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東林
在中國不知道清華大學的人應該很少很少。而把清華從一介寂寂無名的留美預備學校,變成一所世界知名大學,靠的是梅貽琦。梅貽琦1889年生于天津,自1914年美國留學歸國到清華工作,其間任校長17年,把清華的發(fā)展推向高峰。
不拘一格用人才。梅貽琦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边@樣的思想理念和海納百川的胸襟招來了大批學術精英。華羅庚從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小學教員、店員,被破格召進清華大學加以培養(yǎng);又破格從一位系資料員轉(zhuǎn)升為助教,而且被允許修習大學課程;被破格送到英國劍橋大學去“訪問研究”;最后又破格未經(jīng)講師、副教授階段而被聘為教授,上述過程大多是在梅貽琦的親自關心下實現(xiàn)的。
清華聘請的教師包括朱自清、聞一多、錢鐘書等一代宗師,馮友蘭、金岳霖、吳晗、李達等社會科學領域的大家,還有熊慶來、馬大猷、華羅庚、林家翹、錢偉長、錢學森、吳有訓、周培源、梁思成這樣的中國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的奠基者。另外,通過發(fā)展民主管理體制,梅貽琦在清華營造了一種自由的學術氛圍,使教授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打造了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魂。
梅貽琦一生清正廉明。他幾次出任當時教育部高層領導職務,又長期獨自掌管著數(shù)十萬美元的清華基金,可謂大權在握。在西南聯(lián)大歲月,他與普通教授一樣租住的是民房;學校配給他一部小車,當物價飛漲時,他不坐汽車,不要司機,以步當車。外出應酬,則坐人力車??谷諔?zhàn)爭期間,身為大學校長的梅貽琦,經(jīng)常吃白飯拌辣椒,有時吃上一頓豆腐拌菜湯,全家人就很滿足。
梅貽琦勤政廉政的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還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由于梅貽琦薪金不高,維持不了全家的基本生活,梅夫人則以七成大米、三成糯米,加上白糖做成米糕,每天挎著籃子步行45分鐘到“冠生園”寄賣。礙于梅貽琦校長的面子,賣糕時梅夫人遮遮掩掩,但還是被人知道了。于是,梅夫人挎籃賣糕賺錢貼補家用的事流傳得很廣。梅夫人還在大西門旁鋪塊油布擺過地攤,賣些舊衣物和用毛線頭編結(jié)的小物件等。讓我們想一想,梅貽琦手中掌管的“清華資金”,再看一看他家中落魄的生活,同今天的校長比起來怎不讓人撫今追昔。
梅先生任校長十七年,雖然清華基金雄厚,但他不私取分文。在戰(zhàn)亂頻繁、政局動蕩、貪污成風、賄賂公行的那個年代里,能廉潔自律,一如既往,堪稱萬世師表。
清華大學每年招生期間,都會有些政界要員、親朋好友想通過他將自己的子女破格錄取入學。為此,他給有關工作人員定下一條規(guī)矩:凡有此類信件,一律不準上呈,也不準簽復,只擱在一邊自生自滅,不理了事。
云南省主席龍云之女報考西南聯(lián)大附中,沒有考上,龍主席十分不爽——因為他對聯(lián)大創(chuàng)立支持頗大。就下令秘書長到梅貽琦處疏通,但秘書長欲言又止,龍云怒曰:“你還站著干什么?”秘書長小聲答:“我打聽過了,梅校長的女兒梅祖芬也未被錄取?!饼堅沏等粴庀4耸聜鏖_,許多社會名流之輩后來再也不好意思開口走后門把自己的子女送入清華。
梅先生離開我們已經(jīng)50多年了,后人給了他至高的榮譽——清華大學的終身校長、清華大學的永久品牌。梅貽琦是清華大學“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楷模,是中國教育界永遠的驕傲,永遠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