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案例為研究載體,陳述了記住學生名字拉近師生距離,并對學生心理、求知欲和尊重需求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并為體育借班上課拉近學生距離提供范例參考。
關鍵詞:體育;借班上課;師生距離;身體練習體驗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9-0031-01
文/黃寧波借班上課是在各級別的體育教學評比和教研活動中,常常被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受到體育同人較高的關注。關于體育借班上課的文獻大多是研究教學策略,注意事項類,很少學者研究如何在體育借班上課中拉近學生的距離。由于教師在借班上課中的學生不是自己的學生,跟學生之間存在陌生感,如能快速記住學生姓名,則能在短時間內拉近學生的距離,進而促進借班上課順利實施,獲得較好的教學氛圍。
[案例] 在得知借班上課的具體班級、內容(運球上籃)時,筆者主動與班主任溝通聯(lián)系,獲得班主任支持后,特請班主任給學生布置借班上課“學習期望稿”。此稿內容包括:你在班上是否是籃球主力?會運球上籃嗎?動作技術如何?期待借班上課能幫你解決目前什么問題?希望收獲什么?并附上該班背后附有名字的軍訓合照或最近的合照,一起打包寄給我。在正式借班上課中,筆者記住了大多數學生的名字,學生感到很驚訝,認為教師很尊重他們,從而拉近了師生的距離。
[剖析] 首先,記住學生姓名是尊重學生的一種表現(xiàn)。馬斯洛需求層次金字塔理論告訴我們:人有被尊重的需求。人與人之間交往,相互尊重尤為重要,師生也一樣,教師主動通過“合照”(后面印有學生的名字)進行人與名的反復對照,加深記憶,記住學生的名字,學生會感到教師很尊重自己。教師主動尊重學生的行為,可以感染學生,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尊重他人,尊重教師。因此,在師生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促進師生拉近距離。另外,教師以“學習期望稿”的形式,了解優(yōu)秀學生(籃球主力),在教學中可以讓他們來做學生骨干,通過了解學生是否會運球上籃、技術高低,可以在分層教學中更好進行運動技能學習層次練習,體現(xiàn)人性化。教師對學生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總結,在教學中幫助學生解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掌握運球上籃技能,學生會獲得成功感,形成良好的心理感受。在這良好的心理感受中,學生容易產生積極的身體練習體驗,學生會油然而生欣賞、敬佩、感恩教師,師生距離自然拉近。通過對學生希望收獲的具體內容分析,切實了解學生的需求,在整體把握上課的基礎上,適當列舉學生的需求,并加以點撥和升華,讓學生知道教師的用心和對他們的重視,也促進了師生和諧融洽,進一步拉近了師生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