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彩
摘 要:識字不僅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文化素質養(yǎng)成和提高的第一步,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還關系到開發(fā)兒童的智慧潛能,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識字;認讀;認形;記憶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8-0168-7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68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低年級不僅課時緊,而且識字量大,學生記得快,忘得也快,出現了學生識記的生字容易回生,錯別字較多等現象。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鞏固學生的識字效果?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個步驟。
一、初識生字——認讀
要想識記生字,第一步就是準確地讀。面對枯燥無味的生字,要注意結合學生心理特點,以靈活新穎的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
(一)圖片、實物引字
教師提前準備好圖片或者實物,低年級生字內容大都貼近生活,學生在課堂上見到自己熟悉的事物,會很興奮,很容易叫出他們的名字。這時教師出示拼音,可以讓學生把拼音對號入座,這樣輕而易舉地就掌握了生字的讀音。
(二)編字謎引字
例如,教“秋”字時,我出示謎語,“一半綠油油,一半紅通通,待到豐收時,農民笑呵呵?!?“一只手遮著眼”——“看”字,而且,還可以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觀察字謎,展開聯想,和同學合作或者自創(chuàng)自編字謎,讓大家來猜。學生的學習熱情會高漲,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三)隨文認字
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讀課文,之后出示生字,讓學生和生字打招呼等方式,將讀音讀準。
二、分析識記——認形
學生掌握了字音,但對字形只有模糊的印象,第二步,要聯系它的形狀意義采用各種手段讓學生牢記。
(一)形象記憶法
識字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課件,簡筆畫、語言等創(chuàng)設情景,使?jié)h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系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教“棗”字時,我制作了一個多媒體課件。出示一棵棗樹,有的小朋友站在樹下搖晃它,有的拿著木棍在打棗,棗紛紛落下來。棗樹動態(tài)演示變化成“木”字,木棍動態(tài)變化成一豎和橫折鉤,紛紛落下的棗變成了最下面的兩點;又如“瓜”字,包圍結構的兩撇和一捺,表示瓜藤和葉子,中間的部分表示藤上結的瓜;再如休息的“休”,單人旁表示有一個人挨著一棵樹在休息。
(二)編兒歌、順口溜識字
兒歌或謎語,內容簡單,有的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饒有興味,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為低齡兒童喜聞樂見。我平日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 ,如我教“八、入、大和天”字,編成“我是八,一撇一捺要分家;我是入,一捺要在撇上住;我是大,一人扛根木頭力氣大;我是天,大家抬頭看見天”。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遇到難、易錯的字,借助順口溜教學。如教學“美”字:“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順口溜識字教學,幽默風趣寓教于樂,瑯瑯上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識字效果。
(三)偏旁識字法
如在“拍、打、扶、提”,“肚、腳、腿”兩組形聲字的教學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學生區(qū)分提手旁和月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訴學生提手旁表示與手有關的意義,月字旁表示與身體部位有關的意義。學生正確區(qū)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提手旁和月字旁的漢字了。再如在識字教學中,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心靈放飛的自由,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學習潛力就會充分發(fā)揮。
(四)歌唱法識字
教學“驗”字時,首先讓學生分析它的構成:一匹馬、一個人、一根鞭子、三個泥點、一個水洼。師:真像一首歌《小毛驢》,讓我們改改歌詞,唱一唱,好不好?這時候教師一邊改編歌詞一邊板畫。學生隨著唱,并自由加動作表演:我有一頭小馬駒(板書馬字旁),我從來也不騎。有一天我(板書人)心血來潮騎著去趕集,我手里拿著小皮鞭(板書一),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嘩啦啦甩了一身泥(板書三點和一)。
三、鞏固提高——再憶
根據遺忘曲線,學生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最容易遺忘,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識記的最初遺忘很快,以后逐漸緩慢,到了相當的時間,幾乎就不再遺忘了,也就是遺忘的發(fā)展是“先快后慢”。 從“記”到“憶”是有個過程的。所以,兒童識字量的積累需要多次重復,強化記憶?!耙换厣?,二回熟,多次見面就成了好朋友”。
(一)創(chuàng)設“游戲樂園”,鞏固識字
對初入學學生,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采用游戲的形式吸引學生,讓他們廣泛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來,主動地輕松快樂地學習。在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適時地有選擇地運用各種游戲,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氛圍,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通過實踐,我發(fā)現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游戲樂園”,在輕松、有趣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
1.開火車(分小組進行)。教師出示生字,問:小火車在哪里?生:小火車,在這里!其他學生學發(fā)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 的聲音,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認字及分析字形。誰說錯了,火車停下,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xù)開(讀錯的學生在車上表演讀兒歌)。
2.摘果子游戲。教師準備好教具,在果樹上掛滿生字卡片,正面寫好準備復習的內容。發(fā)給學生果籃,要求讀出或者寫出生字,做對了就把果實卡片獎勵給誰。若做錯了,就把籃子里的卡片拿回一個貼回到大樹上。最后比一比誰的果實多。
(二)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
推薦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年齡段的讀物,并讓學生每周背誦兩篇,定期進行交流。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記錄,學生確實認識了很多課外的字。我們還可在班上開展“讀故事講故事”活動,既擴大了識字量,豐富字詞積累,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生活中識字,課外閱讀識字
生活處處皆語文 ,生活為語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語文是最開放、最容易和社會發(fā)生聯系的學科。因此識字教學也應該是開放的,不只局限于課堂,我們要運用好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我們要讓學生主動認識出現在身邊的字,例如:學校的標語,街上的廣告牌、店名,食品上的名稱等這些都是能充分利用的識字活教材。
例如,在學習了《在家里》一課后,我讓學生回家在自己的玩具上、家具上、電器上等生活用品上都相應貼上名稱標簽,每當學生用到或者看到就順便讀一讀,認一認,我還建議學生把標簽拿到學校里和同學交流。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低年級識字數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就要求教師重視識字的每一個步驟,奏響識字教學的三步曲。不僅要教會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字,怎樣鞏固生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讓兒童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同時又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