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延濱
交友之道寫在各種生活指南中,從古至今,講的幾乎是一個路數(shù)。高朋滿座、往來無白丁,說的是結(jié)交的朋友都是高大上。老百姓話說得直白:魚找魚,蝦找蝦。圣賢孟子講得文雅,成了名言:“一鄉(xiāng)之善士,斯友一鄉(xiāng)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講來講去,交友之道,講品格性情,講身份地位,還講名氣大小。自從有了網(wǎng)絡(luò),朋友的意味變了,變成粉絲。能有幾個粉絲是讓人偷著樂的事情,粉絲多了的主兒,也常拿粉絲量顯擺。只是原先的朋友含鐵量高,俗稱“鐵哥們”,生死相托,同舟共濟。現(xiàn)在由鐵變粉了。你上臺,他拍手;你唱歌,他搖熒光棒;你倒霉了,他啊一聲張大嘴,轉(zhuǎn)過身就消失了。自從有了微信,朋友后又加個圈,朋友圈。朋友圈風(fēng)靡九州,一大半有手機的都成了低頭族。熱火了一陣,發(fā)現(xiàn)這朋友圈,“朋友”兩字挺可疑。想一想,點個贊,叫聲好,也就跟上街過廣場,看見面熟的,揚揚手,點點頭,就那么回事。在今天,多幾個粉絲,好事。朋友圈人頭旺,也是好事。只是原先意義上的朋友,含鐵量高的,同舟共濟的,生死相托的,還會有嗎?又有幾個?
也許是真成老人了。老人的幸福,都與老有關(guān)系,叫做“有四老”:老屋、老伴、老本、老友。老屋意思明確,不怕風(fēng)雨的棲居之所。老伴尤其重要,沒伴就實在地成了孤家寡人,只有孤身獨處的晚景。老本是老年壓艙石,風(fēng)吹草動心不慌。老友是老年人的世界,精神世界也是人際天地。老友是你一生所有粉絲中,不離不棄不轉(zhuǎn)身走開的粉絲。老友是你朋友圈中,不僅是見面點贊打招呼,而且一旦沒見著面就想你的那位。老友也許曾經(jīng)是你的同鄉(xiāng),你許許多多的同鄉(xiāng)中,他在你年邁時,仍讓你想起故鄉(xiāng)。老友也許曾經(jīng)是你的同學(xué),同學(xué)會開了又散了,而他卻不和你告別。老年人會淡出江湖,遠離商場與官場,沒有了利害和利益,此時仍然與你不離不棄者,就是難得的老友。不離不棄的當然不僅是舊交,你看許多老年人養(yǎng)著小狗老貓,因為它們有最讓人動心的品格,不離不棄,于是也成了最夠資格的老友。
在諸位老友中,最靠得住也是最貼心的老友,是那些天天守著自己、并排站在書架上的圖書。這些圖書,每一本都是一賢士。還是孟子說交友:“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今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跨時空相交“尚友”,讀他們的詩文,了解他們與他們所處的時代,這是可以終老的無憾之事。我愛書,但不講究數(shù)量上的藏書?,F(xiàn)在出書也是時髦,各色人等都在寫書,也有不少槍手代筆的偽書。許多書翻看過后,便從書架和書桌上請走,像送走闖進家里的陌生人。讀好書如孔夫子所言“見賢思齊”,這話實在值得推廣,一是要見賢,多與有修養(yǎng)有品行有文化的人交往,交往后要向他們看齊。這句話后面還有一句話:“見不賢而內(nèi)省也。”不免會讀到那些裝腔作勢的書,讀了也無妨,可識小人嘴臉、庸人心胸、俗人志趣、匠人筆墨,讀之可引以為鑒。
書房里有四五架子好書,足能讓人心里亮堂,高朋滿座般充實。好了,老友們別倚老賣老,新的一天又開始了,迎接新的生活,呼吸新鮮空氣。推開窗戶,澄亮的太陽又是新的。打開電視,此刻播的是早間新聞。手機響了,有了新短信:老朋友,讀到你的新作,高興……
(常朔摘自《遼寧日報》2016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