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禹
【摘要】本文試從窺視觀點來闡釋讀者閱讀《占有》小說過程中的窺視體驗和產(chǎn)生的心理投射效果。通過綜合運用接受美學和心理學的相關(guān)觀點,希望對小說的閱讀魅力進行解讀。我們認為小說通過采用獨特而多樣的形式,包括信件,日記,詩歌和全能視角等方面,讓讀者進行窺視,并投射出自己的心理,引起讀者共鳴。
【關(guān)鍵詞】窺視欲;文本;投射;讀者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A·S·拜厄特是著名的英國小說家、詩人和布克獎得主,力圖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實施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意,表現(xiàn)自己的哲理思想,因而她的小說常被稱為理念小說。在眾多作品中,《占有》1990年一經(jīng)問世,就獲得當年英國布克獎。該小說通過平行敘述的手法主要講述了當代的文學研究者羅蘭和莫德追尋維多利亞時期詩人艾許和拉摩特的隱秘的愛情故事而展開的尋找過程,同時羅蘭和莫德的感情亦得到了發(fā)展?;谧x者反應(yīng)批評理論,我們認為拜厄特在形式上通過書信、日記、詩歌和全知全能視角等多種方式讓讀者窺視,獲得閱讀的滿足感,同時讀者也被小說凝視,宣泄抑制的情感,展現(xiàn)人性的黑暗面。
一、多樣的窺視形式
在弗洛伊德看來,“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有偷窺他人的欲望”。窺視能給窺視者帶來一種看而不被發(fā)現(xiàn)的興奮。我們這里講的“窺視欲”是就一種更加廣泛意義上的,從廣泛意義上而言,讀者在閱讀任何一部文學作品的時候,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的窺視他人世界。
在本小說中,拜厄特選擇以揭露書信和日記詩歌內(nèi)容的方式將這種私密的感情公之于眾,讀者就猶如受到拜厄特的邀請,和她一起隱秘地參與到了一場當事人不知道的秘密的揭示中,窺探他人隱私而不會有任何損失,讓讀者盡情享受其間發(fā)現(xiàn)秘密的樂趣,也正如又一中文譯名《隱之書》所揭示的那樣——隱晦的暗藏的書寫。其次,書信、日記、詩歌和在場的全知全能視角讓讀者窺視的遠近程度上的差別增強了讀者的閱讀感受的差別。
首先就書信而言,正如拜厄特借羅蘭之思表達出的:“信,寫到最后,不只排斥了讀者作為共同的書寫者,預(yù)言家,和猜測人,同時信也拒絕把讀者作為一個讀者。信,如果是真正的信的話,只為一個人而寫?!睆娬{(diào)了信的對象性和私密性。小說中最重要的信是愛什和蘭蒙特的往來書信。當讀者在窺視兩人猶如一封封熾熱情書的竊竊私語時,將自己代入小說主角的情景,可以感受到真切的愉悅感。
詩歌作為一種精簡的藝術(shù)形式,其情感表達是凝練和強烈的。正如蘭蒙特對愛什說的話,“詩歌的力量,語言的生命”。小說一開頭就引用愛什的一首《冥后普羅賽比娜的花園》,在一片伊甸園的靜謐之中??肆κ康牡絹砭鹑×诉@里的金果,這也暗示著愛什闖入蘭蒙特原本平靜的生活。詩中的詞句更是作為線索指引著莫德和羅蘭的尋找過程,也讓讀者一起參與其中,一起玩起文字游戲。
第三,小說中的日記的方式主要是提供線索信息。日記作為記錄個人情感的載體,情感也是私人化的記錄。在拜厄特的安排中,主要是作為布蘭奇,艾倫,和莎賓的日記。首先是布蘭奇在日記里則較為激烈地表達了情緒上的不滿,“信、信、信!全都不是為我而寫?!卑荻蛱貙τ陔[私的充分洞見讓她把每條線索就如拼圖一般展示給讀者,在讓讀者窺視愛什和蘭蒙特的熾烈的情書的同時,也安排了艾倫在日記中的充分隱瞞。讓作為個人的表達載體日記有所保留。在她平靜的敘述之下,隱約的模糊表述依稀可見。
二、讀者的“被凝視”
在弗洛伊德的窺視欲的基礎(chǔ)上,拉康則將其發(fā)展為“凝視”(gaze)。應(yīng)用到小說閱讀中,我們認為《占有》中也存在著讀者與文本之間“看與被看”的關(guān)系。具體到這部小說,當讀者在閱讀他們隱秘愛情的時候,小說也會給讀者以反作用力。
首先是愛什與蘭蒙特的情感經(jīng)歷給讀者的反作用力。蘭蒙特作為一個自由的女詩人,她不是一個受外界影響而束縛自己內(nèi)心的人,這其實與當代很多人的受到社會道德規(guī)則的約束而抑制自己情感的現(xiàn)實成為一種強烈的對比。而她和愛什的感情是在愛什尚有嬌美愛妻艾倫,蘭蒙特尚有布蘭奇陪護左右的隱秘的狀態(tài)下開始發(fā)生發(fā)展:從最初的書信傳情,到幽會到蘭蒙特的隱瞞到最后的愛什的“死不瞑目”,他們的感情在外界社會的目光中一直是作為一種隱秘的存在,不為人所知。
而其實羅蘭和莫得的感情路程也是在尋找愛什和蘭蒙特的推動下得以發(fā)展的。在他們一起尋找資料,重走愛什和蘭蒙特走過的地方的過程中,莫德和羅蘭最終掙脫了自我捆綁,最終得以讓情感發(fā)生。正如對過去的理想化的重建給現(xiàn)在提供一個重新思考社會身份的機會。也正如拜厄特所言,“如果我們不理解歷史就無法理解現(xiàn)在。”并且相比較愛什和蘭蒙特的激烈的跌宕的一生情感故事,他們的情感發(fā)展從最初的距離感到最后的親密,過程溫和舒緩,給了讀者雙重的情感體驗。
三、總結(jié)
拜厄特通過描寫十八世紀的浪漫愛情小說,是與現(xiàn)實中禁錮的,封閉的人們情感狀態(tài)的一種公開的文本表露。對于讀者而言,在閱讀時既是在享受著主動偷窺的樂趣,同時也被凝視,傾瀉著自己的壓抑的情感的宣泄,也顯示了人的黑暗面。藝術(shù)不為政治而存在,也不為教導——它最主要是為了快樂而存在,而非其他。拜厄特從窺視視角下,通過出彩的文筆和精心的構(gòu)思給我們展現(xiàn)了自由而熱烈的愛情故事,動人心弦,令讀者久久沉醉在其間,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孫名之譯.弗洛伊德·釋夢[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
[2]A·S·拜厄特,于冬梅.占有[M].宋瑛堂,譯.海南:海南出版公司,2012.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