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澤
【關(guān)鍵詞】 語文教學;美麗課堂;語文味;
主體;互動;靈動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8—0046—01
以往,一說起語文美麗課堂,我們的腦海中便會浮現(xiàn)出這樣一幅溫馨的畫面:兩千多年前的泅水河畔,孔子和弟子們來這里春游,面對潺潺的流水,善施教化的孔子說了一番深奧的道理,可謂是“潤物無聲”,大教無痕。隨后,弟子們?nèi)齼蓛缮㈤_,盡情享受春天的美好……這是多么幸福,令人神往的教學情境??!語文課堂就要營造幸福的語文世界,打造一個平等、輕松、開放的平臺,讓學生在學習語言中盡情徜徉、傾情揮灑。
一、重視語文味是構(gòu)建美麗課堂的前提
隨著語文課堂的返璞歸真,“讓課堂多一點語文味”的呼聲越來越強烈。“語文味”是一種具有詩意美感,能夠達到自由境界的教學。語文課上出“語文味”,第一個前提是凈化語文課堂,讓語文教學回歸本性,展現(xiàn)真我的風采。語文教學的“本”是什么?是“七個字”和“五個能力點”。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有必要牢牢記住“七個字”:識、寫、讀、背、說、作、習;“五個能力點”:聽、說、讀、寫、書。語文教學的“真”是什么?是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以及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任何時候,走進語文課堂,教師的教學任務(wù)都應圍繞著語文教學的本真進行:智力的開發(fā)、文化品味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提升等,均以培養(yǎng)語言能力為核心而巧妙地滲透和展開,這樣的課堂怎能嗅不到濃濃的“語文味”?只有濃濃的“語文味”充溢著課堂,才能撥動學生的心弦,走進學生的心靈。
二、以學生為中心是構(gòu)建美麗課堂的基礎(chǔ)
學生不只是知識的學習者,更是有著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獨立的人格尊嚴和巨大潛能的生命體。課堂教學的價值在于通過一個個幾十分鐘的量的累積,達到為學生的人生作準備的質(zhì)的構(gòu)建。這就要求課堂應是涌動著生命活力的空間,它的主人是學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無論著眼課堂學習的本質(zhì),還是尋根學生言語習得的規(guī)律,我們都必須把足夠的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從容地讀、思、議、說、寫,培養(yǎng)自己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讓課堂成為傳播知識和能力的場所。教師還應最大限度且恰如其分地肯定、贊美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悅,積淀超越自我的信心。由此,可實現(xiàn)讓學生樂學——好學——會學的美好愿望。
三、師生互動是構(gòu)建美麗課堂的重要因素
大家經(jīng)常說,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流程,再充分的課前預設(shè)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到課堂上來。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思維活躍,情感豐富,最具成長潛能的人。所以,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筆者曾有幸觀摩了薛老師執(zhí)教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一課,學生和教師在互動中學習,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簡單的告訴,沒有生硬的替代性的思維和言說,而是從學生的發(fā)言中捕捉資源,有層次地推進教學。薛老師的教學,讓筆者深深感受到了特級教師真正的教學本領(lǐng)——“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樂此不疲地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師生在自然、寬松、和諧的音符下能夠演奏出教與學的“融融樂章”。
四、創(chuàng)造靈動是構(gòu)建美麗課堂的基本途徑
預設(shè)和生成好比課堂教學的一對翅膀,是課堂教學整體的兩個方面,只有兼?zhèn)?,課堂才能飛得起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膘`動的語文課堂有賴于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準確把握、深度解讀,對教學對象的關(guān)注關(guān)愛、尊重理解;有賴于教師對課堂預設(shè)的高瞻遠矚,對課堂現(xiàn)場的有效調(diào)控;有賴于教師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慧眼”,敏銳捕捉生成資源,抓住稍縱即逝的教學時機;有賴于教師有較高的綜合素養(yǎng),以足夠的底氣運籌帷幄。語文課堂只有充滿了靈動,才會聽到學生富有靈性的語言,看到他們神采飛揚的表情,感受到他們敏捷活躍的思維和心靈成長的愉悅。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應該盡量構(gòu)建美麗課堂,讓學生在美麗的畫面感、生動的語言境界以及師生積極互動中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與深遠。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