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成娥
【摘要】作文?難教!難寫!看到作文就頭疼,特別是初中生,尤其在農(nóng)村地區(qū)。由于學生所接觸的新鮮事物較少,缺乏積累,教師普遍覺得教學難度很大,作文教學的效果很不明顯,故而也厭教——惡性循環(huán),導致現(xiàn)在農(nóng)村中學好作文越來越少。我就曾經(jīng)陷入這個循環(huán)中,非??鄲溃坪鯖]有出路。但不懈的學習與摸索讓我覺得:其實“萬紫千紅總是春”,農(nóng)村也有著自己特色的美,如果我們教師能方法得當,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好寫作素材,變換方式激發(fā)寫作興趣培養(yǎng)自信,農(nóng)村的學生也會有話可說,有情可抒,從而愛上作文。下面就談談農(nóng)村中學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農(nóng)村;中學作文;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觀察積累,豐富寫作素材
寫好文章首先必須要有豐富的素材,葉圣陶說:“寫東西要靠平時的積累?!鄙钍菍懽鞯脑慈?,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如何才能做到“厚積而薄發(fā)”呢?
觀察是認識的前提?,F(xiàn)如今農(nóng)村的學生似乎就陷入了“兩點一線”的生活(家——學校),問及生活的趣味,總皺起眉似乎很難發(fā)現(xiàn)似的,所以寫起作文來抓耳撓腮,要不索然無味,要不就虛假空洞。
一次初三模擬考作文題:《享受______》。很多學生寫的是《享受嘮叨》,大部分學生作文三分之二訴說的是家長的嘮叨,讓人覺得像緊箍咒,何來享受?最后結尾居然不忘點題,說那也是父母的關愛,真的有點是非不分、本末倒置。課堂上讓學生想想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可有不少學生居然像想天書似的,全然無視父母在身邊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不是沒有素材,是沒有觀察!
故而,作為語文老師要教會學生觀察生活。細致的觀察,可以使作文平中見奇,見微知著。
我曾經(jīng)布置學生回家觀察一家人吃飯的樣子。一開始學生還是有些粗糙,學生只會寫:“飯桌前,我享受著這美味,還不時地向爸媽嘮叨一天在學校的瑣事,爸媽只是笑著,時不時說兩句并給我夾菜,爸媽說什么的時候,我也會不時地搞笑兩句,全家一起笑,快樂地吃著晚餐。”語言很籠統(tǒng),放到誰的家庭都可以。我再進一步指導學生觀察再細致些:把每個人與眾不同的地方好好看看,既然是“吃”,吃的內容也要觀察啊。于是就有了:“奶奶身著紅色的圍裙,仰頭朝樓上喊道”“只見碗中餛飩的皮似乎比紙還薄,在皮上可以透出餡來,晶瑩透亮的皮里呈現(xiàn)出‘朵朵鮮花,小巧玲瓏,煞是好看?!薄胺褐突ǖ娜缗D贪愕聂~湯,飄出誘人的香 味……”。飯桌上的美就出現(xiàn)了。
可見,不是缺少美,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們老師能帶著學生細致觀察,有效指導學生觀察的角度,學生還是會發(fā)現(xiàn)美的。
二、講究滲透,積累寫作素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詩圣杜甫留給我們的寶貴經(jīng)驗。大量閱讀是積累寫作素材的又一個來源??赊r(nóng)村孩子,因為環(huán)境的影響和束縛,愛讀課外書的恐怕真不多,能把手中的語文書學好就不錯了。而我們的語文教材實質上正好是文質兼美的,有很多是我們學習寫作的好范文。所以從教材入手,是一個很務實的方法。
(一)在字詞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
現(xiàn)代文閱讀中,課文中都有要求學生必須識記并掌握的生字詞。在教這些生詞時,我會有所選擇的讓學生造句子,有時挑幾個詞,讓學生編一段話。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記住詞語,加深印象,也是為形成文章打基礎。
(二)在古詩文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
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文化千百年來積淀下來的精華。其言簡意賅,寓意深刻,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可喚起讀者的無窮聯(lián)想與思考
在古詩詞的教學中,首先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詩詞的畫面,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看似很平常,但他的場面還是很雄渾寬廣的,讓學生試著用語文描繪,會增加他們的想象思維,雖沒見過,但也會在腦海中留有印象。其次是用詩中的名句造句、仿寫。如:“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的流連忘返;幸福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自得;幸福是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既加深了詩詞的記憶,也豐富了語言的積累。
(三)在現(xiàn)代文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
在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語文課本中,大都是傳誦中外的美文,其在語言、布局謀篇,或是題材、構思方面有著值得學生借鑒的地方。
如七年級中《爸爸的花兒落了》,編者編書時就把這一課編在了“成長篇”里,就是一篇寫“成長”很好的范文。文中寫了和父親的幾件事情,反映出父親對自己的教養(yǎng),結尾一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是小孩子了。”很好的表現(xiàn)主題。這一課,我就讓學生學著林海音老師的樣子,開頭、結尾,把架勢搭好,內容可以自己填,當然不用寫那么多。
三、引導延伸,增強寫作興趣
在有限的條件下,適當?shù)难由煺n外閱讀,是有必要的。學生還是很喜歡跟著老師學的,作為語文老師在課上和課外能身先士卒,給學生的影響還是有的。我一直都喜歡看《讀者》,所以每一屆都會帶著學生一起看《讀者》。我會專門開一節(jié)課,讓學生讀書,帶著學生一起讀一些美文。一開始有學生敷衍了事,但時間長了,有一部分學生會做讀書筆記,課堂上讓這些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就會吸引著另外一部分學生也開始看。從《讀者》再延伸到課外書籍,就水到渠成,學生興趣會慢慢培養(yǎng)起來。我會自己到郵局給學生訂《讀者》,會推薦學生閱讀的書籍,也把學生修改的作文推薦給《好家長》雜志,至今,已有多名同學的作品被刊載。稿費雖不多,但激勵的作用是很大的,有些學生從此很喜歡寫作,經(jīng)常寫一些拿來給我修改,這也是作文教學的一大樂趣??!
農(nóng)村中學的作文教學現(xiàn)狀值得重視,我們農(nóng)村的孩子雖然知識面不廣,但他們單純可愛,我們農(nóng)村雖然經(jīng)濟不夠發(fā)達,但我們擁有“晨興理荒歲,戴月荷鋤歸”的美麗。只要我們的老師多用一分心,多些潛心探索,利用好我們的單純和美麗,多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多用心感受生活,相信他們也能“筆耕不輟”“筆下生花”。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