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軍
初中生物教學水平提高的關鍵是學生觀察探索能力的提高,初中生物是一門獨立的自然學科,以研究自然界具有生命的物體為主,生物教學過程中離不開實驗,實驗室生物課堂上最為常見的教學方式就是實驗.通過實驗詳細地觀察物體的生命特征,結合現(xiàn)時生活中的實例,增加了生物教學的形象性.生命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由觀察細胞到探索大千世界,是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學生觀察探索能力的提高是初中生物教學水平提高的關鍵,如何提高學生的觀察探索能力,下文做了詳細的介紹.
一、影響學生觀察探索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大千世界中的生命體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變化過程,生物學上的眾多發(fā)現(xiàn)都是在觀察的基礎上得來的,生物作為初中重要的學科,其學習過程離不開對生命體的觀察.學生觀察探索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初中生物教學水平的提高,通過對初中生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分析研究,影響學生觀察探索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
1.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老師講解學生聽講為主,這取決于傳統(tǒng)的教學水平有限,可使用的教學工具并不是很發(fā)達.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觀察探索能力的提高,屬于被動式教學,教學質量可見一斑.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適用于現(xiàn)代化的教學要求,被動式的教學方式方法只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久而久之抵觸學習,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學生的觀察探索能力得不到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水平得不到提高.
2.觀察的目的性不明確,增加了學生觀察探索的難度
生物教學過程中觀察是教學基礎,傳統(tǒng)生物教學模式中觀察目的性不夠明確,學生在觀察學習中難度加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觀察探索能力得不到提升.觀察應具有目標性,根據(jù)觀察目標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帶著疑問以尋找答案為觀察目的,明確觀察的目的性.能夠使學生盡快抓住學習重點,有針對性地展開觀察研究工作,提高觀察的效率,否則觀察過程中會有眾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影響到觀察結果.
3.觀察的精確性較差,觀察結果與實際情況相差較大
觀察精確性是生物教學觀察的必然要求,不僅可以提高觀察的效率,還可以根據(jù)觀察結果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根據(jù)研究結果探索生命奧秘,完成生物教學目標.然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觀察的精確性較差,并不能夠及時地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研究,觀察結果僅停留在表面的一些現(xiàn)象,不能夠深入了解生物體生命特征,不符合生物學的觀察要求,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觀察水平不高,成為了生物教學水平提高的一大阻礙.
二、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探索能力的策略方法
學生觀察探索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水平的重要要求,生物課堂采用大量的實驗教學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探索能力.生物實驗由觀察細胞到探索大千世界入手,通過觀察生命體的生命過程,深入研究生命體征.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探索能力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水平的基礎,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被動式教學,將課堂交還到學生的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自己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在較高的學習氛圍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采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讓學生直觀地觀察生物生命體征的變化,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生動形象化地生物教學模式事半功倍,可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促使學生真正掌握所需知識.
2.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
提高學生觀察探索能力的首要條件是觀察目的性要明確,初中生正處于一種好奇心極重的青春期,對于周圍的事物往往具有濃厚的興趣,在觀察中如果目標不明確,就會被周圍事物所吸引,因為在學生進行觀察前明確觀察目的,可有效地提高學生觀察探索能力.另外,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探索能力的同時,要制定相應的觀察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觀察,在完成布置任務的同時完成了觀察目標.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放到最關鍵的現(xiàn)象上,這樣才能看到所要觀察的內容,找出規(guī)律、得出結論,久而久之學生的觀察力就會得到全面的提高.
3.培養(yǎng)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對比、重復觀察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探索能力的提高,要注重觀察方法的教導.生物觀察是一個完整的過程,由多個部分組成,如果只進行局部的觀察那么得到的知識也是片面的,只有整體、部分、發(fā)展過程三個方面兼顧才能達到正確認識生物的目的.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觀察探索,同種生物的不同生物體也有些許的差別,在進行觀察探索時要對同種生物體進行對比觀察.另外要對研究對象進行反復觀察,不同的時間段產(chǎn)生的變化也會有所不同,觀察要細致,多次反復的觀察.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和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要在觀察的過程中得出客觀、真實的數(shù)據(jù)和結論,就必須采用科學有效的觀察方法以及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4.加強實驗教學,結合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
生物教學離不開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生物教學研究對象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生物體,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探索能力要結合其生活環(huán)境,增加學生的觀察習慣性,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自覺的對自然界中的生物體進行觀察探索,久而久之就提高了學生的觀察探索能力.實驗與觀察是兩個不可分割的過程,通過實驗的演示能夠為學生提供更為直觀的展示,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最有效手段.教師在進行實驗演示時要做到操作規(guī)范、準確,對實驗對象進行必要的講解.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中的生物是實驗研究對象,學生對其熟識度比較高,能夠增加多生對實驗對象的認知程度,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探索能力.
初中生物教學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學生觀察探索能力的提高.本文由觀察細胞到探索大千世界的角度出發(fā),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探索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首先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然后根據(jù)教學目標制定明確的實驗目的性,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驗觀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結合現(xiàn)實生活,以實際生活中常見生命體為實驗研究對象,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反復的觀察,并總結觀察結果,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的觀察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