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樹芳 段兆珺 潘正娟 楊惠茹 藺寒梅
摘要:目的 研究探討聯(lián)合應用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R-HPV)、薄層液基細胞學(TCT)檢查聯(lián)合陰道鏡定位活檢在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在我院接受宮頸癌篩查的女性99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女性均分別實施HR-HPV檢查、TCT檢查及陰道鏡定位活檢,分別將其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進行比較,并計算診斷的符合率。結果 998例受檢女性經(jīng)病理診斷的陽性檢出率為15.1%,經(jīng)HR-HPV檢查、TCT檢查和陰道鏡定位活檢的陽性符合率分別為74.2%、80.1%和78.1%,比較差異較?。≒>0.05),而經(jīng)HR-HPV、TCT檢測呈陽性,再經(jīng)陰道鏡下定位活檢仍為陽性的患者,陽性符合率可達100.0%,顯著高于其他單一診斷的結果,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 HR-HPV、TCT檢查、陰道鏡定位活檢均能在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聯(lián)合應用上述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篩查的符合率,彌補單一診斷方法的局限性,為女性宮頸癌的防治工作提供指導。
關鍵詞: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查;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陰道鏡定位活檢;宮頸癌前病變
宮頸癌發(fā)病率高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2位,不僅發(fā)病率死亡率高,且有不斷年輕化的趨勢,嚴重威脅女性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早期宮頸癌的患者如能得到有效治療,則5年生存率可達90%[1],作為宮頸癌前病變的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與宮頸癌浸潤癌的發(fā)生息息相關。由于從癌前病變到宮頸癌的轉(zhuǎn)變是一個相對比較緩慢的發(fā)展過程,做好對宮頸癌高?;颊叩挠行ШY查、合理預防、積極干預十分重要。本文就來我院接受宮頸癌篩查的女性998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HR-HPV、TCT檢查聯(lián)合陰道鏡定位活檢在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來我院接受宮頸癌篩查的女性99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受檢女性均自愿接受HR-HPV、TCT檢查、陰道鏡定位活檢。
排除標準:有子宮切除或者宮頸錐切等治療史的女性;合并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或者陰道毛滴蟲等其他特殊病原體感染的女性;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檢查前3 d內(nèi)有經(jīng)陰道灌洗或者使用相關陰道治療藥物的女性,24 h內(nèi)有性生活的女性。受檢女性的年齡在19~65歲,平均年齡為(32.5±3.1)歲。
1.2方法 HR-HPV的檢查:受檢女性取膀胱截石位,使用陰道窺器將宮頸完全暴露,擦去宮頸外分泌物后,使用特制毛刷按照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采集宮頸及宮頸管內(nèi)的脫落細胞,將獲得的脫落細胞置于細胞標本保存液中進行充分漂洗與編號。采用DA8000全自動核酸分子雜交儀,通過反向點雜交基因分型技術分別檢測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13種高危型。
TCT檢查:脫落細胞標本采集方法同HR-HPV檢測,參照2001年TBS報告系統(tǒng)進行分級診斷:以正常或者炎癥都屬于正常范圍(WNL),記為陰性。ASC-US(意義不明的不典型鱗狀細胞)和ASC-H(不除外上皮內(nèi)高度病變的不典型鱗狀細胞)屬于不典型鱗狀細胞(ASC),LSIL(低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HSIL(高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SCC(鱗狀細胞癌)屬于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SIL),ASC和SIL均為鱗狀上皮細胞異常。AGC(不典型腺細胞)、AES(宮頸管原位癌)、腺癌等均屬于腺細胞異常。ASC及以上的病變記為TCT陽性[2]。
陰道鏡檢查:采用陰道窺器暴露受檢女性的宮頸之后,拭去宮頸外分泌物后,在10倍鏡下,初步觀察其宮頸外形、顏色、血管、鱗狀上皮與柱狀上皮交界處的情況。陰道鏡分級為Ⅱ級、Ⅲ級,出現(xiàn)多種圖像者擬診斷為宮頸癌前病變或?qū)m頸癌陽性,其余為陰性。經(jīng)醋酸白試驗和碘試驗對其可疑陽性部位進行確定,對陽性位置進行多點取樣,送病理檢查,按照其病變情況分為慢性宮頸炎、CIN(可根據(jù)病變程度分為CINⅠ、CINⅡ、CINⅢ)以及宮頸癌。
以病理檢查結果為依據(jù),分別將其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進行比較,并計算診斷的符合率。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998例受檢女性經(jīng)病理診斷,共檢出CINⅠ級患者60例、CINⅡ級患者39例、CINⅢ級患者23例,宮頸癌患者39例,陽性檢出率為15.1%,經(jīng)HR-HPV檢查、TCT檢查和陰道鏡定位活檢的陽性符合率分別為74.2%、80.1%和78.1%,比較差異較小(P>0.05),而經(jīng)HR-HPV、TCT檢測呈陽性,再經(jīng)陰道鏡下定位活檢仍為陽性的患者,陽性符合率可達100.0%,顯著高于其他單一診斷的結果,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研究認為,宮頸癌和宮頸癌前病變的主要致病原因在于持續(xù)的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3],而組織病理學檢查發(fā)現(xiàn),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可以逐漸發(fā)展成為宮頸浸潤癌,患者的陰道鏡圖像多樣,可通過多種異常圖像的存在判斷病變程度(如最常見的醋白上皮,可通過白色程度邊界的形態(tài)分析病變情況)。
本文分別比較了單獨采用HR-HPV檢查、TCT檢查、陰道鏡定位活檢及聯(lián)合應用上述方法診斷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臨床效果,可見,聯(lián)合檢查的陽性符合率顯著高于某項單一檢查。三種不同診斷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HR-HPV檢測準確性好、重復性強,可預測CIN的轉(zhuǎn)歸,但無法判斷宮頸病變程度;TCT檢查則操作簡單,易于觀察,異常細胞的檢出率高的優(yōu)點,但其閱片受主觀因素影響大;陰道鏡檢查也有肉眼觀察不準確的情況,但可對嚴重病變位置詳細活檢[4]。而聯(lián)合應用這種檢查方法的陽性符合率達到100.0%,可以彌補單一診斷方法的局限性,為女性宮頸癌的防治工作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阿曼古麗,王英紅,彭心宇.HR-HPV、TCT檢測結合陰道鏡下定位活檢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中的應用研究[J].兵團醫(yī)學,2013,35(1):11-12.
[2]邵蘇玲.TCT結合高危型HPV檢測在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35):156-157.
[3]徐謨燕,李芳.HR-HPV、TCT檢查聯(lián)合陰道鏡定位活檢對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篩查的應用價值[J].健康研究,2015,35(3):332-333.
[4]董靜,倪愛軍.高危型 HPV 檢查和 TCT 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早期診斷臨床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12(11):873-874.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