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海
【關鍵詞】 微課;課堂教學;內涵;特點;
應用形式;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9—0041—01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數(shù)字時代逐漸離我們越來越近。微課作為數(shù)字時代的一種新型課程表現(xiàn)形式,以其主題突出、短小精悍以及交互性強等特點,正在被廣泛地應用到各個學科中。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可以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的深層次融合,實現(xiàn)優(yōu)質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從而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的普及以及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提高。
一、微課的內涵及其特點分析
1. 微課的內涵。微課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針對教學的內容,利用計算機軟件通過錄播、攝像或者制作PPT等手段編輯出一段時長為15分鐘左右的音頻或者視頻,來幫助學生學習、記憶以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式。
2. 微課的特點。首先,微課主要是針對教學內容中的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某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的,因此它的主題性和針對性更加突出;其次,微課以視頻為主,通過多樣化的表現(xiàn)手法和制作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在制作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穿插圖片、文字、音樂等來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思維和意識得到有效集中,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最后,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征并且可以進行存儲,因此只要身邊有電腦、移動電話、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都可以隨時觀看和學習,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二、常態(tài)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形式
1. PPT錄屏模式微課教學。例如,高一年級學習現(xiàn)代詩歌,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課展開教學。結合單元教學重點,每一課選取一個典型的知識點、難點制作成微課,變成資源,方便學生學習。如,學習《沁園春·長沙》,可以制作成《<沁園春·長沙>的動詞》《<沁園春·長沙>情感表達的特點》等微課,講《再別康橋》可以制成《<再別康橋>意象的古典美》《<再別康橋>的建筑美》《<再別康橋>朗誦指導》等微課,這些微課可以在課下自主學習,也可以課上共同學習,還可以用來指導學生遷移作業(yè)。比如,模仿著《雨巷》中講的意象知識,讓學生課上分析《再別康橋》的意象,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反復觀看視頻,逐步消化吸收,最終轉化為自身素養(yǎng)的一部分,這就是教學的成功。
2. 現(xiàn)場講課式微課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就是將現(xiàn)場講課錄制成視頻,再對錄制之后的視頻進行整理和剪輯,挑出重點的內容匯聚成一個五六分鐘的由老師進行講課的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從而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而且在課后復習時還可以給學生起到一種總結的作用。教師通過剪輯視頻,很容易發(fā)現(xiàn)自身講課的不足,因而這種方式也利于教師自身講課水平的提高。
3. 參與感微課教學。參與感是營銷的一種策略,源于小米的營銷模式。小米能有今天的業(yè)績和影響力,就在于它玩轉了互聯(lián)網時代的粉絲經濟學,營建出活躍的用戶社區(qū),從研發(fā)到營銷,始終同用戶在一起。教學也是一種營銷,把我們的課推銷給學生,讓學生喜歡。語文老師意念上可以把學生想象成自己的客戶,要培養(yǎng)自己忠實的粉絲就要讓我們的課堂有一種參與感。微課的制作內容有情景劇,有學生的成果,把學生的成果引進去讓學生有一種參與感和榮耀感。課本情景劇作為一種獨特的戲劇樣式,有著自己獨特的存在形式、演員構成和接受對象。可以是學生自編自導自演,也可以師生共同完成,年級統(tǒng)一規(guī)劃,按學生特長認領任務,最后實現(xiàn)資源共享。
三、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1. 課外自主學習。微課短小精悍,并且可以存儲和在線播放,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利用教學視頻在輕松的氛圍中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習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因此非常適合自主學習,微課中學生觀看教學視頻時,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情況自主掌握節(jié)奏快慢,理解的知識可以快進跳過,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
2. 課內合作學習。微課最大的好處就是全面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具體表現(xiàn)在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由于教師的角色已經從內容的呈現(xiàn)者轉變?yōu)閷W生的教練,這讓教師有時間與學生交談,回答學生的問題,參與學習小組,對每位學生的學習進行個性指導。當教師成為指導者而非內容的傳遞者時,就有機會觀察到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發(fā)展起他們自己的協(xié)作學習小組,讓學生們彼此幫助、相互學習和借鑒。
3. 課前引導學習。微課因為短小、生動且非常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將它適當?shù)貞玫叫抡n文的引導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如,在教授《故鄉(xiāng)》一文時,教師可以將自己故鄉(xiāng)的風土人情以及建筑特色等插入微視頻中,然后講講自己的家鄉(xiāng),逐漸地將情景帶入到課文中,讓學生了解作者以及作者的故鄉(xiāng),這樣的帶入不但具有豐富的畫面感,同時更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