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堅 龐天翔 謝燃
摘要:紫云英,又叫紅花草、草子,是豆科黃芪屬越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國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綠肥作物,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稻田冬種紫云英可節(jié)省后作氮肥用量,提高其產(chǎn)量。
關鍵詞:紫云英;栽培技術;病蟲草防治
1 種子處理
到正規(guī)種子供應商處選購當年種子,也可使用妥善保存的自留種。種子都要清除種子內(nèi)的雜物,并做簡單的發(fā)芽檢測。
2 種子處理
2.1選種
使用自留種的農(nóng)戶要進行選種。采用比重為1.05-1.09的鹽水(100kg水加食鹽10-13kg)或黃泥水選種,去雜支劣,清除菌核,提高種子質(zhì)量。使用合格商品種子的農(nóng)戶不需要選種。
2.2接種根瘤菌
條件不具備時,可以不接種根瘤菌。但是多年沒有種植過紫云英的地區(qū),盡可能進行根瘤菌接種。
2.3磷肥拌種
對于地力較差的田塊,要采用磷肥拌種。若對紫云英鮮草產(chǎn)量要求低的可不用拌種。拌種時,每畝過磷酸鈣5kg與20-30kg土雜肥混合均勻,堆漚5-6天后再與種子充分拌勻,拌后即播。
3 播種
3.1播種量
作綠肥、飼料、蜜源、觀賞的田塊每畝播種量1.5-2kg;作種子生產(chǎn)的田塊每畝播種量1.5kg。
3.2播種期
播種期一般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最合適,不能超過9月下旬。建議使用稻田套播,在水稻收割前10天左右播種,播種時開好排溝水,保持田面濕潤或有薄水層,做到薄水播種、脹籽排水、見芽落干、濕潤扎根。
3.3播種方法
以人工撒播為主,播種時采取分畦定量的方式,均勻撒播。
4 紫云英田間管理
4.1及時清草
隨著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水稻由手工收割逐步轉(zhuǎn)向機械化收割。在稻田套種時,由于收獲后稻草堆積田間,稻草多的地方紫云英幼苗因得不到光照而大量死亡,嚴重影響紫云英產(chǎn)量。
4.2水分管理
紫云英在生長期間既怕澇又怕旱。播種前己開溝的田塊,水稻收獲后要及時清溝;對于播種前沒有開溝的田塊要及時補開。達到溝溝相通,排灌自如,做到未雨先防,雨過田面不積水,全苗、壯苗。
4.3施肥
稻田肥力較低時,建議采取施肥措施。但如果稻田肥力較高或者對紫云英鮮草產(chǎn)量要求不高時,在紫云英生產(chǎn)過程中也不施肥或少施肥,以減少農(nóng)事操作、降低成本。
4.4病蟲草害防治
4.4.1病害防治。紫云英主要病害有菌核病、白粉病和輪紋斑病。
紫云英菌核病主要以菌核混在種子中傳播。在春季雨水較多時及時清溝排漬,降低田間濕度,以減少菌核病的發(fā)生。播種前,用比重為1.05-1.09的鹽水(100kg水加鹽10-13kg)選種,撈取菌核,再用清水洗凈種子上的鹽分。菌核病發(fā)病時每畝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150g兌水75kg-100kg噴霧,在早期也可每畝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100g,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100g兌水1000倍噴霧。
白粉病在10月中、下旬開始發(fā)生。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出現(xiàn)第一次發(fā)病高峰,低溫則停止蔓延;第二年3月份氣溫上升,出現(xiàn)第二次發(fā)病高峰。當田間受害嚴重時,落花及果莢變小變癟。開好排水溝,防止田間漬水,有利于降低紫云英白粉病的發(fā)生程度。防治白粉病可每畝用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5-10g兌水50kg噴霧;或每畝用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20-40g兌水50kg噴霧,在發(fā)病初期或初病盛期噴霧,效果都很好。
輪紋斑病10月初在紫云英第一片真葉上發(fā)病,并蔓延到第二、第三片真葉,至11月初則停止。翌年3月,又在新葉上發(fā)生。莖部或花梗處的病斑,為紅褐色或茶褐色窄條狀梭形斑,長約0.5cm,表皮枯死,嚴重時全莖枯死。田間開好排水溝,降低田間濕度,并增施磷鉀肥,可以增強紫云英抗病能力。發(fā)病時,每畝用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60kg噴霧;或0.1%多菌靈液50kg噴霧。
4.4.2蟲害防治。紫云英主要蟲害有蚜蟲、薊馬、潛葉蠅等。
10-12月,當氣候干旱和氣溫適宜時,蚜蟲群聚在紫云英頂芽嫩葉上為害,導致植株生長萎縮停止。翌年3-4月,蚜蟲群聚在嫩葉、嫩莖和花蕾上,以刺吸性口器插入植株組織中吸取汁液,導致莖葉萎縮、生長停滯、植株矮小、花器發(fā)育不良,落花落莢,嚴重時成片枯死。
10-11月,薊馬成蟲遷入紫云英上面越冬,開春后為害嫩葉嫩芽,開花后則轉(zhuǎn)入新鮮的花朵中大量產(chǎn)卵繁殖,蟲孵出后即侵入花器取食為害,造成花冠萎縮、花瓣脫落、花不能結實或種子畸形癟子,嚴重時,全田花莢俱毀。
紫云英幼苗期,潛葉蠅潛入紫云英為害并產(chǎn)卵繁殖,以幼蟲或蛹在紫云英葉片上越冬。1-2月開始活動,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盛發(fā),4月中旬至5月流行猖獗。幼蟲潛伏在葉片內(nèi)取食葉肉,在葉片表皮下爬通成彎曲的白色通道,沿途留有細碎的糞粒,以紫云英生長中后期為害嚴重。發(fā)生嚴重時,留種田成片枯焦,結莢減少,籽粒不飽滿。
蚜蟲、薊馬、潛葉蠅等可畝用10%吡蟲淋10-20g,25%抗蚜威20g,或90%敵百蟲150g,兌水50kg噴霧防治。
4.4.3草害防治。豫南稻區(qū)紫云英的主要禾本科單子葉雜草有看麥娘、棒頭草、罔草,雙子葉雜草有牛繁縷、豬殃殃和薺菜。稻田套播的紫云英田雜草很少,一般不需要防治。草害嚴重發(fā)生的地塊,應盡早防治。在雜草2葉1心期每畝用效蓋草能20ml兌水20kg噴霧,可基本殺滅禾本科雜草,其它雜草可用人工拔除。
參考文獻
[1] 王 靜. 紫云英種植管理技術[J]. 畜牧與飼料科學,2013,01:60-62.
[2] 張灶秀. 綠肥紫云英種植技術要點[J]. 農(nóng)村百事通,201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