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卷
摘 要: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新課標背景下教育教學的必然要求。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要求也越來越趨于人文化,教師不再單一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與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與實踐,談談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幾點策略,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幾
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使其在課堂學習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教師則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學習思考,發(fā)散學生思維。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還可以降低教師的教學任務量,使課堂教學輕松而有效,學生學習的過程充滿探索與奧妙,逐漸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立足教材,深入解讀
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基本渠道,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知識的主要來源。語文教材的內容豐富多樣,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立足于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的剖析與解讀,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使其在學習中能夠掌握恰當、合適的學習方法,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明確課文的教學目標,考慮教學中要采用的方法是教師在教學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如果教師不能將教學內容熟記于心,沒有掌握課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面對學生的質疑,教師就很難給出恰當?shù)慕鉀Q方法,這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因此,立足教材,深入解讀教學內容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手段。例如,我在教學課文《竊讀記》時,在備課時就要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哪些生字、生詞,學生在理解課文哪部分內容時會有困難,并提前想好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課堂教學中,我便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課文,熟記生字生詞,并讓學生討論文中的重點語句,體會其中動作描寫的意義,并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當時的心理活動。在經(jīng)過反復的閱讀與思考后,學生有效地突破了本節(jié)學習的重點,掌握了課文的中心思想,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二、巧設問題,引發(fā)思考
恰當?shù)貏?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其滿懷興趣地去思考并探索知識。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思考問題,并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信心與希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實現(xiàn)有效教學。
例如,在教學課文《將相和》時,為了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習,我就為他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1)課文題目《將相和》中的“將”和“相”分別指的是誰?“和”代表什么意思?(2)課文中的“將”與“相”為什么不和?(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廉頗的話)(3)“完璧歸趙”“澠池之會”這兩個小故事體現(xiàn)了藺相如的什么品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根據(jù)課文中的人物描寫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4)廉頗“負荊請罪”的原因是什么?我們要學習他的什么品質?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設計,學生會根據(jù)問題有目的地讀書并思考,不僅有助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使其認真閱讀課文,還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使其在讀書時能抓住主要的問題,迅速掌握全文的結構脈絡,從而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全文的內容,實現(xiàn)高效學習。
三、寓教于樂,營造氛圍
高年級的小學生雖然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他們的年齡比較小,在課堂學習中還是很難完全集中精力學習,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多種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取知識,達到寓教于樂、學有所獲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了《晏子使楚》這篇課文后,為了讓學生對文中人物的理解更加透徹,我讓學生以課本劇表演的形式深化。在課堂上,我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自行分配角色,并先依照課本對臺詞,再讓學生準備一段時間后,我便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在輕松的語文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加以想象,將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都生動地展示出來,課堂氣氛一直活躍而熱烈,學生的參與興趣十分高漲。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演繹,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感悟,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聯(lián)系生活,引領體驗
語文是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一門學科,在語文學習中,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學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深入其境體會課文中的感情,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認識,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故事,并以小組為單位講一講這些故事。開始學生都很沉默,好像過去的記憶如白紙一樣,在長久的沉默后,有的學生說起了自己小時候用泥巴捏小人的故事。然后很多學生都開始講自己小時候的趣事,以及與父母“斗智斗勇”的故事,課堂的氣氛一直很熱烈,學生越說越興奮,他們也越來越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無言而深沉的愛。通過進行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開始對父母感恩,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付出,這也讓他們變得更加優(yōu)秀。
總之,提高高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素質教育與新課標教學的雙重要求。教師要立足教材,深入解讀教學內容;巧設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寓教于樂,營造輕松的氛圍;聯(lián)系生活,引領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陳艷玲.小學高年級語文多樣化教學方式實施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