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摘 要:對英語學習者來說,閱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閱讀來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拓寬知識視野,掌握語言文化知識及應用技能,培養(yǎng)英語語感,訓練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關鍵詞:閱讀;興趣;技巧
在當今時代和社會,英語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國際交際作用。如何搞好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筆者認為,是培養(yǎng)高素質英語人才的重要途徑。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就是教師為完成培養(yǎng)學生高效快速的閱讀能力所實施的教學活動。英語教師都必須深入研讀大綱的規(guī)定,把“培養(yǎng)較強的閱讀能力”作為第一層次的教學目標,加強其他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
聽、說、讀、寫、譯是英語學習中必須掌握的五種能力。嚴格意義上講,這五種能力不能失之偏頗。但是閱讀可以為其他幾種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提供基礎和物質保證,所以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必須引起管理者和教師的高度重視。
一、閱讀的方法
大學英語閱讀的方法很多,但總的來說,閱讀一般分為精讀(intensive reading)、泛讀(extensive reading)、略讀(skimming)和查閱(scanning)。閱讀方法不同,對讀者的要求也不同。
精讀。要求學生毫無遺漏地仔細閱讀全部語言材料,并獲得對整篇文章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在精讀課本中,每篇課文后的詞匯、語法、句型及注釋都應仔細領會。
泛讀。也可稱為普通閱讀,要求學生讀懂全文,對全文的主旨大意、主要思想和次要信息及作者的觀點有明確的了解。對全文只做一般性的推理、歸納和總結,無需研究細節(jié)問題和探討語法問題。但要求閱讀速度高于精讀速度的一倍。
略讀。是一種瀏覽性的閱讀,指學生以他能力達到的最快速度瀏覽閱讀材料。略讀不需通讀全文,只跳躍式地讀主要部分,主要部分一般指第一段、最后一段及中間銜接段,因為第一段一般為全文概述,最后一段為歸納總結,中間銜接段一般為上下文關系段落或者有遞進關系、轉折關系、因果關系等。目的是為了獲取全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一般來說,略讀的速度應快于泛讀速度的一倍。
查閱。指一種有目的地查找個別資料的瀏覽性閱讀。在語言材料中查找某一專題信息。在一般的考試中,如對數據、年代或某一具體信息的查找??上葹g覽一下所提問題、明確所需信息,利用此方法閱讀最為快捷。
二、設計興趣情境理解課文內容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梢娕d趣對學生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英語這門學科,大多數學生對其不感興趣,認為英語不好掌握,太難學。因此,我認為興趣是學生學好英語的一項重要保證。實踐中,為了更好地完成英語閱讀教學中每一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之前,我嘗試著圍繞課文內容設計與之密切相關的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練習題,讓學生以這些練習題為引導,教師以輕松明快的節(jié)奏創(chuàng)設出快速度通讀課文的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這其間選擇重點內容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以利于獲得更好的學習英語課文的信息,對下一步的英語閱讀教學任務做好鋪墊。教學中使用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如:投影片、多媒體計算機等,充分發(fā)揮了它們擁有的效能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調節(jié)了課堂上枯燥、乏味的氣氛,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越發(fā)濃厚起來,英語閱讀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三、閱讀的技巧
根據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結構,在大學英語的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培養(yǎng)他們以下幾個方面的技巧:
(1)強調動詞的重要性,提高辨認詞匯的能力。在英語中句子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構成都是靠動詞,通過動詞可以推斷句子主旨,獲取主要信息,然后根據名詞的數來獲取句子大意。特別是在考試閱讀中,為了爭取時間提高速度,需把目光關注動詞和主要名詞,就可獲取主要信息。
(2)瀏覽所提問題,提高尋找具體信息的技能。一般來說,作者根據自己的意圖和思維模式,通過一定的語言手段,把分散的、細節(jié)的、具體的材料組織在一起,在訓練或測試中,命題者往往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提問,有直接的和間接的,但不管怎樣,命題范圍和思想基本與作者一致。閱讀者首先要搞清楚問題的要求,帶著問題和所需的信息去查詢,以提高閱讀速度。
(3)擴大知識領域,提高猜詞悟意的技能。語言學家把猜詞悟意的方法歸納總結為“定義法、同位法、反義法、上下義法”等方法。但這些方法都離不開兩大要素,首先是閱讀者本身的文化修養(yǎng),既語言、文化素質。其次是通過全局識破個體的能力。這就要求讀者要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懂得社會、天文、地理、財經、文體等科普性知識。另外,要通過上下文的聯(lián)系來猜測一個詞的涵義或一個段落的大意。
(4)閱讀不良習慣的克服。提高閱讀速度,首先,要避免以單詞為注視點,要按意群進行閱讀,這樣才符合眼睛與大腦的協(xié)調。其次,避免出聲閱讀。出聲閱讀實際上是喃喃自語地把每個詞讀出來。西方人說話的速度為150w/pm,而閱讀的速度則在250w/pm以上。另外,要避免心讀,心讀實際上還是一種聲讀形式,只是沒有聲音,也看不到嘴唇的蠕動,也許發(fā)音器官沒有動用,但在內心想象各個單詞的發(fā)音,存在著一種內心說話的形式。要認識到閱讀是一種視覺過程,是靠眼球自左向右的轉動大腦的協(xié)調來獲取信息的。
四、掌握文章的體裁及其特征
(1)記敘文(故事、人物小傳、新聞報導、史地知識介紹等)。
(2)說明文(科普文章、說明書等)。
說明文是對客觀事物的性質、特征、形狀、構成、功能等進行介紹和解說。它不同于議論文,并不企圖影響讀者的思想,而是完全客觀地描述,不帶個人感情色彩。說明文常用的幾種寫作方法有下定義、舉例證、析因果、分類別、做對比等。
(3)議論文(有關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論述)。
議論文的特點是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和評論,重點放在論點及論證方面,主題往往比較明確,通常文章開頭點明主題,直接表明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其后段落圍繞主題展開,并有影響讀者的思想和行動的傾向
總之,閱讀技能技巧的訓練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學英語教師應當把“培養(yǎng)較強的閱讀能力”作為第一層次的教學目標,重視閱讀,研究方法,使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和大學生英語學習步入一個新的境界,更好地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服務。