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慶
摘 要:在大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成熟度和知識廣度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尤其在英語上,體現(xiàn)得特別明顯,經過多年學習經驗的積累,在英語科目上亟待需要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語言輸出能力。在中國,有著數千萬的在校大學生,然后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對于語言類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這就需要高校,在日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找到能提高語言輸出能力的方法,然而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通病是,讀寫能力優(yōu)秀,聽說等輸出能力卻一直能力不強,甚至被大眾媒體所詬病,因此在這一背景下,有相當一部分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高校,開始推廣英語詞塊教學,這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該文以英語詞塊教學為研究對象,重點分析,詞塊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點以及重要性。然后分析總結其可行方法。
關鍵詞:詞塊教學 語言輸出能力 詞塊教學的優(yōu)點 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3(c)-0110-02
1 背景
首先,用最簡易的語言來解釋下詞塊,“詞塊”換句話說,也叫指詞的搭配組合。它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必須在真實口語交流中大量出現(xiàn);另一個是大于單一詞匯的數量。形式是比較固定的。通常情況下,在英語當中,最常見到的短語、固定搭配、習語等都可以叫作詞塊。它可以是“in the end“not only...but also” “far away from...,”也可以是“How are you?”等等,簡短地定義一下,可以是:經常一起使用的一些詞語的集合。
語言當中是包含很多的詞塊的,很多連貫的優(yōu)美的語篇都是由詞塊構造而成的。在人們進行語言交流的過程當中,一般會習慣性地去使用熟悉短語和常用的搭配,這是人們的慣性思維所使用。因此,運用搭配可以使人思維更快,交流更為順暢。
2 運用詞塊教學的優(yōu)點
2.1 促進英語口語的語塊功能
現(xiàn)在不同地區(qū)的高校,在英語教學手法上都有不同,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他們的學校有大量的外籍教師能夠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因此外教是他們語言教學的主要手段。而有的高校沒有相關條件,于是只能改善教學方式了。英語教學方式有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之分,那么,傳統(tǒng)英語教學效果在不明顯的情況下,長時間不變通,進行單個詞語和語法教學的話,很容易造成口語缺失現(xiàn)象,,但是如果大學老師只是一味地把詞匯和語法放在首要位置的話,學生很可能會以漢語的思維去輸出表達英語,那么,其中必然涉及到一個中英轉換過程,恰恰是此過程決定并且影響著口語的正常輸出。
2.2 語塊教學提高口語流利程度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主要表達方式。人與人之間進行口語交流活動時候,詞塊是保證口語流暢程度的重要因素。各國很多的語言專家在研究本國語言的時候,把具有傳遞信息功能的語塊稱為增量性語塊,不僅僅只是英語、德語、法語等世界流行通用語言中,也會有所涉及。在語言交流中常常會出現(xiàn),簡單重復的詞塊語句,然后增量性語塊可以有效克服這一問題。
2.3 語塊承載信息量,促進話語產出
筆者在大量的高校英語教學實踐中,得出了以下結論:詞塊教學這一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獨特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顛覆學生傳統(tǒng)的語言思維方式。如果在一堂課的實踐口語交流環(huán)節(jié),換作以詞塊為單位進行口語交流,而不是單個的單詞,就會發(fā)現(xiàn)話語的產出變得如此簡單,這一現(xiàn)象結論,在日常的口語交流中也是可以運用的。 其次,從語言心理學角度來看,從記憶的持久性上來分析,大家可以觀察到,人們對于詞塊的記憶持久程度遠大于單個單詞,因為詞塊就好比成人的骨骼,是對于整個人體的描摹,但從單個詞匯下手,就好像盲人摸象一般,不能著眼于大局。 總之,在日常生活的實際對話中,去組織語塊的速度要遠快于回憶單個詞語的速度,因此,以語塊為單位進行練習口語,會很大程度上促進話語的產出,節(jié)約思維過程的時間。
3 詞塊教學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
3.1 在大學英四六級中的運用
眾所周知,大學英語四六級,是衡量大學本科生階段英語能力的重要標志性開始之一,因此為了推廣詞塊教學的這一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可以在高校中,日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對于詞塊思維的深入認識,如四六級的聽力,常常地短會話、長對話其實就是學生對于詞塊建立深刻印象的好時機。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講,考試當中的模塊化語言相對于實際交流中更具有印象深刻的優(yōu)勢,不僅在聽力上老師可以給學生傳授相關思維方法,在寫作上,同樣如此。
通常,大多學生而言,為了在四六級考試中能在寫作這一部分拿下高分,他們會選擇性地去背誦一些定式的作文模板,這實際上,也是對詞塊思維一種初步的認識了,只是還不知道這種叫作詞塊方式而已,因此作為大學英語老師,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引導學生,以整體性的語言眼光去構造語句,對背誦相關短語、習語、固定搭配,以期在考試中,實際語言表達中有更好的表現(xiàn)。
3.2 在大學英語口語課堂中的運用
在現(xiàn)今的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按照課程的種類分,常見的基本有:日常課程、聽力上機課程、口語課程,以及文化普及類課程,在這里重點談論在口語課堂中的運用。
詞塊教學應該在口語課堂中,發(fā)揮它獨有的優(yōu)勢和思維先進性。例如老師,在課前,可以事先提前兩天就準備好相應的詞塊內容,如當日的課程主題是經濟文化類,那么事先將準備好的教學內容,可以發(fā)送給學生,讓其深度掌握記憶固定搭配、短語、習語,以及一些高頻出現(xiàn)的句子,這樣在上課的時候,確立相關主題,然后讓他們進行口語交流,進行實際運用,如果是外籍教師,那么老師還應該提高課程的參與度與整體把控。
也可以這樣做,建議學生去找詞塊,不僅從自己閱讀的書籍還是文章,還是其他英文作品中。對于水平較低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只劃出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由基本詞構成的常用詞塊.這樣既可增強詞塊意識又可熟悉常用詞塊。教師可以從語料庫中提取數行某詞構成詞塊的索引行,展示詞塊出現(xiàn)的語境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它組合的規(guī)律,可以更準確地掌握詞的意義和用法。這樣比傳統(tǒng)的單詞教學要科學多了。
4 結語
對于如何在大學英語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詞塊思維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其語言輸出能力,這是一個非常實際和重要的問題。語言輸出能力的發(fā)展關乎著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需要各大學老師在理論上不斷地進行探索,使教學活動真正得到質的提升,學生得以進步。
參考文獻
[1] 張洪蓮.詞塊與詞塊教學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報:社會學版,2011,24(3):157-158.
[2] 羅鳳文.詞塊教學與外語學習者的語言輸出[J].山東外語教學,2002(6):31-34.
[3] 周正鐘.詞塊教學法在英文商務信函中的運用[J].沈陽大學學報,2008,20(3):33-36.
[4] 許經勇.新常態(tài)視野的語言模式[J].北方經濟,2015(2):10-13.
[5] 魏后凱,盛廣耀.我國英語教學方法改進、障礙與推進思路[J]. 經濟研究參考,2015(3):6-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