3(37):3976-3978.
[3]tayior-robin d,furr pm.further obeevations on the uurine mxlel of myeoplasuu lominis infeclion[J].J Med Micndriol,2010,59(8):970-975.
[4]崔英麗,蔡知天,李楷濱,等.解脲支原體在不孕不育及不良妊娠結局的作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6):944-946.
[5]曾浩.宮腔輸卵管造影對判斷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的價值[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6):1380-1382.
[6]袁學華,陳香蘭,羅卉麗,等.女性泌尿生殖道解支原體感染現狀及耐藥性調查[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4):826-827.
[7]劉春霞,劉斌,曹小秋.某地區(qū)2008-2010年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狀況及耐藥性演變[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12):1454-1458.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